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是天上的银河,是地上的一画开天 | 余世存杂记066
01
康德在一般人心中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但对他的生活,大家公认是枯燥无味的,据说他是个宅男,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地出门散步,以至于邻居们以他散步时间来调校时钟。海涅说他既没有生活,也没有故事。但康德研究专家认为,康德其实很爱交际、风趣幽默、兴趣广泛的人,喜欢与人交谈。他是柯尼斯堡“最高雅宴席”的常客,他自己在家的时候都在中午请客吃饭,“家里还有一位女厨师,为康德著名的午餐会准备食物,他通常邀请3到7位客人参加,其中有他的朋友,也有旅途中的学者。”他还有哥们儿,一个英国商人约瑟夫·格林,“他们每个周日都在一起过。”
02
我们经常看到周围有人在浪费他的才华,他本来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是一个技术的发明者,是一种常识的捍卫者,是一个时代的先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推手,是可以提前找到自己人生意义的人,但是他才非所用,时间流失了,他收获的不是存在的意义而是紧张焦虑。对这类人,除了让他做回他自己之外,就是劝他把时间都留给自己,让他自己在孤独和黑暗里看见那线光。
03
度过青春期的年轻人似乎都知道过日子应该跟什么人交往,他们从理想主义者到务实,知道职业、事业都应该跟行业的领军人物打交道,更不用说如果周围有一群富豪,一群学者,那是多么大的福报。曾经有一个中医朋友,他坐诊认识了几个别墅区的病友,就砸锅卖铁地买了一套别墅区的房子。用他的话说,我住都住进来了,还会差钱吗?这种朴素的认识曾经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当然有人说,他最讨厌砸锅卖铁要出国的人了,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呢。这种认识今天也是不少人的想法儿,在地球上活着就不错了,为什么要到火星上折腾呢?
04
前两天在老贾那里见了高氏兄弟,五年多没见,恍若隔世。再见像是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因为我们之间有长达二三十年断断续续的交往,我们聊起曾经的风流人物,成功人物,意见人物,再三叹息。我年轻时曾写过“从中心到边缘”:
眼高他起高楼,我冻得直发抖;
眼看他宴宾客,我没有钱买酒;
眼看他楼塌了,我坟墓成荒丘;
眼看他生了死,这山水还依旧。
从左至右:余世存、高兟、贾廷峰
05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让我想起当年写《时间之书》时24节气申遗的情景。当年修考古天文学,听到上古先民有自己的建筑模式,就是《礼记》中所说“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制式,马上就想到了北京明清才修建的大广场,居然也是这个制式,不由得感慨我们文化的千百年间的“路径依赖”。现在的我对这个中轴线的感觉更丰富了一些,在我看来,这个中轴线含义多多,比如说它是天上的银河,比如说它是伏羲“一画开天”的一,是立竿测影的竿,是数字159的连线,等等。
06
2024年7月的汉语。法京。
名都多奇异,跑酷身手健。
万事虚且允,世界欢亦惨。
东西无穷极,上下相因转。
神高而听卑,或为彼此岸。
贵胄会绞死,夸西圣母院。
迷男欢女爱,戏梦杂深浅。
重译顿失语,观者笑调侃。
致敬游于艺,道德依积淀。
尊重十女性,深爱勇而善。
天真小王子,热气球浪漫。
怀此天地才,得时当舒展。
吾心本永恒,三千在一念。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神秘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