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城综合评价跃升至第15位!赛迪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

郑州日报 原创

2025-01-10 12:41

记者 覃岩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城是城市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区域,是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025年1月,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中原科技城综合评价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中跃升至第15位,排名相比上年度提升4个位次,中原科技城引领区域创新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已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明星区域和发展热土。

    赛迪顾问隶属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作为一家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的咨询机构,同时也是国内首家上市的咨询公司。科技城百强榜(2024)遵循科学、客观、可采集原则,围绕科技城、科技、城市三个维度,设立基础建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城市承载能力、要素保障能力4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细化指标,对全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348个科技城(含科学城,不完全统计)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评估,形成了2024年科技城百强榜单。2024年度,中原科技城综合评价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排名第15位,2023年位居第19位,2022年位居第31位,排名继续跃升,彰显出中原科技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蓬勃发展势头。

    从今年科技城百强榜(2024)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优势依然明显百强科技城分布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东部地区最多,有67个,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中部地区19个,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区;西部地区11个,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东北地区3个,主要集中在辽宁。

    前五十强中,东部地区综合实力依然领先,有31个科技城,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个;中部地区有9个科技城,与上年持平;西部地区有8个科技城,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个。东北地区有2个,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个。整体来看,中国科技城正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未来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引领开拓新时代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去年以来,中原科技城紧紧围绕省委第一战略,以“三合一”融合为核心,高标准优化提升总体规划,围绕科学基础设施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机制,推动科技城由蓄势强基向聚能增效转变,跑出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加速度”。

    其中,“三合一”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中原量子谷一期顺利建成,河南省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助力省科学院组建量子材料与物理等23家研究院所,省科学院累计引进21名院士及其核心团队,117名高层次人才,科技人员总数超3000人,人才体量已跃升至全国省级科学院第一方阵。

    高能级研发机构联动成势,全省近一半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中原科技城,其中省实验室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与省科学院、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等共建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推动小试与中试平台建设,成立中原科技城科创联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形成“研发在郑州、孵化在周边、转化在全省”的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格局。

    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初具规模,累计签约落地5家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其中上交大、北理工、北大、哈工大等4家已开工建设,香港大学已签约。

    双招双引成果显著,签约中电装、富士康新事业总部等重点项目147个,计划总投资超1100亿元,中原科技城目前累计引进重点项目559个,签约总额4125亿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