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刚扭亏就要分红百亿,员工数量较高点减少2780人

雷达财经 原创

2024-12-17 09:51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报投资者是好事,但近日港股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公布的百亿分红预案却引起了市场的争议。12月16日,平安好医生发布建议宣派特别股息(更新)公告,更新现金股息转换为代息股份的价格,代息股份之首个买卖日期,零碎股份处理方式以及选择权截止时限。

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方案,如果按照平安好医生股本约11.19亿股计算,此次分红的金额将达108.52亿港元。但在公司大把分红背后,平安好医生自2018年上市以后仅在今年上半年获得盈利,因此本次分红资金部分来自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以及未动用的配售所得款项。

因此,刚扭亏就要分红百亿,此举在市场中掀起了广泛讨论。对此,公司回应称本次派息计划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实际上,虽然现在平安得以实现扭亏为盈,但公司在近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与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好医生集团”)的商标纠纷缠斗和亏损裁员后,目前总市值仅剩下不到82亿港元,相比高点大幅缩水。

此外,近年来,公司员工数量大幅缩水。截至上半年末,公司雇员数量为1446人,相较2020年年末减少2780人。

拟分红百亿港元引争议

刚扭亏就要分红百亿,平安好医生的大手笔派息预案引起了市场的争议。

根据公告,11月14日,该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建议从公司储备的股份溢价账中宣派及派发特别股息,金额为每股股份9.7港元。

以平安好医生目前总股本约11.19亿股计算,此次分红的金额将达108.52亿港元,但上述分红预案还需要股东特别大会的批准。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好医生的控股股东为中国平安,后者通过安鑫有限公司持股39.41%,另外,合生创展的创始人朱孟依持股8.78%。

公告显示,特别股息将以现金支付,惟合资格股东可选择全部以新股份的形式收取特别股息。安鑫有限公司可能会因选择通过以股代息收取特别股息而导致其持股比例增加本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2%以上,因此其可能须根据《收购守则》规则26作出强制性全面要约。

倘所有股东全部选择建议的以股代息选择权利,则所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将保持不变。因此,将不会触发有关强制性全面要约。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平安好医生还宣布变更未动用所得款项的用途。根据公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自上市所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64亿港元,自配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8.28亿港元。

其中,IPO募投项目中“为收购及海外拓展计划提供资金”的未动用金额为15.38亿港元,配售所得款项中“进一步发展本集团核心业务”的未动用金额为78.28亿港元。

而变更所得款项用途以后,上述两项均缩减至5.45亿港元,同时新增了“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股息分派)”82.76亿港元。

平安好医生表示,此次变更主要是因为潜在投资及收购的资金需求预期较为有限,且公司核心业务对所得款项的依赖显著减小。

“由于宏观经济表现以及政策变化,当前境内外科技及健康企业投资并购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尽合理努力,仍未物色到合适的目标。”该公司称。

此外,公司此前在核心业务的布局投入较大,目前已开始产生回报,盈利能力不断加强且已实现盈利上岸,公司已藉本公司营运活动中产生的财务资源满足资金需求,因此对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发展核心业务的依赖显著减小。

因此,平安好医生董事会认为,结合上述理由,变更所得款项用途将使公司能够更有效地分配其财务资源,且不会对集团现有业务及营运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因此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同花顺iFinD显示,这是平安好医生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分红,今年上半年也是首次盈利。对此,有市场观点认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好事,但如果是偶发性的巨额分红,由于可能缺乏持续性,也会存在问题,这样的分红并不能持续回报投资者,对于股价的支撑效果也很有限,无法达到吸引长线资金持股的目的。

此外,对于过度分红或“吃光式”分红,有业内人士称,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对股东利益的回报,但深层次上可能是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长期发展资金的挤占,牺牲了公司未来增长潜力以满足大股东的利益。

针对市场热议,平安好医生回应媒体时表示,公司目前营运资金充裕,为回报股东支持,提高资金使用率,公司董事会批准派发特别股息。本次派息计划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亏损多年终盈利

天眼查App显示,平安好医生运营主体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背靠中国平安这棵大树,平安好医生诞生4年后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公司于2018年5月4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被称为“全球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此后随着疫情出现,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迎来爆发性增长,这加速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平安好医生的营收从2018年的33.3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3.34亿元。

然而,2022年,公司营收出现下滑,全年实现收入61.6亿元,同比下降16%。对于收入两位数下滑,公司将其归结为受疫情一次性因素及公司业务结构战略性优化影响。

2023年,受低战略协同性业务收入贡献下降,及部分业务经营模式改变影响,公司录得总收入46.74亿元,较2022年同比下降24.7%。

何为低战略协同性业务?平安好医生高管曾强调,“平安健康调整优化关联性较弱、高投入、低价值的业务,向支付意愿高、增长空间大的综合金融渠道和企业客户渠道转型。”

而除了收入下滑,平安好医生长期还处于亏损状态。同花顺iFinD显示,2021年-2023年,平安好医生的亏损为15.39亿元、6.11亿元、3.35亿元。

今年8月20日,平安好医生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0.9亿元,同比下降5.8%;同时公司首次扭亏为盈,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6000万元,调整后净利润约9000万元。

从财报来看,为了实现盈利,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在营业成本上进行了大幅压缩,比如销售及营销费用为3.67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4.5亿元下降18.6%;管理费用为3.9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57亿元下降47.85%。

另外,公司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更是由2023年同期的3.32亿元大幅下降51.3%至1.61亿元,可见“节流”力度之大。

员工数量、市值齐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亏损的同时,平安好医生还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侵权官司中。

据中国企业报,在“好医生”商标侵权纠纷中,从2014年至2024年,经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审判和裁定,耗时10年,历经42判,作为地方民企的好医生集团与平安集团据理力争并最终获胜,一度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报道指出,尽管好医生集团赢得了“好医生”商标侵权案的诉讼,但是对方的侵权还在继续。据好医生集团称,从法院终审至今,平安健康依旧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注册“平安好医生”商标。

商标争夺战之外,近些年来,平安好医生的高管变动频繁。

早在2020年5月15日,平安好医生公告发生一系列高管变更,免去王涛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CEO等职务,免去林源联席公司秘书职务。同日,董事会委任方蔚豪为执行董事、临时董事会主席、CEO,为期三年。

数日后,平安好医生还对董事长兼CEO王涛被免职一事作出补充公告。公告表示,由于王涛履行管理职责未达到董事会预期。

然而,来自平安系的高管方蔚豪,也并未等到公司盈利的时刻。去年10月,李斗接替方蔚豪担任平安好医生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据媒体报道,这次更换一把手,给平安好医生带来了较大变化。其中在组织架构上,平安好医生近期将原有的多个事业部、事业群调整为技术中心、医疗事业中心等5大中心;在人事调整上,原任的大部分中高管需要重新竞聘上岗,高级副总裁陈琳、高级副总裁吴德军等在本次竞聘中失利。

此外,在人员规模上,平安好医生的多个部门开启了收缩和优化。对于裁员一事,今年一月份该公司回应称,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时进行组织架构及人员的调整,是常规管理动作。“该动作已在2023年完成,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因调整而受到影响的员工,充分保障其合法劳动权益。”

平安好医生的财报,也披露了公司大刀阔斧的裁员情况。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员工总人数为4226人,是历年高点。然而到了2023年年报中一路减少至1753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进一步降至1446名。

与此同时,公司的市值较高点也大幅缩水。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