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小学开学进入倒计时,这份收心指南家长请收好
郑州市中小学开学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202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2月13日止,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七)开学。
普通高中:202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2月13日止,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七)开学。
收心有方,开学不慌!这份开学指南请收好
寒假接近尾声,新学期即将到来。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准备好了吗?开学前有些环节是不能省的,快和孩子一起做好准备迎接新学期吧!
首先开学时间一定要记好请关注班级群内的返校时间和注意事项,错峰有序返校。还有这些重要“环节”请陪孩子一起做。
一、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谈谈收获和感受
家长和孩子一起可以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相信家长和孩子通过这种“复盘”形式,会有更多收获。毕竟,“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二、帮助孩子收心循序渐进回归日常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问题,提醒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
在此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三、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实在做不完的作业就搁置下来,开学的时候和孩子一起与老师解释,尽量让孩子没有负担地开学。
四、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作息规律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五、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孩子如果做事没规划,成长就会没有方向。在开学前,家长要帮孩子展望未来,设定学期目标,引导孩子更快适应学习生活。在设定目标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计划要全方位。计划不应只针对学业,而要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因此思考问题时要全面。例如:下个学期应特别提升哪一学科的表现?下个学期需要培养哪些兴趣爱好?二是需具备可实施性。应精确每个计划的执行时间、考量标准、每天完成数量。要保证目标不会超出孩子的能力界限,避免将来学习或兴趣变成负担的状况。
六、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但提醒家长,孩子提前预习要适度,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准备好学习用品家长提醒孩子整理好学习用品,包括课本、笔记本、文具、作业等,确保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
最后,还有这4个“收心法则”建议家长们试试!
01模拟开学节奏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寒假放纵的节奏,就让它快速成为过去式。开学前,要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节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特别要注意家庭氛围,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上网、出去玩的时间,和孩子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娱乐时间表。此外,还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防止心理疲劳。
02多聊学校话题
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某个孩子非常喜欢的老师,或者孩子上个学期有进步的事情。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谈谈心,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学校。
03宣泄不良情绪
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特别需要疏导。在开学前,可以跟孩子谈谈心,暗示孩子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以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强化其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积极的、带有快感的情绪体验;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让其明白,上学期成绩的优秀与不优秀已经成为过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本学期情况如何,主要看谁最先调整好心态,最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04制定家庭计划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赶的目标。这样做既可以让其感到奋斗有了目标和方向,又帮助养成了按计划做事的习惯,同时还树立起了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再帮助孩子收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开“雷区“,这几件事千万要注意!
不搞“急刹车”
不搞“一刀切”
02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商量如何收心。
不搞“填鸭术”
不搞“放风筝”
04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
总而言之,学生“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这种现象既不可无视,又不可小视,只要孩子努力地调整,再配合家长相机引导、老师科学施教,学生就可以尽快地“收心”,顺利从假期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以更饱满的热情开始新学期的新征程!
来源:郑州市教育局、郑州高新区朗悦慧外国语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