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输入法测评:搜狗AI往里装,微信克制但好用,百度收费又平淡

新识研究所 原创

2024-12-11 19:14

AI输入法,重AI忘掉输入法这本逐末了

当AI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时候,怎么提供“触手可及”的AI能力,真的成为了一项学问。

上个周末,在发现了一家宝藏小餐馆之后自然要“赏”它一个好评,但就在我习惯性地打开了一个第三方大模型应用给出“写一段好评”的要求,并将其回答粘贴到了美团评论区后,我才发现,这样去另外一个大模型APP提出要求、得到回答、切回美团进行复制粘贴、还需要将回答中“这是按照您的要求给出的xxxx”这样的表达删掉所浪费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自己写好评所需的时间。

而想要能将上述这些切换应用的步骤彻底“消灭”,除了让美团在评价页面推出个专门的写好评的应用之外(这也不可能,美团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好评充斥整个平台),好像也只有AI化的输入法能做到了。

在移动端之外,PC端的用户同样面临着调用大模型能力受阻的困境——尽管各个软件应用商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在下载豆包应用后,用户能够直接调用 AI 搜索、翻译等大模型能力;开通 WPS 的大模型会员,便能借助其助力写作。

但是,这些提供AI能力的应用要么是一个绝大多数时间里没用的“外置挂件”,要么是只能限于某个应用或某个场景中充值使用。调用不畅、无端占用的状况依旧存在,用户体验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如果能将足够优秀的AI能力内置于横跨各个场景的输入法中,这些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而市面上主要的输入法们,其实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及时进行了跟进,那么,一起来看看搜狗、微信、百度这些距离用户最“近”的输入法们,到底有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在具体使用中的体感如何呢?

一:搜狗输入法,主打AI搜索能力

作为从PC时代流传下来最老牌的输入法之一的母公司,2021年9月,搜狗正式成为了腾讯控股间接全资子公司,而搜狗输入法的AI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由腾讯元宝提供了。

在具体的AI能力上,搜狗输入法的slogan“输入即搜”,也很好地完成了对其主要功能的阐述。

在移动端的对话框中打出问题的时候,搜狗输入法会在终选侧给出一个放大镜的按钮,只要点击便可进行搜索。

而如果你问的是有关天气、温度这样的搜狗已经提前内置模块的内容,还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发送,算是一个还不错的小功能了。

在像以上这样的输入问题被动进行场景触发之外,用户还可以直接点击搜狗的“狗头”,打开AI搜索的页面,调用经过不同调教、有自己专攻方向的智能体进行询问。

此外,在遇到一些类似于写好评、写评价等需要AI帮写的场景,也可以调用搜狗输入法的帮写功能,其中的聊天润色、朋友圈、神评论,都是一些可以用得上的功能。

但是,在AI搜索的表现上,移动端搜狗输入法给出的回答只能算是还说得过去,但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我们仔细甄别。比如例图中我们问出了有关吴艳芳粉丝数量的问题,搜狗也给出了正确的回答,但在下面的更多解释里面,却出现了“2019年签约某MCN公司”这样的事实性错误。

不过,这样的问题似乎并非搜狗输入法自己能解决的,因为毕竟背后的腾讯元宝才是大模型能力的提供方,而腾讯元宝无论是在B端还是在C端的口碑,大家懂的都懂。

而在移动端外,搜狗输入法在PC端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不同于移动端的输入问题搜索,在PC端将相关问题输入后加一个“=”,便可以调用AI能力了,但一些移动端里回答还算不错的问题与功能,到了PC端就直接“暴死”了——以刚刚的问题为例,原本对一半错一半的答案,现在直接无法回答了;原本很有创意也很有新意的天气模块,也直接“躺平”告诉你,“我无法为您提供天气信息”。

更抽象的是,面对相同的问题,使用“=”调用AI搜索和进一步打开搜狗输入法进行AI搜索,竟然给出了一对一错不同的答案,而在经过我对比后发现,它们之间唯一不同的则是一个由混元AI生成,一个由元宝生成。这让我不禁感叹,既然都是腾讯的子公司,调用的也都是腾讯旗下大模型或大模型应用的能力,就不能对齐一下、把效果更好的那个给用户们“端”上来吗?

