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于琦专栏(105)

河南文苑 原创

2024-08-11 10:17

让记忆像铁轨那样无限延伸

——读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有感

永城|于琦

善于写诗的人写散文,总会让笔下的文章有种诗歌般隽永的味道。余光中老先生笔墨随性,阅历丰富,写山写水、勾勒人物,形象灵动,沉淀出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从温暖文字里,我们窥见了作者眼中“立体”的世界,激发我们对生活多元的沉思———

客观看待生活中的快与慢。作者在《催魂铃》《轮转天下》两文中,谈到现代生活中电话、汽车等对人的影响,可谓利弊参半。文字多少有点怀念古代生活节奏的味道。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生活更便捷了,似乎更能创造出长于古人的奇迹,心情会更好,会更幸福。事实上呢?我们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了,人活得像踩在了哪吒的风火轮上,忙碌到颓废,极端到崩溃。“忙”的含义就是“心走丢了”,我们失去了古人的诗情,失去了古人从前慢的惬意,变得浮躁,冷漠。

其实,随性恬淡的原生态生活是酿造诗情最好的状态。作者举例说,如果王维在辋川别墅里装了电话,那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静绝清绝的古诗就可能写不出来了;一个电话,人就来了,“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焦急失落的心境就没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心情就淡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等待就少了些揪心的期盼……

有时候,我们需要抽个时间,选个方式,远离手机电话;或者安步当车,“何妨吟啸且徐行”,把自己还给自己,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等一等疲惫的灵魂,疗养生息下自己。幸福指数在于生活的质量,更在于灵魂诗意的栖居。

对自然物语的珍视和呼唤。在《牛蛙记》里,借别人对牛蛙聒聒的讨厌和自己对蛙鸣的喜欢,来反衬作者心灵的诗意和宁静。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每到夜里,谷底乱蛙齐噪,那一片野籁袭人而来,可以想见在水浒草间,无数墨绿而黏滑的乡土歌手,正摇其长舌,鼓其白腹,阁阁而歌。那歌声此起彼落,一递一接,可说是一场“接力唱”。那充沛富足的中气,就像从春回夏凯的暖土里传来,生机勃勃,比黑人的灵歌更肥沃更深沉。夜蛙四起,我坐其中,听初夏的元气从大自然丹田的深处叱咤呼喝,漫野而来......有时碰巧夜深人静,独自盘腿闭目,行瑜伽吐纳之术,一时血脉畅通,心境豁然,蛙声盈耳,浑然忘机,竟似户外鼓腹鼓噪者为我,户内鼓腹吐纳者为蛙,人蛙相契,与夏夜合为一体了。”

“蛙声”是触发诗情的绝佳意象。古代诗歌中描写蛙鸣的句子丰富多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这些诗句反映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

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消弭了我们心中的诗情,身在小区生活的人们,开始容不下鸡鸣犬吠、乱蛙齐鸣了,甚至对这种来自自然的天籁暗下毒手。某地有个新建小区夏雨过后蛙声撩人,有业主投诉说蛙声扰民,第二天,物业便在小区池塘投毒。是夜,蛙鸣沉寂。当一切天籁都静止了,只剩下我们喁喁地人声和烦乱的电子产品的噪声,我们是不是显得生活更单调更乏味?我们人类太过自私和自以为是,我们才会静气太少,戾气太重。锤炼静气是不是从能够静下心来聆听蛙鸣开始?对自然天籁的接受,对野性诗意的欣赏,其实就是我们田园牧歌式心情的回归。

“我就爱这田园风味。”作者借某人太太之口,文末说道。

记忆也是一种别离的痛。文人的情怀是柔软的,对于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经过,都会注入情感,留下撕心裂肺的别离感受。比如,《秦琼卖马》一文,作者用秦琼卖马类比自己卖车,表达了对车子依依不舍的感受。车子跟了自己四年,挈妇将雏,跋山涉水,“肌肤之亲与日俱深”。作者把破车当成了一匹有灵性的马,情感中血肉相连,不忍舍弃:“看新主接过钥匙,跨进了车去,砰的一响关上了车门,关我在外面。然后是引擎响了,多么熟悉的低吟;然后车头神气地转了过去,四灯炯炯探人;然后是夭矫的车身,伶俐的车尾,车尾的一排红灯;然后便没入了车潮之中。只留下了我,一个寂寞怅恨的秦琼,呆立在空虚的停车场上。”作者此时心情空空,是一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空,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空。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一边得到,一边失去。“得到”和“失去”是一对对立统一体,是非成败转头空时,我们都不是太上忘情者,总不会豁达到惯看秋月春风,总会有遗憾在心底。可能,我们有了“遗憾和留恋”,才说明我们对这个世界爱过,在乎过。

