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边关之地隐藏的宁静角落

资讯

2024-07-03 11:06

在遥远的边关之地,隐藏着无数未被现代喧嚣触及的宁静角落。耿马至孟定的这段旅程,便是一次穿越时空、回归自然与文化的深度探索。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那些被岁月雕琢的乡村风情,体验边关地区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自然风光。

在这两日的行程中,我们将踏过青石板路,穿梭于绿意盎然的田野间,聆听山间溪流的低语,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更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次对边关风情的深度挖掘,也是一次对自我内心的深刻体悟。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去探索那些隐藏在边关深处的美丽乡村,去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真吧! 

耿马至孟定乡村二日游

游览行程

第一天:

耿马土司府——耿马总佛寺(约步行10分钟,0.5公里);耿马总佛寺——耿马勐相湿地公园(约5分钟,2公里);耿马勐相湿地公园——勐撒撒马坝(约50分钟,38公里);勐撒撒马坝——勐撒芒见村(约15分钟,5公里);勐撒芒见村——四方井双多那嘎温泉(约1小时,70公里);四方井双多那嘎温泉——洞景佛寺景区(约15分钟,7公里)。

住:孟定

第二天:

孟定城——芒团景区(约20分钟,5公里);芒团景区——南汀画院(约8分钟,3公里);南汀画院——情人湖(约约8分钟,3公里);情人湖——滇缅铁路遗址馆(约5钟,2公里);滇缅铁路遗址馆——班幸独树成林景区(30分钟,5公里);班幸独树成林景区——清水河口岸(10分钟,9公里);清水河口岸——耿马县城(2小时48分钟,128公里)。

住:耿马县城

游览景区景点简介

耿马土司衙门

耿马土司衙门,属于摹仿宫廷式建筑。占地20多亩,由东到西,有照壁、门亭、四合院宫邸等对称排列。迎耿马大街是三联一面的飞檐大照壁,左右设圆拱门,两侧有岗楼,设枪眼,照壁背面设监狱。从左右门进为花砖踏步,设马亭,直通二照壁。二照壁中为正阳门,两侧有蹲狮,左右有侧门,按一定礼仪和等级进出。正面有过道,两侧置花台,楼内高悬“世袭耿马宣抚司”标牌。通过道往里走为土司大院,正面为石块高砌,红砖青瓦,飞檐抱柱,雕龙彩绘的大殿,为土司议事大厅。大厅两侧和后面有5院瓦房,为土司属官住所。这些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厅内悬挂有“文治武功炳焕一时,崇楼峻阁巍峨千载”等对联,处处都透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1948年,土司又请上海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设计,在议事厅后建盖了一幢小洋楼。这座二层共19间,下九间,上八间,有阳台、客厅,间间相通,走马串阁楼的小洋房是上海逃难到耿马的周悦彬先生设计建造的。1948年耿马土司罕裕卿亲自召见周悦彬等人,表述了想盖新式楼房的多年夙愿。当即提出要周先生为其设计建盖两幢楼房的请求。周先生欣然应允,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设计出这幢楼房的图纸,并于1949年初正式破土动工,1950年底基本竣工。土司搬进新居后,云南和平解放。土司听说全国解放,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即将解放缅宁、耿马之地,忙派人找来了滇桂黔边纵副司令朱家璧送给土司的毛泽东和朱德画像悬挂于土司府大厅内,并在大照壁上写了“拥护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红色大字标语。令人不解的是第二年他又举起反共旗帜,顽隅地抵抗解放军的进入。当解放军西进部队兵临耿马,他不得不弃楼逃走,辗转缅甸,落下了晚年客死台湾的悲惨下场。原设计的另一幢小洋楼也因时局变化最终没有建成。

耿马总佛寺

耿马土司府宣抚司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71年)主持功德修建了官缅寺─耿马总佛寺。傣语称“洼专勐”,即地方上总管佛寺。位于耿马县城中的总佛寺,两百多年来一直是耿马傣族人民重大宗教活动的场所。1988年耿马大地震,总佛寺遭受严重的损坏。一年后得以全面的修复。佛寺座西向东,由大佛殿、戒堂、僧舍、藏经阁、白塔等组成。占地面枳5543.3平方米门亭恢弘,雕梁画栋,大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耿马总佛寺”横匾。寺院内花红草绿,菩提树古老苍翠,环境幽雅。殿堂建筑飞檐斗拱 ,雕龙彩凤,殿宇雄伟,气势壮观。大殿供奉释迦牟尼金身像一尊,前后供奉小佛八位。佛前柱上双龙拥抱,护卫着佛祖,两边挂有条幅,条幅印有15个佛祖像,殿内右侧挂有长条彩色连环画,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从普渡众生到佛祖园寂的一生。连环画里描述了“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出游感悟”、“夜别妻儿”、“夜度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魔女炫媚”、“大悟成佛”、“佛陀收徒”、“佛陀说法”、“重见妻儿”、“采花献佛”、“收比丘尼”、“普渡众生”、“双林灭度”等内容,是迄今为止保存较完整,也是较完美的佛教传奇故事之一,概括了释迦牟尼平生事迹。

