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吃罚单成常态!前七个月监管开出3324张罚单,罚没金额11.18亿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坚持“长牙带刺”,持续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治理的监管力度。
柒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截止到7月31日,包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央行以及外汇管理局在内的3家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开出的罚单达3324张,处罚机构1432家,罚没金额达11.18亿元。
而从被处罚的事由来看,银行机构被处罚的类目越来越细。其中被多次提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违规提高存款利息、贷款未按约定用途使用等。
而且在“双罚制”下,除了对银行机构层面的处罚,监管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减,柒财经不完全统计,前七个月共有49人被禁业终身。
“近年来银行业罚单不断,是监管趋严的必然结果。”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等,仍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心之一,预计严监管态势将常态化,仍会持续下去。
一、3324张罚单,严监管已成常态
8月16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对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萧山农村商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分行、网商银行共四家浙江省银行的罚单,合计罚款金额超1400万元。
这是金融监管坚持“长牙带刺”的一个缩影。把时间线拉长,前七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收到3324张罚单。
分银行类型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共收到977张罚单,成为受罚最多的银行机构;国有大型银行共收到709张罚单,罚单总数排名第二。
除这两类银行外,城商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农信社(农合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分别收到502张、416张、375张、235张、78张、16张、14张罚单。
各类银行罚单数量及罚款金额(1-7月)
从罚没总金额上来看,各类别的银行罚没金额并未与罚单数量完全成正比。农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罚没金额排在前三,前七个月合计被罚金额均超过2亿元,分别为2.65亿元、2.32亿元和2.08亿元;国有大行紧随其后,罚没金额1.99亿元。
另外,村镇银行的罚没金额也超过了1亿元,达1.04亿元;农信社(农合行)、政策性银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罚没金额则分别为0.63亿元、0.26亿元、0.13亿元和0.05亿元。
从六大国有银行的罚单数量来看,前七个月,农业银行收到的的罚单最多,达169张,其后分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为122张、116张、115张、105张和82张。
从罚没金额上看,和罚单数量相呼应,农业银行的罚没金额也最多,达3931万元;交通银行的罚单数量在六大行中虽然排第三,但其罚没金额却排第二,达3514万元。另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罚没金额也均超过3000万元;邮储银行比交通银行少了近1000万元,为2575万元。
对于密集落地的罚单,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这反映了监管机构在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方面的决心。“监管部门通过频繁的检查和严厉的处罚措施,旨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从大额罚单上看,银行业的大额罚单同比明显减少。前七个月,监管部门共开出了12张过500万的罚单,其中有5张罚单过千万,而去年同期仅过千万的罚单就有15张;最高罚款数额也大幅下滑,今年以来的单张最高罚款金额为6723.98万元,去年则是建设银行被罚的接近2亿元的巨额罚单。
薛洪言指出,在严监管之下,潜在问题与风险更容易被暴露出来,倒逼银行对合规经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客观上会导致大额罚单数量的下降。
二、处罚事项多样化、细致化
那么,监管都是以何种事由进行处罚的呢?
柒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前七个月,案由(一张罚单可能有多个案由)涉及信贷业务的罚单数量高达3203张,排名第二的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则有421张。涉及信贷业务的处罚金额也最高,超过7亿元。
被罚事由数量前十名单(1-7月)
信贷业务受罚最重的前三大问题,为贷款/授信管理不到位、违规发放贷款、贷款未按约定用途使用或者用户不合规,这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的受罚案由数以及处罚金额中,也排名前三。
但这并不意味着具体到每家银行的案由数与上述完全契合对应。以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的表现为例,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受罚案由数最多的问题是员工管理不到位,而这在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中,还排不到它们典型问题的前十位;中国银行受罚案由数排名第三的是未按规定办理结算业务,这或许与其银行业务的定位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罚单涉及的违规事项更趋多样化,全方位覆盖了银行业的理财业务、反洗钱、征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科技、信用卡等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网商银行为例,罚单从金额上来看比较常规,其中所涉的违规行为,既有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也有一些更加细碎的、非主营业务类问题,诸如报备工作、会计科目等内容,几乎大部分银行也会遇到。
不过,网商银行的这张罚单针对的是2022年监管驻场综合检查期间发现的违规经营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基本完成整改。
另一方面,在强调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建设的当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促进银行业务发展的同时,信息科技风险也随之而来,监管的重锤也会紧随其后,今年前七个月,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罚单就达30张,其中不乏大额罚单。
像在今年1月5日,中国银行因重要信息系统、信息科技外包等相关问题,被罚款430万元;同一天,中信银行因重要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等相关问题,也被罚款400万元。
这折射出监管趋严趋细的趋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从机构层面看,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发展,可能出现新的违规类型;另一方面,多样化的违规事由也反映出机构合规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从监管层面看,体现了当前严监管环境以及更趋全面、细化的基层监管实践,由于监管的全覆盖和精细化,使得监管覆盖面更广、更加注重细节,各个领域、各种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都得到监管。
三、“双罚制”更具震慑,49人终身禁业
柒财经注意到,在对违法违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在“双罚制”下,监管对相关责任人的个体处罚力度也不断加大。今年前七个月,共有20647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罚,不少银行工作人员被警告、罚款、禁业,有的甚至被禁业终身。
就禁业而言,柒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前七个月,至少有122人被禁业,其中有49人被终身禁业。
被禁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领域违法违规、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以及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等方面。其中,与信贷业务有关的“禁业”最多,违规事项既有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三查”不尽职、违规发放贷款,也有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违规行为。
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在7月23日披露的针对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和广发银行深圳分行为例。
其中,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分行因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被没收违法所得35.25万元,罚款200万元。
在“双罚制”下,除一人被警告外,时任珠海华润银行深圳福田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周某、时任珠海华润银行深圳福田支行行长助理程某、时任珠海华润银行深圳福田支行行长周某均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分别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8年、终身。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则因贷款“三查”不到位、授信管理不审慎、内部控制管理不严,被罚款300万元。
同样,除一人被警告并罚款外,时任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郝某、时任广发银行深圳高新支行行长高某则均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其中前者对广发银行深圳分行授信管理不审慎、内部控制管理不严负有责任,后者对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贷款“三查”不到位负有责任。
从禁业对象所就职的金融机构来看,除了上述银行所处的股份制银行外,还有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银行等各类型银行机构,且主要为银行分支机构,如中国农业银行阿克苏兵团支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河南灵宝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万盛支行。
此外,被禁业的名单中,既有管理层人员,如原富滇银行保山分行行长、前述华润银行深圳福田支行行长、原鹤壁银行董事会秘书,也有普通客户经理或营业室业务员等。
余丰慧认为,在对机构进行惩罚的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有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
“监管部门实施双罚制是为了更好地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曾刚表示,此举一是强化责任追究。双罚制能够同时追究机构和个人的责任,有利于理清责任链条,避免出现只罚机构不罚人的情况。这种做法能更全面地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提高震慑效果。对从业人员实施警告、禁业等处罚,会给其职业生涯造成重大影响,起到更强的警示和震慑作用,有助于促使从业人员遵纪守法。三是净化行业环境。通过对违规人员实施禁业处罚,可以将不合格的从业人员清除出金融行业,维护行业声誉,保护消费者权益。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双罚制强化了个人责任,有利于促使从业人员更加谨慎履职,形成正向激励,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既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曾刚表示,总体而言,严监管将会促进金融行业更加规范化、透明化,推动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长远来看,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这也对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严格遵守监管规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增强风险意识,并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寻找新的机遇,为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