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危机四伏:用户信任崩塌,诈骗肆虐职场圈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脉脉作为一款职场社交软件,曾被誉为中国的领英,吸引了无数职场人的目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脉脉的光环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负面事件的曝光,让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天眼查App显示,脉脉成立于2012年,最早以互联网职场为切入点,过去十年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职场交流社区。一直以来,脉脉都以平台上的中高端人才为傲。脉脉官网页面表示,脉脉是“中高端人才阵地”,段位高、密度高、活跃度高。平台对外推出的招聘业务称之为“脉脉高聘”,定位于中高端人才求职招聘第一平台。
近年来,脉脉平台上频频爆出杀猪盘骗局,让许多职场人深受其害。这些骗子往往以海归精英、大厂高管等光鲜亮丽的身份出现,通过精心策划的骗局,诱骗用户下载国外聊天软件,进而向其灌输理财知识和投资方法,最终骗取用户的钱财。这种全方位的围猎,让职场人在寻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许多用户在脉脉上遇到的所谓“人脉”,极有可能就是骗子伪装的。他们利用脉脉的社交属性,以招聘、交友等名义接近用户,然后逐步将其引入骗局。这种拙劣的手段,不仅让受害者损失惨重,也让脉脉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一位试图在脉脉在寻找工作的用户向《中国企业报》“e看法”介绍,她最近经常遇到自称来自微软、谷歌等知名企业的总监级员工,这些人会主动向她询问工作履历,以招聘新员工为由打开话匣子,之后就开始聊感情和个人生活经历。一次,她还没反应过来对方是否为诈骗便发现对方已经被封号。
除了杀猪盘骗局外,脉脉的会员服务也饱受诟病。许多用户反映,会员服务无法匹配高额的会员费用,付费后得到的权益远远低于预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脉脉的投诉大多与“会员权益变少”、“自动扣费太霸道”等问题有关。
有用户表示,自己花费98元每月购买脉脉商务会员,但几乎搜索到的全部人脉都是封闭的,无法加好友、无法查看信息。这种情况下,会员服务几乎成了一种摆设,让用户感到十分失望。更有甚者,一些用户在没有使用过脉脉会员权益的情况下,被脉脉通过苹果支付功能自动扣款数千元,而脉脉却没有以任何形式通知用户。这种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让脉脉的口碑进一步下滑。
脉脉的社交属性原本是其一大亮点,但随着匿名爆料的泛滥,这一属性逐渐减弱,脉脉逐渐变成了一个八卦论坛。轰动一时的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阿里女员工被侵害等事件都是最早从脉脉流出。这些事件虽然让脉脉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关注,但也让它陷入了舆情的漩涡。
真真假假的信息让许多用户感到疲倦,开始抛弃脉脉,前往更专业的社交平台或者招聘平台。这种用户流失的情况,让脉脉的经营和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脉脉在舆情管理上的失当,也让其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自家舆情占领自家软件热榜的情况,更是让人对其经营和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
曾经被誉为职场社交新星的脉脉,如今却陷入了种种困境。拙劣杀猪盘骗局的肆虐、会员服务的糟糕表现、舆情管理的失当等问题,都让脉脉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脉脉急需一场深刻的变革,才能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它很可能在职场社交的浪潮中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