在AI能力之外,PC端搜狗输入法的设置也让人一言难尽,无论是其他输入法“抢”位置,还是占用内存太高都是不小的问题,而且刚刚下载还没使用就把广告塞你脸上,也着实让我有点哭笑不得。

总的来说,如果你是移动端用户,且没有对AI搜索有太高期待的话,那么搜狗输入法确实可以一试,但PC端用户,如果不想“受折磨”,大可现在就对其敬而远之了。

二:克制住不装“垃圾”的微信输入法,真的好用

如果说搜狗输入法的AI功能是大而全的话,那么腾讯的输入法的另一路军微信输入法的特点,就是小而美。

先不说AI功能,移动端的微信输入法可以说十分简洁了,默认的设置只有语音转文字、AI搜索和键盘类型切换三个功能,要想体验更多,则需要进入下一菜单,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干净且整洁,丝毫没有乱七八糟的感觉;而在PC端,微信输入法在打字的时候默认不会出现占满你六分之一个屏幕的联想,也不会出现奇奇怪怪的广告。

回到AI功能之上,在移动端的微信输入法几乎就是“阉割”版本的搜狗输入法,但在这基础上,却增加了不少微信特色。

譬如,在输入某家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美股上市公司的名称后,就会有一个K线的标志出现,点击打开之后便能看到股价的走势,此外,如果该企业还有小程序、视频号,也会被内置进来。不过,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最初微信搜索里面的AI搜索聚合功能。

在这种猜测向的AI推送之外,在正常的输入问题之后微信输入法也会自动检测,并且给出一个“问AI”的选项,点击之后便可以完成一键AI问答;而事先点击问AI的效果,也完全相同。

而在PC端,微信输入法就更简洁了,搜索问题之后同样也是通过加一个“=”完成搜索,经过我们的多次多领域的测试,微信输入法的回答太过有理有据,显然要比搜狗输入法的回答强上太多。

此外,在移动端和PC端同时安装微信输入法并完成连接后,在PC端或移动端复制的内容都可以在另一端进行粘贴,这样的简洁且好用的功能,对于多端共用的打工人来说,真的是不小的惊喜。

总的来说,微信输入法就像是微软输入法+AI+微创新,虽然没有什么润色、扩写、回复,也没各种各样的智能体,但它没有的,也是95%的打工人们用不到的功能,而留下来的微创新,确实是大家用得到的,这么克制、不往里面集成装“垃圾”的输入法,真的很好用。

三:收费才能用的百度AI输入法,实在平凡

而在腾讯系之外,百度输入法也是最老牌的输入法之一,而且在“国内第一梯队AI企业”百度的支持下,按理来说应该还是不错的,但具体的使用体验却让人有些失望。

先从移动端开始,让我感到咋舌的是,百度输入法的AI功能也继承了文心一言的收费传统,甚至文心一言3.5尚可免费试用,而输入法的AI功能如果不充值、仅靠送的那一点灵感值的话,可以直接删掉这个功能了。

而在充值上,移动端的权益和PC端的权益也有不同,同样是22.8元的包月价格,在移动端就可以每天使用150次的“超会写”功能,而PC端的600灵感值也只能支持总共200次的AI写作,后者可是一个月的时间啊,这种“歧视”性的购买政策,实在是有些割裂。

回到使用体验上,在移动端同搜狗输入法一般,都给了一个AI的专门入口,点击打开之后,便是百度输入法提供的AI功能,但其中AI问问这个最重要的功能,却被放置在了不那么靠前的位置,反而是把恋爱大师这种对95%以上人没用但需要收费的功能放在了第二。

而这些功能我们也进行了使用,其中AI问问其实就可以看作是百度搜索的AI版或是大模型的对话即可,回答的水平没有出现严重的纰漏,但上限也就是限于文心一言的水平。

在AI问问之外,神评论的评论和高赞朋友圈的文案,都像是小学生的作文,AI表情的生成只要给出一些跨度,就只能得到“AI还没学会制作这个表情”的回答,而什么写脚本、短视频配文也是十分鸡肋,给人一种很想给用户全量体验但却拉了坨大的的感觉。

而在PC端,百度输入法也没有使用“=”唤醒的方法,而是同样放置一个AI入口的按钮,这或许是因为百度输入法不愿意或不甘心只做用户打字时候的搜索器,而想要将更多的内容给到用户,但从一个使用者的切身体验来说,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简便的搜索入口,而不是一堆低频的内容,为了这些低频的功能要在键盘和鼠标之间来回切换的体验,真的是很差了。

总的来说,百度输入法在各方各面都没有明显强于其他输入法的地方,哪怕是对于那些特别喜欢花里胡哨的各种功能的用户来说,收费这一点就真的劝退了,也希望百度输入法的设计团队可以贴近用户需求进行迭代,而非强行、强迫自己“拥抱”大模型。

作者:杨启隆

编辑:钟响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