值班周记:这个冬天如此漫长
蛇年正月终于结束了,今天迎来农历二月第一天。
有没有觉得这个正月特别漫长?为什么呢?或是你越来越抵抗不了寒冷,或是温暖的事情越来越少,或是新年并没看到该有的新气象,或是你不再相信春天会到来。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月会变成二月,二月会变成夏天,有些事情终将发生。”好的,不好的,都是世界赐予我的。所以,不用畏惧,真真实实拥抱每一天吧。继续聊我们的业务。
1.《漯河:即将搬迁》标题过火了。“漯河发布”微信公号2月25日推文《漯河:即将搬迁》,让人浮想联翩,点开一看,内容为源汇区区长史一鸣督导宠物市场选址搬迁工作。作为漯河市委、市政府的官微,“漯河发布”标题如此哗众取宠误导受众,实在太儿戏,严重损害了“权威发布 温暖服务”的官微形象。
2. “海关发布”标题《踏浪》是否太随意了?“海关发布”官微2月25日推文《踏浪》,标题让人头蒙,这是说啥呢?点开一看:“近日,皇岗海关在福田口岸旅检渠道查获一名旅客藏匿10块手表走私进境案。”我去!这标题也太我行我素了,印象中《踏浪》是一首歌的名字,查了查歌词: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这小编思维还真够跳跃的,希望你下次别跳了,以免摔着。
3.传统文图与短视频在走两个极端。大家注意到没,现在不少新媒体新闻产品表现形式在走两个极端,要么还是停留在过去,黑压压的文字配发几张静态的照片,要么是极短的视频,短短几秒甚至让你看不清在表达什么,只有反复看暂停看才能了解重要信息。这就是两个极端了,前者文图形式所谓的新媒体其实还是传统纸媒思维,把老形式搬到新媒体平台上罢了。后者短视频,又缺乏提炼意识,造成信息残缺,为视频而视频,忽略了故事完整性和核心亮点信息的精准触达。这两个极端值得重视,考验着编辑思想和水平,更考验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4.建筑“开花”看烦没?春天到了,各地地标建筑都在玩AI版春暖花开,让人想起来冬天时各地建筑都在玩AI冰雪。对此,有人认为,媒体做新闻不要趋之若鹜,一味去做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好看固然好,但看多了也腻,好看不如好用,踏踏实实做和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内容才是正道。你觉得呢?
5.“预制”新闻与“现炒”新闻。抽空到郑州博物馆看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繁花竞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年摄影精品展郑州巡展》,精美照片不少,其中一张我拍了下来(下图):一条大鱼正在吞食一条小鱼,不料被俯冲而下的一只白鹭“鱼口夺食”,这一瞬间捕捉得真够珍贵,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镜头难得多了,摄影师为厦门的朱光成。这就让我想起,当下新闻的品类,有多少是“预制菜”,有多少是“现炒菜”?“现炒新闻”应该大大鼓励。
6.警情通报小心“地域歧视”。近日一条很小的社会新闻中,警方新闻稿中提到嫌疑人为“安阳滑县人”,不妥。通报涉案人员户籍地似乎没有必要,容易造成地域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采编把关应遵守职业操守和新闻伦理,避免无辜伤害。
7.媒体315栏目应该是常态。“315”消费者权益日临近,不少媒体提前启动曝光专栏,搜集线索。然后呢,可以预料,过了那一天,刀枪入库,栏目不见踪影了,就像走过场一样。其实,事关群众消费权益,应该“天天315”,栏目应该常设,把维权帮办栏目打造成名栏目,真心为群众撑腰办事的媒体自然深受喜爱。
先说这些吧,最后:全民都在DEEPSEEK,有句话说得好,不能光DEEPSEEK,也要DeepThink(深度思考),更要DeepWork(务实工作)。
2025.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