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光影下的教育梦:职规课如何“脱水”重生?
作者 黄滢滢
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伴随一阵轻微的开门声,里面正在上职业规划课。讲台上,老师正在忆往昔,分享着自己的见闻。讲台下,学生们全低下头,自顾自地玩着手机,手指不停在屏幕上滑动、点击,舒适地蜷缩在手机的方寸之间。
下课的铃声突然响起,同学们似大梦初醒,视线终于离开手机,头也抬了起来,毫不犹豫地抄起手机揣进口袋,便匆匆离开教室。
“嗐,这门课真无聊!”一名学生一边走一边抱怨着。
“职规课不就是水课吗?你还想干嘛?坐在座位上玩手机就好啦。” 另一位同学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与自我安慰。
“就是就是,老师轻松,我们也轻松,谁也别为难谁。” 又有人加入讨论,笑声中带着一丝狡黠,仿佛是对现状的一种默认与妥协。
话语间他们渐行渐远,几句话在空气中回荡又消散,似乎是对这一节无人在意的职业规划课的最佳注脚。
当被问及,你会如何形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门课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的同学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他们的答案——水课。何为“水课”?湖北一高校副教授田鹏老师曾探索过这个问题,“那种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高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的课,可能会被一些学生定义为水课。”
职业规划课,顾名思义,是为了衔接大学生活与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形成更加明晰的认知和计划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么一门具有非凡意义的课,为何最终沦为学生口中的“水课”?
目前大三的小李同学,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当谈及“职业生涯规划课沦为水课”这一现象时,她早已习以为常。不知道用了多久的PPT、古早的性格测试题、十几年前的案例、并没有求职经历的老师,以及逃不过的汇报作业,这些东西,在她眼里,都是职规课沦为水课的根源。扒开高等教育的外衣,有些课程全是水分,这些水分早已将学生们十七八岁时的梦想浸湿到无法再次飘起,只能瘫在地面上,随时间风化,最后成为人生的一个标本。
提到职业规划课的开设目的,这门课程不仅是有效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更是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自我认知、规划未来发展路径的关键一环。面对职规课堂上“低头族”普遍的现象,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学生或老师当中的任何一方仍是片面之举,深入思考背后原因,积极寻求改进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方为解决之道。
谁动了我的职业规划“奶酪”?
“职规课为什么会变成水课?”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小马同学思索了一阵子,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曾经在一次思政课偶然抬起头,和老师的视线相撞了。”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努力地寻找词汇去描述,“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当时老师的那个眼神,有点失望,又有点无奈?他好像习惯了我们这群抬不起头的学生,但又不甘心习惯。我说不清这个眼神。”
“我看了看四周,的确只有一片黑泱泱的、低下去的脑袋。其实这个老师讲课的水平是很不错的。”她尴尬地笑了一下,“虽然我不怎么听,但是我偶尔会听一点点,他的PPT并非枯燥地照本宣科,是蕴含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
“其实我也有想过,为什么大学课堂里能抬起头的学生非常的少。”小马坦诚地说,“拿我自己来说,我基本没怎么好好地完整地听过一门思政课,是因为我感觉听不听都没关系,期末拿着考试重点背几遍就可以了。我打从心底里就没有听课的打算和准备。”
在大学课堂中,被学生先入为主地打上标签的课程并非少数,思政课、职规课、劳动教育课等等,在学生眼中,这些课程是“无趣”“无用”“无关紧要”的,这也导致了这些原本承载了独特价值与意义的课程无法找到它的受众。
面对相同的问题,小李同学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你知道吗?其实我们的职规课老师并没有很丰富的求职经历,他是毕业之后就直接来做高校老师了。这么说来,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他和我们这些坐在底下的学生是一样的,甚至他可能也需要上职规课。”说到这里,小李也不禁苦笑了下,
“没有找过工作的人给你规划职业,有职业规划的不会听,听了的也没有职业规划。”
目前,高校教师大多需要博士学历。除了担任大学老师职务以外,他们对于市场上的各种职业和工作并未深入了解,具体怎么去提升在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岗位的竞争力,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
在小李看来,职规课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职场现实,提升他们的竞争力,许多学生希望通过职规课获得具体的求职技巧和职业发展方向。然而现实面前,是缺乏足够经验的老师与过于理论化的课程内容,这种期望落差使得学生不再对职规课抱有期待或兴趣,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职规课的边缘化。
