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洋大侠”的“功夫梦”
42年前,一位年仅14岁的非洲少年,因为喜欢中国功夫影片,想当中国武林的“飞人”,便来到中国学习功夫。
虽然没有“学会”功夫片里的侠客一样“飞来飞去”,但是曾经一段少林寺的习武经历,在这位非洲少年心中点燃了一个真实的“功夫梦”。
从1991年参加首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始,到2024年参加第十三届武术节,包括2004年和2006年在郑州举行的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凡在郑州举行的武术盛会,总能看到这位“洋大侠”的身影。
从曾经的那个青涩少年到现在已步入中年的“中国通”,在郑起飞“功夫梦”的这位“洋大侠”一直情系郑州,他早已把这座城市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就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项目委员会副主任、非洲电影协会驻华首席代表,来自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吕克·本扎。
一心想“飞”
来中国探究竟
小时候,本扎非常喜欢李小龙主演的武侠功夫电影,片中那些侠客身怀绝技飞檐走壁,令其心驰神往。十几岁时,他就想找那些会“飞”的人,想到中国来学怎么“飞”。
与中国赴非洲医疗队的一位翻译结识并跟其学习太极拳后,本扎对于中国武术更加痴迷了。虽然翻译告诉他电影里那些会“飞”的大侠实际上是一种特效,但在本扎看来,那些会功夫的大侠就是个个身怀绝技、“飞行”自如。
随着对中国武术的憧憬和向往日渐强烈,本扎作出决定——要到中国去学习武术,去学习怎么“飞”。父母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让当时担任驻华外交官的舅舅给予照顾。
就这样,年仅14岁的本扎在1983年来到中国。一出北京机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找那些会“飞”的人。舅舅告诉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但是本扎就是不相信。被缠得没法儿,就带他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在这里,本扎也解开了武侠功夫电影里侠客会“飞”的秘密——演员吊在钢丝上,被几个人一拉绳子就“飞”起来了。失望无比的小本扎一下子傻了眼,当即哭着要回家。
他的舅舅说:“你跟你爸妈都打了赌,你这么回去,那也太没面子了。我帮你想个办法,你先去少林寺吧。”
少林习武
起飞“功夫梦想”
少林寺是蜚声世界的中国武术殿堂之一。来到中国的第二年,本扎在舅舅的鼓励下前往位于河南郑州登封的少林寺。当时郑州很少见到外国人,大家都对本扎很好奇。
刚开始的时候,本扎并不适应,后来慢慢习惯了,即便每天只吃素,他也不在乎。就这样,本扎在少林寺正式踏上习武之路。但因为语言不通,在少林寺待了一年多之后,本扎来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汉语。如今,要不是这张非洲面孔,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已经几乎让人难以分辨本扎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后来,本扎又来到北京体育大学专门学习武术,先后取得了武术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本扎四处拜访名师学习中国传统武术,他也从初出茅庐的习武少年,逐渐成长为实力派的武林高手,在一些大型国际武术比赛中屡获佳绩,成了名副其实的“洋大侠”。而本扎总是谦虚地说:“我的功夫其实很一般。”
回想起少林习武的那段经历,本扎说那是他起飞“功夫梦想”的节点,“在少林寺的那段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让我认识了真正的武术,让我的‘功夫梦’照进现实,更加坚定了习武的决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留在中国。”
情系郑州
献策“第二故乡”
1991年,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举行,本扎专程来郑参赛。此后,这位在少林寺起飞“功夫梦想”的非洲人,就与郑州这座城市和少林武术节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少林武术节这个伴随他一起成长的“武林盛会”,本扎总是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我和少林武术节可以说是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我非常感谢少林武术节,感谢郑州这座城市。我现在已在北京定居,但我一直把郑州看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值得一提的是,功夫出众的本扎,在20世纪90年代那个功夫片迎来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中,参演了《她来自台北》《龙在少林》等影片,广受好评。特别是在2007年拍摄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中,他饰演的李小龙的第一个徒弟杰西·格洛弗更是深入人心。随着《李小龙传奇》获得巨大成功,本扎也得以有机会在成龙的两部电影《十二生肖》和《急先锋》中亮相。“洋大侠”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
本扎现在还担任非洲电影协会驻华首席代表,他不仅仅在银幕上闪耀,更是致力于将中非的文化魅力传递给世界。作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多年来,本扎穿梭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各类电影节和文化、体育、商贸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中非之间的文化桥梁。在本扎看来,文化交流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影领域。他还致力于推动中非之间的教育、体育、旅游、艺术、商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才能真正促进中非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本扎说。
去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少林武术节,本扎作为受邀嘉宾又一次回到“第二故乡”。那份特殊的情感,让本扎这位见多识广的“洋大侠”对郑州、对少林武术节有了更高的期盼,“我期待着少林武术节能够不断创新!比如现在十分火爆的文旅,郑州完全可以打好武术节与文旅相结合这张牌。”在本扎看来,少林武术节已成了郑州这座城市对外展示的一个品牌,“少林武术节这个品牌应该不断地去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郑州的城市形象。”
“去年武术节结束从郑州回到北京后,我就开始找一些不同领域尤其是文旅、体育、商贸领域的朋友进行了深入交流,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正在为让少林武术节和郑州持续‘出圈’想办法、出点子,我要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贡献一分力量!”本扎满怀期待地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陈凯 刘德华 文/图
![](http://static.zhengguannews.cn/wap/assets/images/commen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