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度履职报告 | 市人大代表韩枫:建言献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栏的话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郑州市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汇聚民智、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过去一年,郑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他们聚焦发展大局,围绕中心工作,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议案和提案,为推动郑州中心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2025年市两会召开前夕,本报推出“我的年度履职报告”专栏,将镜头对准代表委员们,记录他们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展现他们心系群众、为民代言的时代风采。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履职故事,感受为民情怀,汲取奋进力量,为郑州更加美好的明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作为一名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韩枫一方面代表行业发声,为民营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一方面为人民群众发声,积极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尽职尽责,努力当好群众的‘代言人’。”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郑州市主导产业之一。“中国储运(郑州)产业园紧邻郑州南站,我们依靠郑州南站枢纽优势来发展园区经济,目前已引进培育了一批汽车相关的龙头企业。”在用心经营好企业的同时,韩枫也关注着整个郑州南站片区的发展。2024年,他立足郑州南站片区发展,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做好产城融合 推动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建设》调研报告。“产城融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韩枫说,新时期的产城融合区应是一个“人·业·城”和谐共生、“产·商·居”功能均衡、“云·网·端”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区。
“目前,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还存在产业入驻缓慢、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在深入调研后,韩枫提出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支撑产业和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创新产城融合体制机制等建议,郑州市相关部门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现场答复,目前,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建设正在高质高效推进中。“企业是产业园区的核心,而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入驻和发展,过去一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郑州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韩枫说。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韩枫时刻不忘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初心。过去一年,他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加市、区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交流座谈、接待群众等履职活动,倾听一线群众心声和诉求,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针对企业普遍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韩枫积极走访工商业个体民营组织,听取建议并通过座谈会向政府部门反映,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他提出了关于优化全市公交车路线的建议;为丰富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提出了关于中小学生进工厂游学的建议;针对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他提出了关于加快潮河两岸环境治理的建议……
为民履职,任重道远。“今年两会,我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韩枫说,一是建议加快整合提升郑州市市区乘用车市场,促进乘用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二是建议对在郑未充分就业大学生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吸引更多青年后备力量留在郑州就业创业和生活。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