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润园开放后,还有一系列——五大道地区的“红色记忆”(之四)
“毛泽东和天津人民在一起”展览在润园开放后,这一地区还有一系列——
五大道地区的“红色记忆”(之四)
本报记者沈露佳、李剑
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的梁思礼
记者: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梁启超之子梁思礼,从小在天津长大,在天津度过令人难忘的学生时代。
贾长华:梁思礼中学时代是在坐落南京路的耀华中学度过的。
梁思礼(1924-2016),广东新会人,“百日维新”领袖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梁思礼在演讲
梁思礼从小在天津长大,在崇实小学毕业后,于1935年考入南开中学,随后转入耀华中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南开中学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在郎朗天空下,梁思礼亲眼看到日本飞机俯冲、投弹,将南开中学炸成一片废墟。这年的秋天,他转入耀华中学就读。
耀华中学
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天津,他家住在意租界,要到英租界的耀华中学上学,每当路过用铁丝网拦住的关口,都要在明晃晃刺刀下接受盘查。有的时候,他路过日本宪兵队驻地,不时地听到爱国志士被抓的消息,他们受到严刑拷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在耀华中学上高三时,他加入了同学自发组织的读书会,交流进步思想,激发爱国斗志。在痛彻心扉的经历中,他和同学们怀着一颗颗爱国心,发誓要尽快增长本领,为改变祖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1年,梁思礼在耀华中学高中毕业,赴美国留学。1945年,他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他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他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
1949年9月,梁思礼在美国旧金山登上邮轮,毅然投身祖国怀抱
1949年秋天,他从美国经香港回到天津。
1950年,他被分配到邮电部电信研究所工作。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调入正在筹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为创建中国航天事业第一批成员。在以后40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航天事业之中。
梁思礼在火箭发射现场
梁思礼曾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他主持研制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为向太平洋发射远程实验做出贡献。他提出“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这一航天可靠工程学,大大提高了导弹、火箭的可靠性,成为这一学科的开创者。他曾荣获国家科技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其代表作品有《梁思礼文集》《向太空长征》等。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航天员合影
2016年4月14日,梁思礼逝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
“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朱宪彝
记者:朱宪彝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他还被列入“天津市优秀共产党谱”,是共产党员中的一个典范。
贾长华:朱宪彝旧居,位于成都道100号。
朱宪彝旧居
朱宪彝(1903-1984),天津人,我国临床内分泌学奠基人之一,被国际医学界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他一生奋斗的历程,闪现着德高医粹的个人风范,曾被列入“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谱”。
朱宪彝在参加会议
朱宪彝于1922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3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他毕业后留在协和医学院任内科住院医师。从1934年开始,他对钙磷代谢进行系统研究,首次阐明了软骨病与佝偻病发病机制中钙磷变化规律,提出最佳治疗方案,解决了一大医学难题。
1936年,朱宪彝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系做博士后研究。在较长时期深入研究中,他先后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的数据常为一些权威专家引用,因而有了“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的美誉。
1950年,他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天津医学院,并担任院长长达33年,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成为活跃在全国医疗战线的骨干力量。
