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业卡位战中公走弱,粉笔2024半年报营收利润列首位
近日,公考培训行业三家巨头粉笔、中公、华图相继发布半年报。值得关注的是,从营收规模和净利润两方面来看,行业格局已经发生变化,曾经的“千亿龙头”中公上半年营收不敌预期,被粉笔和华图山鼎先后反超。
横向比较,2024年上半年,粉笔营收16.3亿元,超过中公教育占据首位,后者营收为14.48亿元;华图山鼎发布非学历类培训业务并表后首个半年报,以15.06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二,其中非学历类培训业务收入为14.88亿元。
净利润方面,2024上半年,粉笔、华图山鼎、中公教育分别为2.8亿元、1.22亿元、1.16亿元,目前来看三者均已实现盈利,粉笔仍是第一。
在财报中,三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招录考试培训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地方性中小机构的存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提高获客难度,也给营收带来了压力,但长期来看,头部企业凭借研发、教学、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占据有利地位,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
AI正在成为影响营收的重要因素,以生成式 AI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已经落地。
今年7月,粉笔推出了首个职教领域垂域大模型,正式推出AI老师产品。根据官方介绍,已经在教学产品中逐步推广应用,并已面向C端用户进行收费,预计下半年将会披露更多相关业绩。粉笔公告披露,净利润同比大涨240.9%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在线技术赋能大幅提升授课效率,带来人效的提高,成本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上半年,粉笔收入成本为7.5亿元,同比缩减了9.6%,培训服务相关成本缩减了11.6%至5.8亿元。中公教育和华图对此暂无更多进展披露。中公方面称,“持续推动AI、数字人等技术在就业服务培训领域的应用实践”;华图山鼎也表示,已成立了人工智能专职一级部门,“将积极关注并坚决投入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投入”。
企业侧重也各不相同。中公陷入退费挤兑风波已经三年,本期扭亏转盈,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公教育的合同负债为29亿元,主要是学员的预收培训费,占公司总资产比重42.57%,资金压力仍在。华图方面,非学历培训业务已经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约99%,现金流表现优于中公,赛道转换之后,公司业务能否焕发新机,仍有待观察。粉笔创始人张小龙在近期的公开信中表示,粉笔在上半年“战略性放弃了一些小的地市和区县市场”,坚持精细化管理。
此外,今年5月,粉笔公布了一项回购计划,预计在2025年5月12日前不时在公开市场上购回价值总额不超过3亿港元的公司普通股。截至2024年8月9日,粉笔已回购并注销普通股5423万股,累计回购金额约2.3亿港币。
7月16日,中公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李永新及其一致行动人鲁忠芳拟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4亿元,将在未来6个月内实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