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唐市宋街” 感受“大美非遗”
在古风市集感受非遗荟萃是怎样的体验?1月18日,中铁・泰和里唐宋梦华内街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各自传承非物质文化手艺,为这条街区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上午十一点,“见郑欢喜・大美非遗”市集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全市的40家非遗项目传承人与现场市民在锣鼓喧天、舞狮登台的热闹气氛中共同见证非遗市集开幕。
乙巳蛇年,作为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世界非遗”春节,年味愈发浓郁。为让全市人民和八方游客在郑州感受这属于世界的“中国年”,郑州市精心策划了“见郑欢喜・大美非遗”主题活动,通过集中展示、现场表演、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郑州市丰富的非遗资源,让市民朋友“一站式”领略郑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非遗市集活动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二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中铁・泰和里联合承办。活动现场设置了非遗展示展演、产品销售、互动体验等多个环节,市民可以市集中亲身感受非遗魅力、品尝非遗美食、选购非遗文创。
从香飘满街的西瓜酱现场制作,到软糯吉祥的枣花馍吸引外国游客打卡,40家甄选自金水、二七、新郑、登封等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市民带来了不同的非遗体验。游客们既可以在耿氏香摊位前一品浑然天成的扑鼻香气,也能在糖画展台中转上一次仪式感满满的“糖画选盘”。
漫步市集,红屋飞檐烘托节日喜庆,热闹街市点缀节日氛围。启动仪式现场,中铁·太和里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活动启动后,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市集都将于每周六、日向市民群众开放,欢迎市民朋友来此逛吃打卡,体验传统文化与唐宋国潮的魅力。
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遗市集的启动,旨在推动非遗与旅游、商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文旅文创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也将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本次“见郑欢喜・大美非遗”市集的启动,全市一系列精彩非遗体验与展示活动将随之展开,一场新年郑州“非遗之旅”即将开启:
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文化活动之非遗集市,将汇聚郑州市特色非遗项目百余项,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展示与教学,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接触、感受非遗的平台。航空港区,传承千年的洧川大集别具魅力,集市早六点开集至晚上六点,每月农历尾数三、六、九日开集,融合历史沉淀与现代元素,游客可在此感受生活美好与民俗传承。
登封市新春非遗集市活动,将带来手工绢花制作、嵩山刻纸、木版年画、郑氏芝麻糖、传拓等代表性非遗项目;荥阳市“棋遇新春,欢聚中原”活动将包含荥阳春晚、财神送福,民间艺术展示、棋遇游园汇、绚丽烟花秀、司马大舞台直播、民俗文化展演、打铁花以及元宵节猜灯谜等。
二七区汲古瞻园将组织的“我们的节日・非遗连着你我他”春节主题系列活动,让市民体验非遗内涵;中原区二砂文创园2025年新春中原妙会,涵盖非遗技艺、年货市集、新春文艺演出、特色小吃、新年灯展以及烟火瀑布等,提供全方位欢乐体验;高新区蛇年迎春如意市集,将集品牌展示、潮玩潮品、非遗文创与百味美食于一体,打造科技性多元化沉浸式文旅体验。
管城区活动丰富多样,阜民里召集辖区优秀非遗项目将开展非遗文创市集,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邀约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变脸、鱼灯、秧歌等社火非遗表演艺术家,定时定点上演精彩年俗非遗演绎。商城遗址公园中,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将邀约非遗打铁花、非遗火壶等非遗表演艺术家,定时定点在公园内上演精彩年俗非遗演绎。
巩义长寿山春节庙会,通过民俗演出营造浓厚年味,让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风采。偃月古城新春庙会,杂耍、杂技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新郑市泰山村千稼集景区活动丰富,以“轩辕会盟泰山村 仙侠封神千稼集”为主题的新春仙侠庙会,汇聚高空威亚、武术战阵、仙侠情景剧等超200人精彩演出。
新密市开展元宵节的非遗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传统民间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红石林景区百姓街门口将上演千年非遗打铁花,呈现绚烂视觉体验;中牟新区组织2025年元宵节民间文艺大赛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为中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据记者了解,除上述宣布的活动之外,各开发区、区县(市)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新春非遗主题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打造看灯会、观非遗、逛大集、观民俗、尝美食等文化体验。备足“文化年货”、推出“非遗大餐”,共度一个欢乐、祥和、充满文化韵味的新春佳节。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居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