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字节、估值26000亿!美国人太空创业,干成全球最大独角兽

闻道商学苑 原创

2024-12-22 12:31

一、16年,SpaceX从破产到世界第一

2008年8月3日,随着猎鹰1号火箭第三次试射失败,马斯克彻底陷入绝境。

SpaceX的钱烧光了,投资人不愿继续追加投资;SpaceX之外,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也快要发不出工资了.......

彼时,马斯克唯一住的房子还划给了前妻。一夜之间,马斯克输得只剩底裤。

投资人给马斯克指了一条明路:在SpaceX与特斯拉之间做取舍,将所有资源集中一处,或许能活下来。

但马斯克决定,“付出自己全部来拯救两个孩子。”用他的话说,丢下特斯拉代表着“可持续能源战役的失败”,而放弃SpaceX则意味着“跨行星计划的毁灭”。

SpaceX在马斯克心中的地位,要更为关键。因为特斯拉有许多替代者,没有马斯克新能源车照样前行;但肩负马斯克太空使命的SpaceX无可替代,做这一行的人太少了。

死马当活马医,马斯克开始向亲朋好友借钱。eBay首任总裁斯科尔给他送来了资助,谷歌谢尔盖借了他50万美金,合作伙伴金博儿为他卖掉了近40万美金苹果公司股票,就连普通员工也给他签上了支票......

但这无异于杯水车薪。好在关键时刻,PayPal成立的创始人基金最终送上了2000万美元,让SpaceX保留了活下去的可能。

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SpaceX能否活下去存在取决于:猎鹰1号火箭第四次试射能否成功!

9月28日下午4时,在猎鹰1号火箭第四次试射前,紧张到极点的马斯克只得去游客密集的迪士尼乐园,纾缓心情。

或许,SpaceX命不该绝。随着第二级火箭升空,马斯克举起双臂、狂欢不已。

马斯克与SpaceX创造了历史!第一个由私人制造、从地面进入预定轨道的火箭发射成功了。

3个月后,SpaceX从NASA获得了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商业合同。马斯克以“我爱NASA”的推特,宣告了SpaceX的重生。

随后,SpaceX在狂人马斯克的推动下乘风破浪。

2022年,SpaceX估值1000亿美元。虽然,此刻SpaceX估值只有特斯拉市值的十分之一,但它预示着马斯克在“登陆火星”之前,先一步浓缩到了商业化的门槛儿。

2024年6月,按照SpaceX要约收购价估算,公司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

更疯狂的还在后面。半年后的2024年冬,当SpaceX同意以每股185美元,从内部人士手中收购12.5亿美元的股票时,SpaceX估值升至3500亿美元(约2.6万亿元人民币),成了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用了16年时间,马斯克将SpaceX(太空探索公司)从濒临破产做到全球第一。

此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是我们熟知的字节跳动。

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再一次创造了历史。这个志在“火星移民”的冒险企业家,用22年时间打造了一个震惊世人的航天商业帝国。

透过一条简单的时间线,可以一览SpaceX的发展全貌:

· 2002年,马斯克创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 2008年,猎鹰1号火箭第四次试射成功。

· 2012年,猎鹰9号运载火箭将一艘载有455公斤的货物的龙飞船送入轨道。

· 2020年,SpaceX的航天器龙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前10年,漂亮国一直无法将人类再次送入太空。

· 2021年,SpaceX开展乐首次纯商业载人太空飞行任务,再次将四名普通人送入太空。

· 2024年10月,SpaceX星舰完成“筷子夹火箭”任务,将火箭的重复利用技术更进一步。

· 目前,“星链”星座在轨卫星规模达6764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总量超60%.........

马斯克心中,“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使命,正在一步步靠近!

二、设计师参与制造,低成本散装SpaceX

巨大成就之外,大众最感兴趣的是:马斯克的SpaceX是如何打造的?

