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在这个“聚落” 一次逛6个博物馆

中原网 原创

2025-01-25 08:19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从古代就开始喝热水?”

“电影《阿凡达》里那些潘多拉居民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设计成红色?”

…………

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大信家居的创始人庞学元一见面,他就向我们接连抛出几个问题,把我们问住了。面前的庞学元,文质彬彬,侃侃而谈,不像一个企业家,倒像一个老学究。

蛇年春节近在咫尺,不少市民假期不满足于吃喝玩乐,想过一个有文化味儿的假期。但是外出成本太高,市区内的河南博物院等也都看过多次了,有没有在家门口但是又能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场馆?据了解,在经开区有个大信博物馆聚落,包括6个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并且看点十足。于是我们来到这个“聚落”,庞学元接待我们并亲自导游,他是这些博物馆的“总馆长”。

在家居行业,大信家居是专业水平领先行业的标杆企业,是国家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河南省民营企业首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发展模式被清华大学纳入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而在博物馆领域,大信博物馆聚落也非常出色,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工业设计十佳园区。

庞学元介绍,最初建博物馆,大信家居是为了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多次专程来到郑州,深度指导。他和庞学元经过多次碰撞交流,一致认为:文物是文化的物证,文化是生活的高级表现,需要剥丝抽茧,找到规律,然后找到规律模块,进而成为工业软件的源代码,实现人机交互和大工业系统相匹配,实现家居产品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跟随庞学元游走在大信家居博物馆聚落,如同穿行过一段段历史与人文交互的时间长廊:

在大信厨房文化博物馆里,有着数量庞大、藏品精美的历代古本灶王经、汉代古陶灶、灶君像,从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变迁跃然眼前,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超过200件,三级文物超过600件;

在大信非洲艺术博物馆,珍藏上千件来自近20个非洲国家的皇家和部落酋长、部族的珍贵文物,内容包括雕像、面具、乐器、建筑构件及生活用品等,从古老的木雕中可以看到现代艺术的种子,洞察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一脉相承的踪迹;

在大信华彩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中国历代陶器、瓷器色彩,服饰色彩,56个民族传统服饰色彩从产生、特点、应用、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文物、文献以及染材的矿物、植物标本,系统、梳理色彩中国5000年的哲思、历史脉络及自然禀赋和精神内涵,是中国第一家以传统色彩为展览主题的博物馆,也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和展品最多的色彩主题博物馆……

“过去我们一直在模仿西方,等我们发现有些问题他们也解决不了的时候,才知道只有扎根自己的文化,才能找到根本,才能走得更远。”庞学元说。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建设民间博物馆,找寻文化传承和基因,大信家居搜集了10万套整体厨房数据,提出了4635个解决方案、380个原始设计模块和330种颜色,适用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和文博事业的深度融合。

在2010年首个博物馆——大信厨房博物馆亮相之前,庞学元和妻子李电萍已经收集、修复、保护文物长达10年。随着6座博物馆陆续建成并免费对公众开放,年接待游客已达30多万人次。但因为从没有主动宣传,至今他们的博物馆聚落依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设计领域、在学术圈、在家居界赫赫有名,在社会层面还并不广为人知。

“这个春节我欢迎大家到我们大信博物馆聚落来参观,来感受,来品读,来思考,来一起过个文化年。我们所有的馆,除了大年初二,其他时间都免费开放!”庞学元通过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邀请。

郑报全媒体记者 孟子扬 高凯 张翼飞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