1978年,他作为我国临床内分泌学奠基人,又创办了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开展了大量工作,为临床内分泌研究做出卓越贡献。
1978年,朱宪彝与天津医大总医院医生合影
在国际上,朱宪彝是名副其实的“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行的第八届国际骨形态计量学学术会议上,大会主席、纽约市的戴维·丹姆斯教授在致辞中说,从20世纪30年代,朱宪彝就开展了这项十分出色的、独一无二的研究工作。他还说,“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与德高望重的中国朱宪彝医生通信,并最终能拜访他”。戴维·丹姆斯于1970年才与朱宪彝建立了联系,并在1983年与朱宪彝亲切会面。这是他俩之间一次“最美好的回忆”。
1984年12月25日上午,朱宪彝伏案工作时,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而就在此前20分钟,他还向秘书交代一件件要做的工作。
朱宪彝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医学教育事业,生前留下遗嘱:献出全部存款,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献出全部藏书和10万余张读书卡片,在学校图书馆已专门开辟藏书阅览室;献出遗体供教学解剖用;献出自己的住宅楼。
朱宪彝纪念馆
1991年10月,一尊朱宪彝半身铜像,矗立在天津医学院实验楼前,以弘扬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激励后人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65岁加入共产党的“金嗓歌王”骆玉笙
记者:骆玉笙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新局面——让这一艺术形式达到顶峰。她在一生的艺术之路上,终于在65岁实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贾长华:骆玉笙旧居,位于睦南道安乐屯9号余门。
骆玉笙旧居
骆玉笙(1914-2002),出生于南京,艺名“小彩舞”,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
骆玉笙在演唱
骆玉笙在70余年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继承前辈艺术家成就,博采众家之长,经过孜孜不倦地探索,创立了声音甜美、抒情委婉、韵味醇厚的骆派京韵大鼓,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新局面,达到这一艺术形式的顶峰。
骆玉笙出生刚刚6个月,就被江湖艺人骆彩武收为养女,而“小彩舞”的艺名也是由“彩武”而来。她从4岁起,就跟着养父漂泊各自地表演杂耍,上海的大世界、南京的夫子庙、汉口的大舞台,都曾留下她演出的足迹。
青年时期的骆玉笙被称为“小彩舞”
1931年,养父去世后,17岁的骆玉笙改唱音韵大鼓,师从为京韵大鼓一代宗师刘宝全操琴的韩永禄。根据她的特点,韩永禄为她设计了独特的唱腔,兼容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少白(凤鸣)派之长,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
1936年,在师傅韩永禄鼓励下,她来到向往以久的北方曲艺发祥地天津。这年夏天,她在中原游艺场(今百货大楼3楼)演唱的一曲《击鼓骂曹》,受到天津观众的啧啧称道。以后,她在小梨园(今已不存)的演出,一跃上了头牌,“小彩舞”的名字很快传开,并博得“金嗓歌王”的美称。
骆玉笙早期以唱悲曲见长,最具代表性曲目为《剑阁闻铃》。这段曲目自20世纪40年代起,历经50年始终不衰。《剑阁闻铃》那低回婉转的腔调,如泣如诉,令人荡气回肠,让真挚的情感一下子爆发出来,成为一代绝唱。
新中国成立后,骆玉笙于1951年进入天津曲艺团,不再用“小彩舞”的艺名,其唱段又以声情并茂、昂扬向上著称。
1979年10月,她在65岁之际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在很多场合,她经常说:“我没有为党和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但党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和待遇。”从此,她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更加精益求精,依然非常刻苦地坚持练功,保持了充沛的活力。
20世纪80年代,是骆玉笙演唱的黄金时期。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她进行了一次立体声唱片录音,其中有《剑阁闻铃》《红梅阁》《子期听琴》《伯牙摔琴》《击鼓骂曹》《祭晴雯》《和氏璧》《丑末寅初》等十几个曲目,几乎囊括了她所有代表性曲目。此外,中国唱片总公司还将北京电视台制作的《金嗓歌王骆玉笙》,制作成激光视盘,即可聆听她演唱的声调,又可领略她表演的风采。
中国唱片总公司录制的骆玉笙京韵大鼓珍藏版
1985年,她在古稀之年,演唱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一经播出就响遍华夏大地。由此,她荣获了“建国40年最令人难忘歌曲一等奖”。1989年,她又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纪念骆玉笙诞辰110周年专场演出
骆玉笙曾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于2002年5月5日去世。
