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箫笛之声|于琦专栏(104)
让箫笛之声繁衍出生活的诗情
永城市实验中学于琦
暑假里,散步路过亿丰广场一家古玩店,看到一老人吹箫,他声情并茂,神情十分投入。我听得入了迷,就像鲁迅听社戏,宛转、悠扬,心也沉静,感觉箫声要与周围的建筑、行人、物品都融为了一体。老人穿着白色衬衫,留着长长的胡须,一派仙风道骨,神色淡定超然。老人估计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把胡子里的故事都化成悠扬动听的箫声,让山成山,让水成水,把自己还给了自己。
古诗词中,带乐器的不少:或豪情万丈,或孤芳自赏,或愁肠百结,或潸然泪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人在战场上,纵情饮酒听琵琶曲,赋予了琵琶苍凉的底色。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晚年隐居辋川,不问世事。有时,他就带着琴,在深林中自顾自地弹奏起来,没有人知道,一直弹到明月照过来。在这里,琴是王维的朋友,伴他度过悠悠光阴。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对扬州的感情很深,当他离开扬州后,思念扬州的风物,于是写下这首诗。可能一听到箫曲,杜牧就会回想起扬州,想起扬州的朋友。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弦至激越处,筝弦断裂,客人早已司马青衫湿。听曲子就是听故事,听回忆,听心情。筝弦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席慕容说,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高中时,我听到笛声就想家。周末或者某个下雨天的晚上,隔壁宿舍有人吹起悠扬的笛声。果然一夜征人尽望乡,思乡之情如滔滔江水惊涛拍岸,荡击心胸,我常常趁着夜色立刻想办法回家。
电影镜头喜欢在残阳如血下,安排人吹箫或笛子,猎猎秋风落叶满地,那场景是那样的惨烈、凄美、撼人肺腑。飘逸灵动的长笛演绎,千传百合的歌词配合荡气回肠的剧情,深深打动了人心。如,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的士兵吹起笛子,惨败的苍凉和对袁绍的怨怼呼之欲出;诸葛亮去世时,悲壮的笛声更是吹得日月无光草木含悲;燕青手里拿着一把长箫,吹给李师师听,渲染了儿女情长和英雄的潇洒......
如今,时间被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切割成了碎片化,我们常常感到忙碌无序,“人在名利行走,心落荒村听雨”,即使玩了一天的手机,总内心空空。公园里间或有长号声或唱歌声,通常,呕哑嘲哳难为听。我们平时很少能听到悠扬动听的笛声和长箫。生活中,似乎少了些久违的味道。
《今日永城》(2024.7.24)发表了陈鲁民老师的一篇文章《提高生活的“含诗量”》,文章号召大家努力做一个有情趣有诗意的人。我想,当人们能真的静下来,远离手机,把自己还给自己,吹起一支笛箫,让悠长的诗情弥漫四野,传递一种宁静和美好,如是,生活的“含诗量”才会真正提高。快乐,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作者:于琦,教师,永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