“其实现在我们学校采取量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每年都有特定的‘KPI’。”
KPI的指标有哪些呢?据河南某高校副教授介绍说,高校工作量的组成,主要包括科研、教学。科研好算,论文发了几篇、具体什么档次;项目做了多少、什么级别、经费多不多等等。而教学这一部分,主要以课时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课上得好不好,与自身的KPI并无直接相挂钩的联系,只要课时量达标,不出现教学事故,高校老师一样可以交差。
“而且不是一间学校这样做,而是绝大多数学校都在这样做。”副教授补充说。
在这种考核制度的影响之下,不难理解部分老师重科研、轻教学,这也使得在大学里头上课成了一个良心活儿。
潜移默化间,师生之间不自觉达成了一场无声的交易。学生需要老师“放水”凑点学分,老师需要学生“配合”凑个工作量,而职规课就成为了凑合的结果。
职规课如何“华丽”回归?
无可否认的是,职规课的出发点是好的,它切实地考虑到刚刚脱离象牙塔的大学生初入社会的窘迫与不适。但是,如何将好的想法落实到位,始终存在着落差。究其根本,课程设计与管理的僵化是职规课变成“水课”的核心原因,这一问题贯穿于课程的内容设定、考核机制、教师激励以及师生互动等多个方面,它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新,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导致课程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我觉得,把职规课放到大二或者大三来上会更加合适。”小陈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大一的时候,大家才刚刚进入大学,还处在一个熟悉大学生活,摸索专业知识的阶段,这种情况下,进行清晰且可执行的职业规划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学校可以调整一下课程的安排时间。”
大学是一个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不应仅仅是为了追求职业目标而设立的预备班。当学生到了大二或更高年级时,他们对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时再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相结合,制定更为具体和现实的职业路径。这样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也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成为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项任务或压力源。
正如小李所言,“高校老师可能最擅长的,就是告诉学生怎么当老师。”所以她也期望学校能够引入更多样化、更加对口的授课人员。“我和我身边的同学都十分关注各行各业到底在做什么?需要哪些能力与技能?有什么就业前景?希望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了解这些方面的渠道和机会。”
大学中的某些课程的授课人员可以不仅仅限定于高校教师,也可以是更加多元化的构成。比如在工程与制造领域,邀请资深工程师为学生详细讲解某些企业项目;在金融与经济领域,邀请银行家、投资分析师或创业企业家,如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来讲解金融市场运作、投资策略以及初创企业的融资途径……面对这些问题,他们能够更好地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哪怕只有一节课,也能够揭去学生心中对于理想职业那一层朦胧的纱,令学生对职业和就业有着更为现实、更为直接的理解。
老师则希望学校能够合理设置科研与教学的权重,避免过分偏重科研而忽视教学。“我身为老师,明白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学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是我们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而科研则是我们提升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我渴望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比如,对于一些基础学科和文科类学科,可以适当增加教学考核的比重;而对于一些理工科类学科和科研型教师,则可以适当提高科研考核的比重。
针对“职规课课程设计僵化”这一问题,学校也可以考虑建立职业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通过工作坊、实习实训等活动,持续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谁能让职规课“脱水”重生?
若学校都无法给学生在职业规划上提供帮助,还有谁能填补这一空白?难道要任由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迷茫和困惑中摸索前行吗?
职业规划课上的低头族现象,无疑是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不仅可能导致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更可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陷入长期的迷茫和不满。这种局面不仅是对学生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更是对国家和社会人才培养资源的极大损耗。因此,正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让职规课“脱水”,让教育梦成真,尤为必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陈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