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发布2025年小麦春季施肥指导意见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冬)2月17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小麦春季施肥管理,郑州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郑州市2025年小麦春季施肥指导意见》。该意见旨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控旺苗、促弱苗、稳壮苗,以打牢夏粮丰产基础,保障小麦安全生产。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郑州市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据农业部门监测,全市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受气温、播种时间、播量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麦田出现了旺长和假旺长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
针对旺长麦田,意见提出了以“控”为主的施肥策略。由于旺长麦田叶片较长,底节伸长过快,早春易发生冻害,因此建议推迟肥水管理至拔节中后期,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同时,适量喷施含氨基酸、腐植酸等叶面肥料,以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对于部分生长过旺且返青期有脱肥症状的麦田,可在拔节前期或中期根据苗情追肥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并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补充养分,促进小麦健壮生长。
对于一二类苗麦田,意见建议采取促控结合的施肥策略。二类麦田生长正常,群体适宜,因此在小麦起身期应结合灌水适量追肥。根据地力水平,每亩追施尿素8~15公斤,以促进穗花发育和培育壮秆大穗。对于一类麦田,由于其生长状况较好,肥水管理可推迟至拔节期进行,每亩追施尿素8~12公斤,以确保小麦稳健生长,提高穗粒数和粒重。
此外,意见还强调了防范春季冻害的重要性。郑州市春季气温回升快、波动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因此,各地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控准备。在预报强寒潮天气来临前,对已拔节麦田可通过浇水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对于遭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采取灌水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进行补救,并根据冻害程度调整追肥量。
进入孕穗至灌浆期后,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施肥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意见指出,应根据小麦长势和土壤养分状况实施综合管理,酌情追肥。对于弱筋和生育后期不脱肥的中筋麦田,不再追施氮肥;而对于强筋、中强筋麦田以及地力较差、前期施肥不足、抽穗前后有发黄脱肥趋向的麦田,则可结合浇抽穗扬花水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在叶面肥喷施方面,喷施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9时前或下午16时后,尤以下午16时至17时效果最佳。喷施浓度需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浓度过高造成肥害。喷施时应全面、均匀喷洒叶片背面和上部叶片以增强吸收效果。同时,为提高叶面喷肥效果,可在肥液中加入适量增效剂或湿润剂。
意见还鼓励各地结合科学施肥增效项目推广无人机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模式和装备。这些高效施肥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施肥作业效率,进一步推动郑州市小麦生产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