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澄的黄河水呦红彤彤的心】黄河号子一声吼

中原网 原创

2024-09-06 08:02

黄澄澄的黄河水呦红彤彤的心

系列报道

黄河号子一声吼

核心提示

大河泱泱,汇万流以浩荡。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五年来,郑州牢记嘱托,在守护母亲河、聚焦生态河、依托文明河、打造数字河、建设幸福河上持续发力,谱写下“只此青绿”的锦绣华章;五年来,郑州凯歌而行,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上纵深推进,铺展开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

本报推出【黄澄澄的黄河水呦红彤彤的心】系列报道,记录郑州的新时代黄河故事,展现郑州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黄河保护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各方面成效,敬请关注。

“一个鸡蛋两头光,呀呦,咿呀呦!担着小挑游四方,呀呦,咿呀呦!北京南京我都到过,呀呦,咿呀呦!就没到过王家庄,呀呦,咿呀呦!王家庄有个王员外,呀呦,咿呀呦!他有三个好姑娘,呀呦,咿呀呦……”

天高云阔的黄河岸边,10个老师傅手握绳索,围成一圈,随着韵律分明、雄浑有力的曲调,老师傅们用力一拽,石硪腾空而起,一声闷响,在地面上砸下一个坑,如此,周而复始,石硪在上起下落之间,夯筑起守护沿黄百姓的黄河大堤。

老河工喊起号子,闻之热血沸腾

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牟黄河赵口险工加高改建工地上的一幕,“收录”在刘东东的黄河号子“曲库”。这气壮河山的呐喊、抑扬顿挫的调子,是一曲荡气回肠响遏行云的黄河民谣,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与大自然抗争的民族史诗。

“黄三代”的新选择

“河有三湾,哦嘞,啊喂,抬起硪,来打夯,不要慌,堙堙桩,打西口,往东带、这个桩,别打坏,发起来,举来高,上长身、下刹腰,喂嘞,嘿,喂喂嘞,嘿。”

“这是手硪打桩时唱的!”一见面,刘东东信口来了一段即兴表演。手硪是抢险打桩的常用工具,经常由一个人指挥喊号,其他人抓硪应号,“号声一响,所有的河工便开始调整呼吸步伐,做好与波涛斗争的准备!”

刘东东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是中牟河务局一名河道修防工,一家三代都是“黄河守护人”。

2009年,中牟河务局赵口控导工程组织防汛抢险演练,一声声明快简洁、高亢激昂的号子响彻云霄,“虽然也没有完全听懂老河工喊的什么号子,但那铿锵有力的节奏让人心潮澎湃!”

于是,刘东东主动找到老一辈的黄河人,拜师学艺,一边学习黄河号子不同境况下的词和调,一边搜集整理黄河号子的历史内涵——

自古以来,黄河洪泛不断,先民们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共同协作,逐渐形成了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的声音,这就是最早的黄河号子。

随着黄河治理过程中工种的丰富,黄河号子类别也相应增加,衍生出抢险号子、夯硪号子、船工号子、运土号子、捆枕和推枕号子等,并根据区域、方言等不同,产生了不同流派,一时间,黄河号子群芳争艳精彩纷呈。

比如,河工号子,是在河工捆枕、做埽时为统一力量喊出来的号令,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集聚爆发力,将数吨重树枝包裹着石头的柳石枕推入出险位置。

比如,硪工号子,是沿河群众修堤筑坝时,用硪夯实夯筑土基时喊唱的号子。硪工号子名目繁多,大多是根据其使用架势得名,有一掂一打、节奏缓慢的老牛号,有沾地就起、动作急促的流星号……

《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里的“杂唱”描写的就是河工搏击风浪、吼唱黄河号子的情景。

如今,刘东东不仅学会了10多段黄河号子,还将兴趣点拓展到黄河抢险工具、抢险技术的搜集复刻上。

“老把式”和高科技竞放异彩

进入中牟河务局赵口工程管理班,东边草地上,木桩和绳索犹如行军打仗的布阵,“这是传统抢险技术演练基地,以传统黄河埽工技术为主要训练内容。”刘东东说。

所谓埽工,就是以梢料、土石为主体,以桩绳为联系的水工建筑物,具有柔韧性强、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的特点,自古以来在黄河抢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木桩实际上是打在埽体里边,用来加固埽体的。”刘东东说,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羊角、鸡爪、双头人;三星、五子、蚰蜒爪;七星八卦九连环;十三太保挂棋盘。

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它们的高度、距离、数量,以及麻绳的拴法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讲究,是几千年治黄的智慧结晶。

“虽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极大提高了黄河治理技防水平,但是人防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刘东东说。

在机械无法抵达的地方,如果出现险情,就需要人冲锋在前,就需要传统抢险技术登场,就地取材,利用周边的秸秆、柳树条、石块等,做成柳石枕,在黄河号子的指挥调度下,推入河中,化解险情。

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传统抢险技术,中牟河务局还专门编写了《传统抢险技术顺口溜》,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柳石枕,真是神,梢料砖石皆可混,柔韧结合好护根,龙筋穿心两头稳。”

院子的一角,是以刘东东为首席技师的工作室——进门的展览架上,无人机、智能探测设备等黄河治理的高科技工具图片资料罗列有序;里面的展览架上,柳石枕、铅丝笼、手硪、石硪等老式工具的缩小版一字排开——新与旧同处一室,传统与现代竞放异彩。

“传承,不仅仅是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其中蕴含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赓续。”刘东东说。

让更多人听到“黄河歌声”

极具感染力的黄河号子,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

比如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就采用了劳工号子的形式,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勇气和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号子被赋予了新的魅力——大堤上红旗招展,打硪筑桩、推土填方热火朝天,号子声响彻两岸。

2008年,江河号子(黄河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河号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历史的见证。”刘东东说,它代表的是中华儿女对生活的热爱,是生命的绽放,更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表现。

它是一曲原生态民间音乐,发出人民群众乐观豁达、心向阳光的呐喊;它是一幅中原人民的群像,摹画黄河儿女不畏苦难、齐心协力的具象。

现在,刘东东在传唱黄河号子时,经常会带上亲手制作的手硪、石硪、柳石枕、铅丝笼等模具造型,向听者一遍又一遍普及传统抢险技艺,用简单的演示,解答观众对黄河号子的内容和应用场景的疑惑。

“也希望通过黄河研学、黄河文化进校园、舞台剧演出等多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听到黄河号子,了解黄河号子深藏的精神内涵。”刘东东说。

刘东东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黄河水利学校毕业生,那个年代,绘图就是铅笔、橡皮、三角板,现在一台电脑,就能完成;那个年代,巡河或骑车或走路,一出去一天,现在,一台无人机就能完成几个人的工作量。

是的,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然而,留在人心底的那颗种子,会在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发芽、长大、开花,成为他们直面困难、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源泉。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文 徐宗福 图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