中国舞台塑造第一个毛泽东形象的金乃千
记者:金乃千在中国舞台上塑造第一个毛泽东形象,同时也是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杰出表演艺术家。
贾长华:金乃千旧居,位于长沙路42号。
金乃千旧居
金乃千(1935-1989),天津人,杰出表演艺术家,在中国舞台上塑造第一个毛泽东形象。
金乃千
金乃千曾就读于耀华小学、第一中学,随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57年,他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69年,他与妻子唐爱梅下放到天津军粮城部队农场,当过掌鞋匠、放鸭倌、伙夫和司务长。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回到中央戏剧学院,担任表演系主任。
金乃千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任教30年。在这30年间,他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可谓“桃李满园”;他还指导了《伊尔库茨克的故事》《结婚》《天国悲歌》《无辜的罪人》等剧目的演出,屡屡博得好评。此外,他还在一些剧目中扮演数十个角色,如《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中的札别林、《伪君子》的奥尔贡、《屈原》中的屈原、《黎雅王》中的黎雅王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莫不栩栩如生。
金乃千在话剧《屈原》中饰演的屈原
1978年,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演出团在北京首演话剧《杨开慧》,金乃千成功地饰演了毛委员——这是中国舞台上出现的第一个毛泽东形象,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教师演出团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连演200多场,场场爆满。当时,电视台转播演出实况,电台播放录音剪辑,全国各大报刊登剧情、剧照,金乃千一时名扬全国,所获好评如潮。
金乃千在话剧《杨开慧》中饰演的毛泽东
1988年,金乃千随中国南极科考队“极地”号船出航,在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中饰演海洋生物学家江之荣教授。一次,为了拍摄江之荣教授在科考中掉入冰海的镜头,他坚持不要替身,冒着严寒两次从浮冰上跳入刺骨的冰海,防寒救生衣里灌满海水,手脚都冻麻了。随后,他又在10级大风中卧雪爬行,眉毛、胡子都结满了冰霜。他塑造的江之荣教授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在南极的日子,金乃千与大家共建“中山”科学考察站。他有着做饭的好手艺,于是在帐篷里主动地为大家做饭。有时,为了让每一位值夜班的同志吃上热乎的、可口的饭菜,他往往忙到深夜一、两点钟,从不叫苦叫累。
当“极地”号船靠近南极时,一度被冰山包围,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此刻,金乃千依然坚守在船上,参加抢险和夜间值班。当中国科考队长郭琨劝他下船时,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大家不下船,我更不能下!”他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
金乃千夫人唐爱梅教授向学生们介绍金乃千艺术生涯
在中国科考队回国途经新加坡时,金乃千由于过度劳累,不幸突然病逝,终年仅54岁。
留住“共产党人在五大道地区革命足迹”
记者:共产党人在五大道地区革命足迹,成为“红色记忆”,永远铭记在广大人民的心中。同时,这也给五大道地区留下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广大人民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斗志昂扬地奋斗!
贾长华:共产党人在五大道地区革命足迹,也要列入润园展览,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润园的“毛泽东和天津人民在一起”展览,展现了毛泽东一生32次来天津的光辉历程。目前,这里已经接待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和团体,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
在这个基础之上,润园展览内容仍在不断地充实,不断地丰富。
最近,润园又推出“前进,沿着光辉的足迹”沉浸式情景剧,通过演员与观众互动的形式,在生动、活泼的剧情中,再现了天津各界期盼毛泽东主席前来天津的感人场景,从而深深地感悟毛主席与润园结下的不解之缘。
最近,润园又收到毛主席警卫员尹月林和外交部集邮协会原秘书长马小玲捐赠的物品,包含13件纪念封,为2023年发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邮品,还有《追思毛泽东同志逝世四十八周年》纪念相册。这些物品将定期在润园展出。
倘若再在润园增加“共产党人在五大道地区革命足迹”展览,无疑将使润园展览内容更加充实,更加丰富——这是“锦上添花”!
这样就使润园展览更加具有一定规模,成为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也成为全市各级党团组织活动的基地。
当然,也是令人瞩目的网红打卡之地。
来源:老贾笔谭
作者:贾长华
编辑:李鹏
统筹: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