研究完大量资料发现,逐梦火星最大的难题不是高大上的技术,而是基于设计、生产、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琐碎的制造难题。或者干脆说,是基于成本考量下的创造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整个SpaceX发展史,就是马斯克亲身参与的一场“廉价”“制造”马拉松式长跑。

为什么要追逐廉价?除了商业(融资有限)考量,用马斯克的话说,他的目标不是搞几次太空旅游,而是登陆火星。这个极其烧钱的高难度、长工期项目要想实现,必须要以最廉价的制造方式持久推进。

为了廉价制造,马斯克的一个策略是,把昂贵的零部件全部替换。

马斯克决定让团队从航空航天系统外采购零部件,并加以改造。比如NASA空间站中一个门闩要1500美元,SpaceX的工程师用浴室隔间门上的插销改造而成,成本只有30美元,是前者的1/50。

再如,在得知猎鹰九号有效载重仓空气冷却系统成本300万美元时,马斯克让工程师买来一台成本600美元商用设备空调,改了其中的泵,用在了火箭顶部。

不止简单改造,马斯克另一个颠覆性的创造,是让设计师进工厂,亲上制造一线。

为了制造出更简单的通信卫星,星链负责人容克萨极其大胆的将彼此分离的卫星天线与飞行计算机合在一处,接着将花哨的东西统统去掉。最终,容克萨将星链卫星打造成了一个平板卫星,成本是常规卫星的1/10。

2018年,马斯克在参观星舰时遇到了难题。“如果继续用碳纤维材料,我们注定得倒闭”。

当时碳纤维材料每公斤130美元,不仅昂贵,还制造缓慢。在看到早期阿特拉斯系列火箭用了不锈钢之外,于是星舰全面换上不锈钢。

当团队指出不锈钢会比铝锂合金更重时,马斯克不以为然,“来,算一下具体数字”。最终结果是,在宇宙环境中,钢能使火箭更轻,强度更高的钢也更适合装载超低温燃料液氧。

定下用钢打造星舰壁后,马斯克开始雇用那些没有碳纤维专业的工人,这又节省了一笔成本。马斯克咨询焊接工人星舰壁多厚,在得到“4.8毫米”答案后,他问“4毫米行不行?”最后星舰壁变成了4毫米。耗材减少之外,更重要的是重量减轻,这意味一系列成本下降,包括动力燃料等。

为将低成本制造贯彻到底,马斯克还发明一个“白痴指数”:暨零部件总成本与原材料成本的比值。白痴指数越高,代表越不经济,更被马斯克认为是“白痴”。

用这个指标,马斯克和他的工程师将猛禽发动机做了大手术。他们过了20个白痴指数最高的零部件,最后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12个月将发动机成本从200万美元降到20万美元!自然,不锈钢再次被委以重任。

其实很早,马斯克便赢得了“钢铁侠”的美誉,但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马斯克通过廉价的“不锈钢”材料设计与应用,推动了SpaceX巨大成本节省,实现了太空技术与商业的兼顾前行。

从某种意义上看,马斯克打造的SpaceX,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像是过家家,而不是某种高科技创新活动。

但最终SpaceX以一种“草台班子”式的创造精神,颠覆了整个航空航天的成本结构。

三、马斯克的咆哮,缺乏共情的制造狂人

逆人类、反常规的研究,向来阻力甚大。

马斯克必须身体力行。

《史蒂夫·乔布斯传》与《埃隆·马斯克传》的作者艾萨克森曾指出:与乔布斯更加注重产品设计中的美感不同,斯克更关心制造和落地执行的问题。

换言之,一旦乔布斯完成设计构想,他便会将问题抛给下游产业链,自己则从未去过工厂。但马斯克会花费大量时间于工厂车间,以研究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制造产品以及让大规模生产最终进行下去。

