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诗的国、诗的魂 | 专题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郑州文化传播大使郦波:
诗的国、诗的魂
“谁将诗意写春秋,画角声中到郑州。工部文章留白笔,一篇锦瑟在心头。”
这是我近日到郑州的时候,心潮澎湃、口占一绝,为郑州写的诗。作为一个诗词的爱好者、研究者,同时也是郑州的文化传播大使,这次到郑州,他内心感慨万分。
三个郑州诗人的浪漫
“为什么于暮色降临时在郑州东站写这首诗?我现在在做一个中华诗史的项目,研究到唐诗这一段时,发现郑州诗人的浪漫无与伦比。其中有三个郑州诗人,我特别喜欢。”
第一位郑州诗人杜甫,虽然他祖籍湖北,但是他的高祖杜鱼石到河南任获嘉(今属新乡)县令,他的曾祖杜依艺任巩县(今郑州巩义市)县令,把家从湖北搬到郑州来了,杜依艺的儿子叫杜审言,是唐初五言律诗发展重要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审言的孙子杜甫,世代就居住在郑州。
在杜甫出生的712年前6年,出生了一个人,这个人后来也做了巩县县令,也把家搬到了河南郑州,这个人的名字叫白湟,他有个孙子叫白居易。白居易虽然晚年住在洛阳,但他自己明确说出生在新郑,是郑州人。
白居易晚年时最喜欢一个年轻人,并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好友令狐楚。白居易是诗坛盟主,令狐楚是文坛盟主,两个人都特别器重这个郑州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李商隐。白居易喜欢李商隐到什么程度?不仅自己的墓志铭要交给李商隐写,还说死后要投胎到李家,做李商隐的儿子。
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三位都是地地道道的郑州诗人。郦波这次演讲的题目是“诗的国、诗的魂”,但要从一个细节讲起,叫郑州人的浪漫。
郦波特别喜欢杜甫写月亮的一首诗,就是写给妻子的《月夜》。当时杜甫被叛军抓了,困在长安城里,思念妻子,他写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是在写妻子思念自己的样子,诗飞到对面,让人叹为观止,这种写法在诗词上特别有名,特别浪漫,叫对面落笔之法。
“我在思念你,但我不写我怎么思念你,而要写你怎么思念我,来体现我们相互的思念——你看,郑州人多会用对面落笔之法。第二个把对面落笔之法运用到极致的是谁?白居易。”郦波说。白居易出差到河北邯郸,刚好碰上冬至,非常孤单思念家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他不说自己想家里人,而说家里人肯定聊起我。
把对面落笔之法写到最极致、最高潮的,甚至超乎杜甫、白居易之上的,就是李商隐。李商隐把郑州人的浪漫,包括古诗词的浪漫,写到了极致,这从最有名的《夜雨寄北》便可体会到。“我认为这篇诗作一定是他写给妻子的,短短20余字,便完成了时间的穿越和生命的救赎,让人震撼了1000多年。”
诗词撑起我们灵魂的维度
“在格律诗上,尤其用典上,无人能超越李商隐。最早专写无题诗,便是由李商隐开始的。”郦波认为,李商隐写无题诗是因为现实的困境困到难以想象,恩师令狐楚与岳父王茂元分属“牛李党争”两个阵营,身处夹缝中的他,虽进士及第却仕途坎坷。李商隐的一生,比杜甫还难。杜甫是家国兴亡之悲,但李商隐只是因为仕途上小小的选择失误,就造成了终生的不能转身。为什么他会写无题诗?大概便因为他的世界无法向世人倾诉,只能在自己精神世界里面重塑一个光明温暖的世界,生命的希望只有在诗歌里获得救赎。“我觉得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浪漫,最大的意义,最大的不抛弃、不放弃。”
诗对中国如此重要。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诗歌的历程,但只有中国被叫作诗的国度,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诗人,但只有中国的诗人,比如在唐代可以通过试帖诗走入仕途,甚至实现家国天下之志。而当外在的世界走不通的时候,这把华夏文明的薪火既在社会、在人生、在民生,又在精神、在世界代代相传。
中原的中、中国的中、中庸的中,是中央以震四方,这个中央只是空间上的中央,中庸之中。何为中?河南人喜欢说中,中是中央吗?中还是内在的精神世界,不仅是空间上以震四方、时间上以震内外叫作“中”,发乎中,所以叫致中和。“诗词对于华夏文明、对于每个中国人都特别重要,因为诗与词撑起我们灵魂的维度。杜甫用诗歌撑起了家国的维度,李商隐用诗歌撑起了精神与灵魂的维度。所以,我们的华夏、我们的中华、我们的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才叫诗的国,诗的魂。”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