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 灯火传情 京广路街道天擎社区举办元宵文化雅集

郑州日报 原创

2025-02-12 16:17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李新茹 刘彦杰

锣鼓喧天庆佳节,万众欢腾闹元宵。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12日,二七区京广路街道天擎社区在共享职工之家举办“非遗焕新 灯火传情”元宵文化雅集。 

 花灯谜影 追光游愿——猜灯谜。活动现场张灯结彩,红绳串起五彩斑斓的谜面,每一张卡片上都写着一道构思巧妙的谜题,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诗词歌赋、生活常识等多个领域,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社区志愿者首先向居民朋友们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的民间故事,让大家更加深入地感受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随后又精心挑选了多条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经典谜语供居民们竞猜,谜面科学而通俗,一条条有趣的谜语吸引了居民们浓厚的兴趣。大家饶有兴致地聚集在一条条谜语前,或单枪匹马冥思苦想,或集思广益共揭谜底,或咬文嚼字热烈讨论;不时传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共同体验猜灯谜带来的乐趣。在益智添趣、娱乐生活的同时,更以传统高雅的文艺形式展示了历史、人文的特色与魅力,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共同领略汉语语言的无穷奥妙。“阿姨,这个谜底是不是除旧迎新?”“小伙伴们快帮我看看我猜的这个对吗”……在活动现场,社区志愿者们正积极引导居民井然有序地答题兑奖,大家踊跃竞猜,为社区增添不少节日气氛。 

 璀璨元宵 灯火团圆——搓元宵。伴随着欢声笑语,手工搓元宵活动也热热闹闹地开始了。面点老师从如何揉出光滑的面团到怎样包入适量的馅料,再到如何搓出完美的球形,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居民朋友们个个化身为“团圆大师”开始制作,大家齐聚一堂,有说有笑,体验着亲手做汤圆的乐趣,一个个又圆又黄的“小柿子”呈现在大家面前,随后一碗碗暖糯香甜的汤圆也被煮好盛出,大家手抬小碗围成一圈品尝着味道、诉说着心中的祈愿,软糯的外皮瞬间在齿间化开,馅料如丝般流淌而出,香甜瞬间弥漫整个口腔,从舌尖一路暖到心底。一碗汤圆,岁新心暖,年年圆圆,万柿胜意,大家用匠心手作诠释了团圆的真谛,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笑、快乐和喜庆。 

 以糖为笔 绘忆美好——非遗糖画。糖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勺为“笔”、糖稀为“墨”,亦画亦糖、可观可食,深受现场小朋友们的喜爱。糖画制作环节中,志愿者一边为大家介绍糖画文化的由来及非遗文化的简史,一边示范糖画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熔化的糖汁自笔尖流淌,化作灵动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图案,粘上竹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作品跃然眼前。“观之若画,食之香甜”。活动现场弥漫着甜蜜的糖香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拾趣民俗 巧手迎新——非遗剪纸。非遗剪纸环节中,志愿者老师手持教具,将千年的剪纸智慧娓娓道来。随着剪刀的咔嚓声,一张张红纸在老师灵巧的手中逐渐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孩子们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亲眼见证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大家纷纷拿起剪刀发挥创意,将传统剪纸技艺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无论是孩子们纯真无邪的想象,还是老人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精湛技艺,都在这张薄薄的剪纸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欢聚一“糖” 情意“绵绵”——手作棉花糖。人间小云朵,拾趣好时光。活动现场,棉花糖制作区域人气爆棚。丝状的糖絮轻盈地缠绕在一起,宛如被施了魔法一般,总能轻易勾起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无尽的遐想。每一个孩子都全神贯注并排队领取,当第一口甜蜜在舌尖散开,笑容绽放在脸上,香甜气息与欢声笑语交织,满是元宵佳节的快乐氛围。 

 快板声声 文化传情——快板说书。快板轻敲,笑语盈堂。此外现场还设置了主舞台区域,来自才艺之星的小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快板,以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的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评书和快板节目。演出结束后,辖区居民王阿姨说:“今天的说书非常精彩,我和小孙子都看得津津有味,大家欢聚一堂,共贺佳节,太有节日氛围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