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 | 余世存杂记079
01
叶嘉莹先生辞世,不少人表态,彰显自己的立场、认知和情感。有人对媒体和个人加给叶先生大师、大学者的名头不以为然,甚至大加讽刺;还有人扒粪般地找出叶先生的颂诗时文,以为见识居然如此。有些朋友尽可能做了解释和维护,如胡洪侠先生回应马陈兵的批评就极为认真:尊重陈兵兄个人的判断,但是第一,选择叶先生刚刚离世之际道出这番所谓“独特见解”在时机上是很不合适的,也是很不厚道的;二,认知决定判断,由判断可以倒推认知。所以,有些时候有些话,还是不说为妙。三,非要把话说得那么刻薄乃至凉薄吗?为什么不能尽量地要求自己有话好好说?刻意把话说得给人“刺痛感”,并不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表现,而是貌似自信、实则自卑的变相表现。胡文辉先生则认为,叶先生跟何炳棣等人当时“激于一时见闻,为波将金村所迷而不自知,爱国之心有余,而观世之眼不足。然亦不必深责,盖棺之际,取其为人为学之大体可矣。”他写诗说,“莫谓著书皆浅易,八篇秋兴见工夫。”
在我看来,叶先生了不起的贡献是以身示范了我们文化中的弱德之美,在这个强霸的世界里,弱者仍有生存的权利,有生存的美好。叶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说,中国诗词的最高境界或及格之境就是“无可奈何”,这是中国诗观,也是汉语世界在参赞天地之境给人间留下的标杆,无可奈何并非只有悲观、绝望、沮丧,也有追慕、恋念、心向往之、可爱者不可信、祈求天地神明,等等人生的真实、善和美好。任何帝王般自恋自大的文字,在此诗观面前都没有登堂入室,都离大道相去甚远。叶先生把顾随、王国维乃至千百年来最伟大的心灵们在人生宇宙间的感受再现出来。一如西人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对叶先生来说,她是芦苇那样美的存在。
刘心宇先生说他当年在加拿大,跟叶先生做邻居,感觉老太太不像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诗词的世界里。是的,诗词是我们借以书写的文本,这类文本一旦成立,就替我们在天地间神游,并消解抗击那些非人性非人道的存在。这也是老子对人的存在的观察描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新诗人廖伟棠以诗般的语言说,“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并感激她留给我们的遗产。”他还提到叶先生对他个人的意义,“首先,叶先生从现代文学的概念出发肯定了词人吴文英的词的先锋意识,这可以视为叶先生的观念开放且前卫;第二,用近乎新批评的方式细读《秋兴八首》,对我们新诗人学习杜甫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台阶;第三,通过她的传承和推介,我们重新认识了顾随先生,我得以‘旁听’这位民国最伟大的古典文学研究大师。”
有网友则提供一个细节说:叶老师的高徒黄晓丹,这几年一直从我们小镇买百合寄给叶老师。我几次想到此事,都有点小感动,两个这样的女人。
余世存《挽叶嘉莹先生》
02
夫妻关系中有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对事业的判断,相信自己会成功,或相信自己的老公会成功,这很重要。爱因斯坦曾经坦承他有令人难以启齿的失败的婚姻。据说他第一次离婚时,需要支付赡养费,但他当时很穷,根本没有条件支付。他提议说,虽然自己现在没有获得诺奖,但将来一定是能获诺奖的。如果妻子同意离婚,他得诺奖后就把奖金全给她。妻子为此同意了爱因斯坦的提议。有人感慨,不到四十岁的爱因斯坦,就已笃定诺奖是囊中之物,还将这笔尚不属于自己的钱,作为了离婚的条件。纵观诺奖历史,敢笃信自己在数年之后,就一定能斩获诺奖的,只有爱因斯坦等少数人。经济学家卢卡斯离婚时,妻子就要求他将来获诺奖得把奖金分给她一半,只是相信他能获奖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妻子。作为前妻,她后来如愿以偿。
03
有人说,偶像工业跟教育产业一样,“从基础到高等教育就是把越来越多人圈进去,搞毫无用处但越来越激烈的内卷竞争,绝大多数人付出的成本和投资只利好宏观系统,但个体都沦为纯粹的陪跑和炮灰。”在一家娱乐公司当了多年的实习生说:“如果体重比前一天稍微多一点的话,就不能回家了。直到达到目标体重,都必须在职员们面前罚站。由于反复过着这种生活,导致稍微吃一点东西就要进医院。一直都有肠炎。”有人问,父母怎么忍心让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和这样的生活?
04
有人说,成年人都有三大隐秘而天真的幻想:
1.世界是公平而安全的。
2.他人都是理性的、成熟的。
3.我是独特的。
朋友,这个总结用于孩子还可以,如果说成年人还有这样的幻想,那真是幼稚得可以。三大幻想中涉及世界、他人和自己,前两个当然一再碰壁证实其虚妄。有不少人成年后仍以他人理性为设定而与其交往,当他人表现出幼稚、不可理喻等特性的时候,他会很惊讶。仔细想想,有什么可惊讶的呢?人人都是感性的,都有幼稚、兽性的一面。最简单的,看看微信群就成了。反过来看自己,在别人眼里不也是一样。至于“我是独特的”幻想,“我是独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不会受到伤害”这一观念源自人幼年的心理防御机制,防御的是死亡焦虑。唯有相信“我是独特的”,我们才度过弱小无助的时期。但如果成年,得相信自己的普通、平凡、无知。如诗人所说,“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有人为此总结出三大真相:
1.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2.他人即地狱。
3.我就是乌合之众的一员。
这个真相很得存在主义的某种精义,但离真相相去甚远。
05
王帆出版《州县之民》,借方志、奏疏、笔记、家谱、碑刻等文献,尝试还原普通平民的生活状态。得到了谌旭彬和杜君立两人的大力推荐。杜君立感慨:对很多读惯了秦皇汉武雄才大略的读者来说,读这样的平民的历史或许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其实这样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少兴知道我喜欢关注新作者,特意推荐。从大量的文献中钩沉州县小民的生活与命运,需要坐冷板凳的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有王帆这样的年轻学者接力书写历史,为个人作传,真是难得的好消息。
《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作者:王帆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6
学而优者则仕。这个仕,后人称道的士大夫的能力究竟在哪里?用今天的话,做一个社会的栋梁、精英有哪些能力?《礼记》中给出了九条标准: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我们今天教育出来的人似乎还有很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