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为啥越穷的地方过年越不让放炮? | 豫记
昨天小年,省会郑州的年味儿很浓。从晚上七点开始,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让市民感受到春节到来前的浓郁氛围感。同一时间,网传某地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业主群发出通知:燃放烟花爆竹将取消补贴,且按就近原则进行十户联保,签字互保。
每年春节,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都会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此举无疑让这个话题的热议度增加了不少。
盘点河南各地对待过年让不让老百姓放炮的态度不难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市开放程度越高,反之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市越不愿意放开,尽管这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但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允不允许“爆竹声中辞旧岁”,某种程度上,考验着地方领导的治理水平。
那么,在河南,你的家乡过年能放炮吗?
正月 | 撰文
2024年11月22日,新乡市率先发布了关于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明确规定在新乡行政区域内全年全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此后安阳市、鹤壁市、周口市、焦作市、商丘市先后发布了2025年全年全域禁燃烟花爆竹的公告。
目前河南除了这6个地市之外,其余地市由禁变限,发布了燃放烟花爆竹的限令,指定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段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元旦之前,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即将迎来第一个非遗春节蛇年。
时至今日,老百姓心里都有一个疑问,全面禁放烟花爆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除?
有意思的是,河南目前6个禁燃禁放烟花城市的GDP数据都不算亮眼。
从2024年上半年河南各市GDP排行来看,周口排名第五、新乡第六、商丘第七、安阳第十二、焦作第十三、鹤壁第十七名。
反而是河南经济发展不错的几个城市,逐渐放开了烟花爆竹的燃放,从禁变限,比如郑州、洛阳等等,春节期间可以在规定地域规定时间燃放烟花爆竹。
堵不如疏,与其严格禁放增加管理成本,不如规范管理顺应民意,让大家都各顺心意地过个好年。
前年网络上有个梗,叫“河南人炮击山东”。
这个梗源于2023年春节期间很多河南人跑到山东交界处放鞭炮,以此规避河南禁放烟花爆竹的禁令,烟花燃放后的渣渣掉到山东境内,被很多网友戏称为“炮击山东”。
这种啼笑皆非的“豫鲁大战”,源于一种河南人对过年放鞭炮的期盼。
临近年关,到底能不能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又逐渐热闹起来。
对河南人乃至全国各地来说,没有鞭炮声的年,味同嚼蜡。
禁放令到底为哪般?
普通老百姓也知道,禁放烟花爆竹无非是两点,一是空气质量堪忧,二是避免安全隐患。
前些年河南的空气质量确实常常亮红灯,其实不仅是河南,各个省份的空气质量都不算好,尤其在冬季,雾霾几乎成了“常驻嘉宾”。
2015年,烟花爆竹全面禁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些年春节的空气中不再裹挟着爆竹声,年味逐渐变淡。
在河南,2019年河南正式发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公告,2019年的空气质量怎么样呢?
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年报上公布的数据,2019年河南省辖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为轻污染。只有信阳的空气质量为“良”,其余城市的空气质量均为轻污染。
而在2021年这种全面禁燃的规定在文件中就有了松口。
2021年7月30日,新修订的《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其第六十一条明明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具体办法由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制定”。
也就是说,具体怎么办,需要由地级市人民政府来决定禁放办法。
其实细细想想就知道,燃放烟花爆竹与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不是必要关系。
毕竟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靠“人努力”还靠“天帮忙”。
我们看看隔壁省的解决办法就清楚了,2022年底,山东省有两地就主动解除了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一时间“山东两地明确过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词条冲上热搜。
对附近的河南民众来说,这种刺激尤为强烈:一边是热闹的烟花,一边是沉默“零污染”的天空。
我们也能看到,从2023年开始,有些地方将“全面禁燃,禁售烟花爆竹”调整为了“限制”,规定在特定的时段和区域能够燃放。
在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备案审查报告公布多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这一案例。报告在谈及该案例时称:“有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有公民和企业对全面禁止性规定提出审查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关于全面禁售、禁燃的问题,认识上有分歧,实践中也较难执行,应当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予以修改。经沟通,制定机关已同意对相关规定尽快作出修改。
与城市对安全和污染的敏感不同,河南禁止过年放炮的地市对农村地区烟花爆竹全面禁止,并动辄以“派出所里过大年”进行宣传动员,河南人老家的年味,就这样被生生掐灭了。
目前河南仍然有很多城市实行全面禁止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以“污染空气”为由,以禁代管是典型的一刀切。“有序、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这才是合理响应的心声。
春节都申遗成功了,放烟花爆竹什么时候才能解除禁令恢复传统?
“民俗”这两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为:“民间的风俗习惯”。今年我们是不是该寻求解禁,而不是哑声着过年了?
今年在网络流行一种说法,过年被称为“抽象的过年”。
抽象的过年,没有实体的鞭炮。
回家过年,单拎出来这四个字,本身就承载着巨大的乡土感情。放鞭炮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民俗,一刀切的章规需要听见民间的声音,毕竟民俗是禁不住的。
我们应该在哪里生活,燃放什么样的烟花爆竹,更多的选择权应该交给民间了。
从小长大这片土地,过年不让放鞭炮,这种感觉就像是丧失了与这片乡土的勾连。鞭炮何尝不是一种与生我养我这片土地的深层链接?
希望今年都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看烟花,而不是抬头望向隔壁省的天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