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营山:打造“三名”工作室 培养教育“领头羊”
教育质量关乎县域发展、民生福祉。“三名”工作室建设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持续培育建强教育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营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教育人才培养培育,先后出台“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计划、实施教育领域“十百千”工程,创新推出“三线三梯培育制、双导师指导制、月计划研修制、定期考核制”四大机制,实现了“名校长带动一片,名班主任带动一批,名教师带动一科”,促进教育人才素质整体提升。
增设工作室 实现学前到高中全覆盖
“见贤思齐,加强学习,努力争做业务精湛、能力出色、学生喜爱的优秀班主任,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增智赋能,为营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近日,在参加四川省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展评暨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后,营山县田浩源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如是说。
“本次研讨活动中,工作室成员们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带班方略和育人水平,促进了老师们专业化成长。”该工作室主持人田浩源说,本次活动从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分析、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班级文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班级课程建设等方面作了交流分享,大家受益匪浅。
作为营山中学的高中数学老师及班主任、四川省数学学会会员,田浩源在从教的20年里,已经获得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南充市第二批“果州优才计划”教育领军人才、南充市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先进个人、南充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诸多荣誉。在去年先后成为营山县教育领域第二轮“三名”工作室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南充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后,田浩源对自己新增的身份也特别珍惜。在他看来,名师工作室是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位老师都像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每次的研讨交流都像是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凭借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可以有效提升各自的班主任技能和育人水平。
“我们是第二轮新增设的高中名班主任工作室。高中班主任本身任务繁重、压力大,但对于工作室明确的研修任务,所有成员依然会全力以赴。对工作室每月都要组织开展的各种研修活动,大家更是积极参与,非常珍惜这个共同成长的平台。”田浩源说,目前,该工作室有主持人1名,正式成员10名,梯级成员25名,都是县域高中学校的班主任。
据了解,营山县教育系统第一轮“三名”工作室成绩斐然:主研课题成果丰硕、优质课层出不穷、获得多项奖项。在此基础上,第二轮“三名”工作室建设优化了实施方案,全新成立了22个名师工作室、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名校(园)长工作室,聘请32人为工作室主持人、遴选225人为工作室正式成员、吸纳396人为梯级成员,涵盖了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所有学科。
“增设工作室,涵盖更全面。”营山县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郑英会说,新增设小、初、高名班主任工作室各1个,让班主任这一重要群体的成长得到重视;22个名师工作室的设置统筹兼顾了学科、学段、类别,更加科学合理;4个名校(园)长工作室中,两个中学名校长工作室分别由两所高中负责人担任主持人,吸引了所有纯初中学校校长为正式成员,这样的组成结构,将为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优质生源的稳控带来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成员梯级化 提升整体师资力量
11月14日,营山县双林小学三年级一班教室里,教师刘思宇正在上研讨课《集合》,来自营山县小学数学陈建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认真聆听。当天,陈建民名师工作室正式成员陈婷带来示范课《几分之一》,大家进行了激烈的研讨,主持人陈建民还作了专题讲座《在数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数感》。
“我是工作室的梯级成员,工作室的正式成员陈婷老师是帮我带我的师傅,她和我的联系沟通非常多,给了我很多帮助。通过参加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也学到了很多。”刘思宇是双林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2021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24年经过片区教育督导组推荐,成为名师工作室的1名梯级成员。
“感谢陈建民名师工作室到我校开展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活动聚焦新教材,围绕‘结构化’,探索数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为我校提供了教学样板。”双林小学校长罗海燕说。
“工作室以‘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促发展’为宗旨,共有成员56名,其中主持人1名、正式成员10名、梯级成员45人。”陈建民介绍,该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3月,现为第二届。团队由一群爱数学、爱学生、爱教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青年教师组成,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老师们可以开展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等各种研修活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课题研究、辐射引领、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营山县小学数学陈建民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的开展,只是营山开展“三名”工程推动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每个工作室,间周都有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各工作室以“内部促进”与“外部引领”相结合为原则,组织成员开展县内专业素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116次,赴成都、重庆等地开展县外经验交流学习34次,邀请县外专家人才或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县内培训26次,开展“人才五进”等高端人才下基层活动122次,开展专题讲座及论坛258次,承担公开课552次,工作室新媒体更新达642次,辐射6000余人。
“成员梯级化,覆盖更宽广。第二轮工作室采用‘1+X+N’人员结构模式。即:1名主持人,带4-10名正式成员,而每名正式成员要带3-5名梯级成员。”营山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何继东介绍,梯级成员合理分布到每个片区,由各片区教育督导组推荐。最终,有一定专业成长潜力的396名教师、班主任和校级领导成为了相应工作室的梯级成员,他们将在32名主持人、225名正式成员的带动下共同成长,由此,榜样示范、层层带动、全域辐射的结构模式已经形成。到2026年,营山将实现“培育名工作室30个、名师300名、骨干教师1000名”工作目标。
数字化服务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梯级化
11月13日,笔者从营山县教师服务中心了解到,“搭建和整合各类专业平台,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是该中心的职责之一,在明确第二轮“三名”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师服务中心之后,该中心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为所有工作室量身打造了统一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笔者拿出手机扫描营山县“三名”工作室数字化平台二维码,平台上班级、学习群、学习资源、教师专用网站等一应俱全,十分方便。
点击打开李敏跨学段物理名师工作室,看到共有4个阶段、25门课程、1797个小节。其中工作室考核资料6门课程,包括师德师风、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学习提升等。成员考核资料16门课程,包括成员活动出勤情况、公开教学、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等。工作室读书平台1门课程,各级文件2门课程。
“每个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开展情况、学科教师参与情况一目了然。平台上既有规定任务完成情况,也有工作室自主开展活动情况。”县教师服务中心主任刘小兵介绍,该平台既是工作室内部进行线上教研和交流的工作平台,又是各工作室教学设计、优质课件、示范课、论文、课题、总结、心得等资源的云上存储平台和可供全县教师观摩学习、互动交流、借鉴运用的课程资源平台,还是一键转发朋友圈之后可以扩大宣传效应的宣传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于2024年3月上线,截至11月15日,已经建立420门课程,上传3265个小节,上传视频时长3757分钟。已上传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的课件课程共3000多件次,读书分享100人次,专题分享1500件次。平台吸引学科教师691人,点赞及互动交流9716件次。平台的数字化展示、交流、教研、示范功能初步显现。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优化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实现对工作室活动内容的伴随性采集和对活动效果的精准分析,实时的数据呈现让示范带动更便捷。同时生成的资源供全县教师学习,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营山教育教学样板。”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说。
(邹刚)
供稿:南充绸都在线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