让孩子成为孩子,让自己做回自己。余光中在《我的四个假想敌》一文中,针对四个女儿婚姻的纠结。明知道“女儿要嫁给谁,说得洒脱些,是她们的自由和意志,做父亲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但是,父亲还是不舍得养了这么大的女儿被陌生的男人从手里抢走,但是,还得“伪作轻松”。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父亲,在乎孩子,才会有如此断舍离的痛。但是,孩子毕竟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男有分,女有归”,自然之理。不妨读读纪伯伦的诗歌:“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这段文字不仅是对父母的忠告,也是对所有个体独立性的赞美。如今的孩子们,他(她)们的婚事,你还能做主多少呢?

读书无用还是有用?作者在《开卷如芝麻开门》一文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文章说“读书的目的也在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者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可见,读书是对灵魂的润泽,是给自己开辟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享受另一种美:“那美丽的扉页一开,真有芝麻开门的神秘诱惑,招无数心灵进去探宝。”想起了陆游的“书窠”。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对于我们的启发是:对于家庭来说,我们放下手机,端起书本,书香家庭走出来的人差不到哪里去,爱读书的孩子差不到哪里去。对于社会而言,文化要繁荣发展,需要人人都能端起书本。“一小撮核心分子的特殊读者”,可以起到阅读引领的作用。囊萤之光,总会映射为照亮文化的光芒。

中国的宗祠神庙能够稳固国人的精神文化之根,树立起国人的文化自信。作者在《送思果》一文提到,外国多教堂,中国多庙宇。中国人有了庙宇的情结,“无论被西风吹到天涯海角,那一片华山夏水永远在心中,在梦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远流长。我们设立祠堂,可以祭拜先祖、繁衍家风;我们修建庙宇,可以祭拜英雄,传承精神。目前各地兴起姓氏家族在寻根,在修本姓家族祠堂,其实,就是寻根文化的发展。国外教堂,没有宗亲文化的凝聚和连接,常常找不到宗亲归属感。

让灵魂走在路上。在《何以解忧》一节里,作者说,何以解忧?唯酒和旅游。旅游是“精神上的换血”,游人在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中,深入民间,深入自然,解除精神的忧愁。我们平时利用假期,带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精神换换血,增进一下感情,就是对心情的整理和对亲情的缝补。

书中还说,独游有双重好处:绝无约束、深入异乡。可能,自古贤才皆寂寞,文化底蕴丰厚着,比较喜爱独游。《文化苦旅》的作者余秋雨就喜欢独游,他说,旅行社那种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到不了他想到的地方。他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所在,他心底山水早已内化为文人的山水,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得了的。李白也是爱独游的。‌其诗作《‌独坐敬亭山》‌直接表明了他独游的经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游览敬亭山的情景,‌而且通过诗歌表达了作者在生命历程中所感受到的旷世孤独感,‌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的情感。‌李白的旅行生涯中,‌虽然有过与杜甫、‌高适等文人的交往,‌但他的很多旅行是独自进行的。李白来来回回的“孤独式漫游”,‌这对中华诗史意义重大。“独游”者按照自己的兴趣,让思维沉静专一,让心灵与身体同步,去丈量山山水水,“旅游”才会有了厚重的含义。

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一文里,通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比喻,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的场景。“铁轨”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的延伸不仅代表了物理上的距离,更代表了时间上的流转。每一段铁轨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人们的记忆,这些记忆如同铁轨一样,虽然曲折但坚韧,贯穿了整个生命历程。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慢下来,去体验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总之,该书是余光中大爱的智慧和才华的凝结。我们在享受到余光中先生的文字之美时,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作者:于琦,教师,永城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