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倒戈,销量持续走低,李凤刚对一汽奥迪下“狠招”?
2024年,一汽奥迪的销量成绩无疑给业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惊。这个曾经在中国豪华汽车市场风光无限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销量大幅下滑的尴尬境地。据一汽大众发布的数据显示,一汽奥迪2024年终端销量为61.11万辆,同比下滑12.5%,在传统一线豪华汽车品牌销量排名中更是垫底。这一数字,无疑是对一汽奥迪的一次沉重打击。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自2023年10月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以来,沉迷于打造个人IP的李凤刚没能展现出救一汽奥迪于水火的能力。回顾李凤刚上任这一年多的时间,“打造个人IP”似乎成了李凤刚最重要的工作。在微信视频号上,他的视频点赞量始终徘徊在2500左右,评论区更是充斥着人为制造的吹捧言论,真实反响平平。
在李凤刚的首个完整年度里,一汽奥迪的表现堪称灾难。面对如此惨淡的销量,一汽奥迪却试图通过给自己扣上“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销量份额第一”的帽子来挽回颜面。尽管自封为“销冠”,但这一称号的含金量却令人质疑。与奔驰、宝马等竞争对手相比,一汽奥迪已经全方位落后,且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翻盘的希望。
在这样的销量成绩面前,一汽奥迪内部的人事调整也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去年12月底,潘占福卸任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职,调回中国一汽工作。随后,一汽奥迪的一系列中层干部调整也随之而来,涉及市场部门、网络部门、未来业务发展部门及区域销售市场等多个领域。然而,这些调整是否真正能够解决一汽奥迪面临的销量问题,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经销商的表现则更为直观地反映了一汽奥迪当前的市场困境。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一汽奥迪标杆经销商开始转投问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品牌。这背后,除了造车新势力品牌的崛起和吸引力外,更重要的是一汽奥迪经销商长期的大幅降价导致的无利可图。奥迪A6L、A4L、Q5L等车型的终端优惠长期在13、14万元左右,这样的降价幅度不仅严重拉低了一汽奥迪的品牌形象,更使得经销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来维持运营。
除了销量和经销商问题外,一汽奥迪在产品力和产品品质方面也同样存在较大的问题。根据相关汽车投诉平台的数据,一汽奥迪A4L、A6L等车型存在变速器异响、发动机故障等严重问题,而奥迪Q5L也因发动机故障、车身共振等问题而遭到不少车主的投诉。面对消费者的反馈和投诉,一汽奥迪却并未作出积极的回应和解决方案,这样的服务态度无疑会进一步削弱其品牌影响力。
更为糟糕的是,一汽奥迪似乎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无法自拔。李凤刚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所谓的“体系能力”,用一系列数字来粉饰太平,却未能正视公司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不仅无法激励员工士气,反而让人感到更加绝望。
在新能源时代,一汽奥迪的全面落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公司规划在2025年推出五款全新车型,但这些产品并无太多亮点可言。最大的话题点或许就是全面接入华为智驾了,但这并不能掩盖一汽奥迪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匮乏。与竞争对手相比,一汽奥迪的新能源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品质都相去甚远,降价也卖不出去的尴尬局面更是让人扼腕叹息。
更为讽刺的是,奥迪在中国的另一家合资企业上汽奥迪已经计划在新能源市场发力了。全新品牌AUDI的首款中型车产品AUDI E已经呼之欲出,未来三年还将陆续推出三款电动车型。得到新能源领域领先技术加持的上汽奥迪AUDI,无疑将对一汽奥迪构成更大的威胁。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和困境,李凤刚和他的团队似乎束手无策。他们沉迷于过去的辉煌和虚幻的个人IP中无法自拔,却未能正视公司当前面临的严峻现实。对于一汽奥迪的用户而言,李凤刚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汽奥迪能否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汽奥迪似乎还在迷雾中徘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那么一汽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没有谁能永远站在巅峰不倒。一汽奥迪必须尽快走出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