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践暖行,净乡焕新颜

Zehir 原创

2025-02-06 18:48

寒假期间,乡村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正经历着全方位的蜕变。然而,部分乡村在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卫生死角堆积的垃圾、墙壁电线杆上密密麻麻的小广告,不仅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美感,更成为乡村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与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背道而驰。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润乡土,嘉行筑社”实践队利用寒假时间,于2025年2月5号满怀热忱地奔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宁堂村,开展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为乡村环境提升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队员们准备好后,便迅速投身到紧张而有序的劳动中。在打扫卫生环节,大家分工细致、配合默契。队员们手持扫帚,如同技艺娴熟的工匠,专注地清扫着大街小巷的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一片落叶、一丝杂物。扫帚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劳动乐章。

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推着垃圾桶,紧紧跟随着清扫队伍,及时将垃圾收集转运,确保清扫后的街道始终保持整洁干净。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民们内心对整洁环境充满渴望,但由于日常农活繁重,无暇顾及全面的环境卫生维护,久而久之,垃圾堆积的问题便日益凸显。王大爷无奈地说:“俺们也盼着村子干净敞亮,可每天忙地里的活儿,实在腾不出多少时间收拾,没几天垃圾又多起来了。”队员们深刻意识到,改善乡村环境不仅需要体力上的付出,更需要智慧和长效机制的支撑。

铲除小广告的任务同样艰巨。这些小广告犹如顽固的“牛皮癣”,肆意张贴在墙壁、电线杆上,不仅严重影响乡村的整体形象,其中还可能夹杂着虚假诈骗信息,给村民带来潜在的财产损失风险。实践队队员们毫不退缩,他们带着铲子、刷子、清洁剂等专业工具,与小广告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战斗”。面对那些粘贴牢固、年代久远的小广告,队员们充分发挥耐心与毅力,一点点地铲除,一下下地擦拭。尽管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刺痛脸颊,汗水还是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的努力感染了许多村民,年轻的小赵看到队员们的辛苦付出后,主动加入了清理队伍,他激动地说:“这些小广告早就该清理了,太影响村子美观了,你们干得太漂亮了,俺也来出份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墙壁、一根根电线杆逐渐恢复了原本的洁净面貌,村庄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环境的持续改善不能仅仅依赖于一时的集中清理行动,建立健全长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才是治本之策。于是,队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就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应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合理增设垃圾桶、建设垃圾转运站,从硬件设施上满足乡村垃圾处理的需求;同时,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标准,以制度约束村民的行为。

乡村自身则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乡村广播、宣传栏、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常态化机制,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乡村环境的守护者,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此外,志愿者团队在乡村环境治理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志愿者可以定期深入乡村,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协助乡村建立环境监督小组,由志愿者和村民共同组成,对乡村环境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实践队计划在未来将定期组织志愿者来到这里,与村民携手并肩,共同维护乡村环境,为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乡村的美丽环境得以长久保持。乡村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关乎乡村的外在形象,更体现着乡村的内在品质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乡村发展的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画笔,以青春热血为颜料,共同描绘乡村更加整洁优美的明天,让乡村成为人们心中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稿人:宁祥凯
“学润乡土,嘉行筑社”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