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技能类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实现自我造血

绿城治理研创社01 取材网络

2025-02-21 10:43

作者: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公益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郭雪洋 

近年来,社区社会组织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居民自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连接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还是激发社区活力、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在政府的鼓励下,不少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尝试转型,探索自我造血的模式。

前段时间暖小社参加了由金水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组织的“手工编织创业交流会”,与主讲人洛阳“妈咪手作”创始人刘飞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学习他们如何通过手工编织成功实现组织自我造血的经验做法。整个分享听下来,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交流学习的同时,暖小社也在思考“我们的队伍是不是也能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运作”“这些经验做法适不适合我所在的队伍”“借鉴了这些优秀的做法之后,我们的队伍是不是也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暖小社通过与优秀社区社会组织的交流学习,翻阅了相关案例,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建议技能类社区社会组织实现自我造血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明确自身优势,设定发展目标

技能类社区社会组织首先应对自身进行深度剖析,通过SWOT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便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其次可以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结合社区需求和组织优势,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规划,确保组织在服务社区居民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以手工编织类社区社会组织为例,这类组织可以参考洛阳“妈咪手作”的成功经验,发挥团队技能优势,带领组织成员增能创收。

二、拓展资源渠道,加强品牌建设

目前,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还是主要依赖政府经费,但其实技能类社区社会组织实现自我造血具有先天优势。这类组织可以通过提供有偿服务、开展公益活动等形式,增加组织的收入来源。再者,这类组织也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和打造品牌服务项目,吸引社会资源捐赠或赞助,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以洛阳“笨爸爸工房”为例,这个以亲子木艺为主的机构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共开设门店60多家,实现从社区项目到社会企业的转型,成功打响了父爱教育品牌。

三、探索创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能类社区社会组织若想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与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开发市场化服务项目,确保组织在长期发展中能够持续创造商业价值。以成都市蓉城社区淘“社区匠人支持计划”为例,这个项目是以公共品牌为基础,社区公共资源为平台,创新社区资源运营模式,将社区匠人、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商业、社区创业等多种元素整合,以此助力社区匠人打造文化品牌和商业品牌,提升社区品牌形象和发展活力。这些都是技能类社区社会组织可以参考和学习的。

暖小社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为社区社会组织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祝愿我们的社区社会组织能够越做越好,更多的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中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