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床,近千名患者来“借”,还不用排队?省医北院区“全院一张床”模式便捷安全服务患者

正观健康 原创

2024-09-28 18:30

正观新闻记者  邢进  通讯员  张晓华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有“一张床”,不到仨月,近千名患者来“借”!患者非但不觉得“挤”,反而减少了等待时间,感到更便捷。这张神奇的“床”,就是医院推行的便民就医服务新举措——“全院一张床”。

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院“共享”病床,减少患者入院等待时间。据悉,“全院一张床”施行两个多月以来,已经有近千名患者在这里“跨专科住院”,显著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

住院高峰不再“挤”

“病区收治患者已达60人,门诊还有患者等待住院,请求借床。”今年7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迎来就诊高峰,北院区“全院一张床”,实现了对病区的统一调配,就诊高峰都带来的入院压力,有了科学合理的分流渠道。

据悉,在“全院一张床”模式运行前,护理部统筹协调,联合医务部、医院感染办公室、财务部、网络信息中心等多个部门,形成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多部门联合,共同针对“借床”流程、医嘱开立、医嘱执行、医护查房制度、患者管理、教学培训等形成具体管理办法。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护士长李星的“借床”申请后,北院区综合保障服务中心护士长刘睿鑫立即上报给护理部。护理部与医务部商定:暑期是儿科的“闲时”,且两个病区患者群体近似,优先借住儿科病区。两个病区共享第一天,就有6名耳鼻喉病患者住进儿科病区。仅7月一个月,就有116名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住进了儿科。

医生跟着患者“跑”

医务部工作人员吴浩介绍,“全院一张床”运行模式下,在床位调配时,会本着专科相似、位置相近的原则,选择接近楼层、同一系统、抢救能力相当的科室“借床”。北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主任武天义表示,“跨病区收治患者时,我们优先考虑病情较轻、术后风险低的患者,且本病区一有空床,立即将患者转回。”

“全院一张床”模式,近年来才开始在北京、福建等地医院推行,不少患者甚至医护人员都是头一次听说。对此,患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能不能找到大夫?”“有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回应?”在省医北院区“借”过床的患者,基本都会打消这一顾虑。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例,医师组每天查房前,会根据患者借住的病区,设置一个动线,按照动线依次查房。对需要回本病区做外科治疗的患者,医生开具医嘱时会备注“将药交到患者手里”,查完房后,直接带患者回本病区,治疗完再送回去。医生会叮嘱患者:遇到任何问题,随时给医生打电话,医师组24小时回应。查房医师组是“原班人马”,有问题随时能见到医生……越来越多患者放心地接受了这种新模式。

护理转型“多面手”

“全院一张床”考验着医生的精力,也挑战着护士的跨专科护理。为此,护理部制定了一整套护理教学培训方案,打造“全能型”护士。以儿科为例,接收首批患者前,儿科护理团队多次学习耳鼻喉病护理要点,练习术前准备。如今,她们已完成200多名跨专科患者护理,其中还有眼科、肾内科等专科患者。

北院区综合保障服务中心护士长刘睿鑫介绍,目前,实现跨专科收治患者的专科已达24个。综合保障服务中心每天统计借床患者的科室、人数,与医务部门协商,确保在同一护理单元内,收治专科不超过3个,保障患者就医体验。

据悉,“全院一张床”模式,大大缓解了床位紧张问题,使床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患者也减少了住院等待时间,有助于及时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规划,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增加床位统筹协调力度,强化信息系统支撑,提升床位利用空间,让“全院一张床”持续、安全地方便患者。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