亲临一线的马斯克,除了有激情渲染,也时常带着怒狮般的咆哮。甚至一不满意,就要换方案、换负责人。

2020年5月,SpaceX完成了将宇航员送入空间站的壮举。5月后,又成功发射了11颗卫星,成就举世瞩目。但马斯克却一反常态,逆势加了紧迫感。

他深夜造访了39A发射台,在只看到了2个人工作后大发雷霆。“我们在可那维拉尔角有783名员工,为什么只有两个人在工作?”马斯克给负责发射任务的副总裁48小时准备一份报告,说明每个员工都在干什么。

马斯克不受控制愤怒有时也能带来奇效。最初,在猛禽发动机成本控制上,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卢卡斯便是这样的例子。

这位从小对太空痴迷,在斯坦福读书时坚信“用工程材料构建未来”的工程师曾表达过自己心迹,“当被马斯克大批特批时,我告诉自己镇定下来,不要崩溃”“要把一切成本计算清楚”。

卢卡斯最终离开时说,“如果猛禽发动机是性价比最高的那款,还能把人类送上火星,那一切个人牺牲都无所谓。”

另一名工程师克雷布面对马斯克变脸的做法是,“不断重复他说过的话,这样会让他放心(不至于发怒)。”

因一份报告被马斯克撵走的汉斯,为SpaceX工作了足足20年。在最后道别、即将离开时,马斯克开始看手机,浏览推特。在助手提醒马斯克,“这可能是他完成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时”,马斯克直言“我知道”,随后看了一眼,略作点头。

“我没有觉得他冒犯了我,”汉斯说道,“他只是缺乏常人的真情流露。”

事实上,在《埃隆·马斯克传》一书中,同理心是马斯克最为缺乏的特质之一。对于身边的人,他有时会很粗暴,有时更为冷酷异常。

马斯克的弟弟金博尔曾言,自己是家族里遗传到同理心基因的那个人,他关心周围人的感受。相比,不管家庭基因还是与父亲性格里恶魔做斗争的经历,都让马斯克缺乏这一特质。

马斯克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批评时对事不对人,重要的是他要找到一条完善的反馈回路,吸收意见、有所改善。”接着他话锋一转,“物理学才不关系你是否难受,它只关心火箭能不能飞上天。”

当然,这不妨碍马斯克自诩“对整个人类充满同理心”。很多时候,他想象自己是一个超级英雄,正在努力拯救人类。

具体来看,他试图提高人类的生存概率,他希望突破人类自身的界限,将我们带到另一个星球,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宇宙。

这就是为什么他对登上火星抱有如此强烈的紧迫感。在这种艰难的目标下,他愿意释放更多的咆哮。

这也无比契合马斯克三个使命: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进入可持续能源时代,以及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并符合人类价值观。

四、结语

行文至此,我们更多是谈马斯克基于“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的实践与探索。

虽然这是马斯克的第一使命,但他所从事的远远不止这些。

在进入可持续能源时代第二使命下,特斯拉一度做到了全球第一,近年在销量上被比亚迪超越。在第三使命人工智能领域,他投资的OpenAI风靡全球,他创建的脑机接口引领风潮。除此之外,马斯克还是推特的掌舵人,引领舆论风潮。

2021年1月7日,特斯拉每股突破260美元,马斯克以1900亿美元的身价一举超越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

2024年,凭借特斯拉股价突破400美元,以及SpaceX估值提升至3500亿美元‌。受其推动,马斯克的净资产达到了4740亿美元,大幅甩开了后来者。

惊人的财富与极具争议的性格,让马斯克在漂亮国媒体面前两极分化。部分主流媒体将他妖魔化,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他加冕、奉若神明。

仅从商业视角看,马斯克是一个热爱冒险的人,并在科技探索与商业回馈中做到了某种高度统一。

冒险,让马斯克屡屡摊上大事。根据美国《纽约时报》消息,马斯克及其SpaceX面临至少三项联邦审查,以调查他们是否遵守旨在保护国家安全的联邦报告规定。

应了他为自己总结的那句,“我为暴风骤雨而生,风平浪静不适合我。”

文章参考,《埃隆·马斯克传》,沃尔特·艾萨特森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