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二次元拯救世界”:郑州大上海城的绝处逢生
作者 陈慧洁
大上海城,在你记忆中是什么样的呢?是儿时华丽时尚的顶流商场,承载着无数欢乐与憧憬;还是几年前破败冷清的危楼,在时代的浪潮中摇摇欲坠。
如今,当你再度踏入这座曾濒临倒闭的商城,你会发现他似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一大群二次元爱好者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cosplay、跳宅舞、买“谷子”……呈现出一副热闹活力的景象,这些年轻人将这座老旧商场重新盘活了。
大上海城地处中原三大金街——北二七路、东太康路、人民路所组成的“金三角”核心原点,位于郑州市最繁华的“二七商圈”黄金腹地,2007年4月开业,曾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项目之一。大上海城围绕“吃喝玩乐购,尽在大上海”这一理念进行宣传推广,给当年的郑州居民留下了“年轻、时尚、潮流”的印象。
随着时代变迁,大上海城的经营逐渐进入困境。2011年后,周边郑州中原万达广场、万象城、丹尼斯大卫城等竞品入市,大上海城生存压力加大,人气断崖式下降,又出现产权不清、债务纠纷等变故,商场经营每况愈下,大量商户撤店、人去楼空,往日熙熙攘攘的繁华沦为记忆中的斑驳影像。
“商户们挣不到钱了,就走了,我们心情很沉重,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大上海城营运总经理陈城钢说到这时,眼中一片落寞。
就当人们以为大上海城要倒闭关门时,奇迹悄然发生,一群“二次元”爱好者的偶然闯入为大上海城提供了一线生机,使它实现了华丽转变,以另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当中。
大上海城是如何从落魄商场华丽转变为二次元乌托邦的呢?转机发生在大上海城五楼的一家小手办店——郑谷。
“前年郑谷还没这么火的时候去过一次,当时郑谷只是一个很小的用网围起来的小摊位,居然在里面买到了初音fufu,特别开心”,2022年底这个不起眼的“小摊位”郑谷被二次元惊奇地发现,他们如寻觅到宝藏般在社交平台分享安利。
“郑州线下吃谷好去处——大上海城郑谷”类似的贴子越来越多,郑谷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许多二次元爱好者闻风而至,涌入这家小店,在其他店铺已无人问津的同时,这家小小的手办店顾客却不降反增,商城经营者也敏锐地发现这一契机,经过协商后将郑谷从五楼迁至一楼最醒目的玻璃房内,成功吸引到更多人流量,郑谷就这样打响了大上海城起死回生的第一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郑谷支撑起大上海城绝大多数的客流,使它暂时摆脱濒临倒闭的困境。同时,郑谷为大上海城种下一枚二次元的种子,他悄然萌发,开始野蛮生长。
2023年4月,御宅猫谷屋正式入驻大上海城二楼,一开业就十分火爆,首月营业额达到30多万元。截至2024年11月,大上海城内已有30多家谷子店,成为郑州乃至河南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商场。
陈城钢经理表示:“我们一开始就给予了二次元商户很大的支持与帮助,越来越出圈,后来接洽商谈的店家咨询量有了明显上升,我们也在积极筛选一些新的商家入驻,努力把这个‘小众赛道’做好。”
除常规谷子店之外,还出现了二次元相关的cos妆造店、自拍馆、谷美店、二次元主题餐厅、漫画店等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消费生态闭环,构建起独树一帜的二次元文化地标。2024年5月大上海城开通官方小红书账号@郑州大上海城购物中心,并正式标明自己的新定位——“二次元聚集地”,开启大上海城2.0版本,着重打造绮丽次元街区和潮玩基地,为二次元爱好者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独特的消费体验。
大上海城作为老牌商城能够重焕新生,关键在于能够跟随时代潮流,挖掘小众文化背后的巨大商业价值,面向年轻人这一主要消费群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自我调整以及转型升级。
陈城钢表示,他们先后到上海百联等地进行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在二次元这一赛道上深耕,并取得了一定的出圈效果,据介绍,上周末,商场人流量均突破上万人次。
年轻人为何如此偏爱大上海城,他们在采访中给出这样的答案:“来买谷啊,这里谷子店多”。
“谷子”,音译自“goods”,即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是二次元领域的衍生商品,包括徽章(吧唧)、海报、卡片、立牌、手办、玩偶等。“吃谷”就是购买此类谷子。来到大上海城的年轻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吃谷”,扎堆经营的谷店满足了他们线下吃谷的需求。
