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开学综合征”,你家娃中招了吗?
正观新闻记者 邢进 通讯员 董丽琪
随着中小学陆续开学,孩子们回归校园,近日,一则“高三女孩压力过大患上开学综合征”的新闻也冲上了热搜。情绪低落、心慌意乱、失眠、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直言不想起床、不想上学……郑州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李艳艳表示,这些都是“开学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近期孩子忽然有了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出现了“开学综合征”,家长和老师要予以重视和积极引导。
虽然不是疾病,但很多孩子容易出现“开学综合征”
什么是“开学综合征”?李艳艳说,从假期快结束到开学初的这段时间,很多孩子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懒散、逃避学习、拖延完成作业等表现,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开学综合征”。虽然“开学综合征”并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但很多孩子的确在刚开学后容易表现出这些问题。“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经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的不适表现会逐渐消失
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存在,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焦虑障碍等,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开学综合征”也有易感人群,比如适应能力较差、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学生,在校常常受到老师批评,且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明明很努力却依然得不到家长肯定,学习成果与家长期望不符的学生,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急于求成的学生,曾在校遭遇过挫折(如校园霸凌、不公平对待)的学生,受入学、升学、转学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可能出现适应障碍,产生焦虑、郁闷、社交困难、压力巨大并难以调适的学生。这几类人群,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关注。
家长应合理引导积极防治,超过两周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
家长应该如何合理引导,让孩子尽快“收心”,摆脱“开学综合征”?李艳艳表示,家长日常要增加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孩子交朋友,满足孩子的安全感、被尊重感,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爱的,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疏导。假期中,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规律生活。临近开学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总结假期收获,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最好有1~2周的缓冲期。制订一个时间计划表,按上学时间作息,晚上不要熬夜,这样会更快地帮助孩子进入到上学的作息。“‘开学综合征’不是大问题,家长和孩子也无需焦虑”,李艳艳说。
高年级学生也应该增强自我觉察的意识,当感到有不舒服的感受时,要接纳这些感受与情绪,既不要抗拒也不要逃避,尝试着面对内心的感受并接纳它。当负面情绪被识别并接纳之后,其对内心的伤害也就减弱了。“但如果超过两周自我调节效果仍不佳,此时就应当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