“线上官方旗舰店下单后要等半年才发货,还不如到店里买,线下虽然贵一点,但立马就能拿到手了”正在店中挑选代号鸢(游戏)谷子的女孩小葱告诉记者,“我和亲友周末就会来这边逛,主要就是逛逛谷子店,再去一楼看随舞”。
“在大上海城会碰到很多同好,跟大家一起交流游戏、动漫,会有一种归属感。”
谷子店的陆续出现吸引了众多二次元爱好者,他们将大上海城作为二次元交流基地,自发组织主题活动,组织随舞、办小型漫展,为商场注入灵魂。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共同亲手打造了这座二次元之城。
“平时上班、学习太累了,就想来大上海城玩一玩,放松一下,出我喜欢的角色、跟老师们集邮,能让我暂时抛掉生活的压力。”
每逢周末节假日,宅舞爱好者准时上线,他们自购音响设备,跟随音乐舞动,活力四射的表演吸引了大批路人围观。还有许多身穿cos服、带着假发和道具的coser,在这里coser们不会被路人指指点点,批判她们穿“奇装异服”,这群同样热爱二次元的年轻人们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当你被内耗拖垮的时候,请走进大上海城,这里有的是热情与青春、友善与快乐。”
然而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二次元化的大上海城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商场内设施老旧,负一楼和三楼以上仍处于几乎废弃的状态,电梯时常出现故障,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采访中小苏心有余悸地回忆道:“就是可吓人,稍微人一多就能感受到二楼栏杆的地方在震,感觉随时会塌,吓得赶紧去一楼了。”
来这里游玩的人们大都有着像小苏这样的担忧:“大上海城以前就是废旧空楼,做了二次元经济之后才繁荣一点,但是设施一直没变,真的很危险,不逛谷店的话还是不要来这了。”
大上海城谷子店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营业额大不如前,仅今年下半年就有好几家店闭店转让;有顾客吐槽:“前几个月买谷喜欢去,后面发现还是扫街和找代购便宜多了。”
“所有店都差不多,谷子只有那几个热门番的,蓝锁、排球什么的,想吃口老番逛一圈都没找到”。与此同时,太康360等周边商场也瞄准二次元商机,加速改造升级。相较之下,环境杂乱的大上海城无疑再度面临着巨大的客源分流压力。
此外,在商场管理和二次元活动经营上,大上海城过度包容,近乎放任自流,造成一些低俗、擦边现象的出现,商场内监控和安保设施的不完善也让某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偷拍、盗窃、性骚扰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下雨屋顶漏水,几个卫生间一个比一个脏,空调开了和没开没啥区别,一群偷拍直播的那是一下也没管啊。”
大上海城还需继续整改升级,更新电梯等老旧设施、盘活闲置区域,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引导店铺差异化竞争,引进更多特色店铺,让顾客重拾探店惊喜,同时强化安保监管,净化商场环境,这样才能留住“二次元之城”这第二春。
在当下,消费降级的浪潮正重塑着民众的消费习惯,大家购物愈发谨慎,追求极致性价比。然而,就在这略显严峻的商业环境中,二次元的“痛文化”却如同一股强劲的暖流,逆势涌动,为老旧商场注入蓬勃生机。拯救了不少像大上海城这样的老旧商场:广州的动漫星城、武汉X118、成都天府红、西安小寨银泰百货……它们或是强化场景塑造,或是创新活动形式,或是深耕文化融合,都借助二次元文化盘活闲置空间,重塑商业活力。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逻辑。现代年轻人被学业、职场压力裹挟,二次元世界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风港。
“痛文化”承载着他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通过个性展示,年轻人找到了同好,筑起内心的精神家园。聚焦商业地产,传统商场在电商与消费转型冲击下举步维艰。
二次元“痛文化”宛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破局之路。年轻人带着热爱奔赴而来,用消费激活空间,借社交分享扩大影响。
说到底,是年轻人用青春的热情与开放的胸怀改写了商业剧本。他们在消费降级潮中,以兴趣为导向,为实体经济开辟新航道。
他们正在打破传统商业的沉闷格局,让虚拟文化与实体消费碰撞出火花。这不仅是商业的转型,更是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预示着未来社会多元融合、创新发展的无限潜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刘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