耿马总佛寺在耿马傣族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逢宗教节日,如泼水节、关门节、诵大经、开门节和其它重大宗教活动,傣族人民都以总佛寺为活动地点。耿马总佛寺在海外也亨有盛誉,缅甸僧侣曾多次前来朝拜,缅甸滚弄那底佛寺大长老曾派遣弟子二人,携带用纯金制成的金铂,前来向主殿大佛贴金。各民族的佛教信徒,海外华人侨胞,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访友,修坟祭祖,供斋滴水,诵经做赕,为祖宗先人超度亡灵,都要到总佛寺敬供腊条、香火、鲜花等。

耿马勐相湿地公园

该景区分为勐相湿地公园和传统傣族村寨(芒片村)2个片区。耿马勐相湿地公园位于耿马自治县城公园路延伸段与环山西路交叉口(滨河家园对面),用地面积约510亩。项目建设分为文体区、广场休闲区、湿地景观区三大功能区。将民族演绎广场布置于用地中心,作为中心广场,可容纳1.5万余人,能满足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和民间日常活动。西为文体区,东为湿地景观区。文体区主要布局群艺馆、展览馆、训练馆和体育运动场,占地面积约53亩,总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提供文体活动区域;湿地景观区布局人工湖、亲水空间、儿童乐园、水鸟栖息景观、停车场及配套小品,占地面积约320亩,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栈道、廊进行连接。项目建设按动静分离的思路设计,文体区为动区,湿地景观区为静区,两大片区完全分离且又能相互联系,以一心、两场、三区、四馆的规划思路进行空间布局。传统傣族村寨(芒片村)。位于耿马滨河路(滨河家园)一侧,村寨紧邻勐相湿地公园和耿沧公路,距离四季花海公园约1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是一个传统的傣族村寨,全村现有97户,400多人,95%以上都是傣族,目前一直保留着傣族传统刺绣、傣族传统美食、佛教信仰等民风民俗。

勐撒撒马坝

撒马坝位于耿马县勐撒镇,距离县城约38公里,是一块天然平整的大草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空军曾利用这里的平整地势建成简易军用机场,运来大量支前物资,为抗战立下了功劳。撒马坝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建成以优质米、茶、水果、水产品为特色的生态型农业示范观光园区,整个园区占地面积7000多亩,将生态、生产、生活、服务、景观等功能有机结合,包含观赏区、生活体验区、产品开发展示区、农业培训中心和餐饮娱乐区等多个功能分区,充分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观赏性于一体。在保证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建造富有特色、具有农林氛围、生态意境的农林景观。

勐撒芒见村

芒见,傣语意为稻香鱼肥粮满仓之地。芒见自然村隶属于勐撒镇箐门口村委会,距村委会驻地3.7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2.6公里。全村主要居住民族为傣族。芒见寨子三面环山、青山葱翠,对外呈“扇形”之势,村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副“村在山水中,屋在树木中,路在花草中,人在图画中”的美丽画卷。芒见旅游村有万亩茶园、千亩稻田、龙女古潭、百亩花海、古道驿站、百年古寺等,可体验祭山神、叫谷魂、传统农耕文化、秋季稻田捉鱼、古道徒步游等活动,后续将增加户外山地运动、户外露营等活动。

四方井双多那嘎温泉

四方井双多哪嘎温泉位于孟定镇四方井组,占地148亩,目前建成22间温泉浴池;1个便民洗浴区(387平方米);1块停车场。该温泉是大气降水沿南汀河大断裂经深循环加温后上升出露而形成的,水温63℃—65℃,流量5.55—6.87升/秒,属于重碳酸钙镁型含偏硅酸、锶矿泉水,获得了国家、省级主管部门颁发的饮用天然矿泉水鉴定证书和医疗矿泉水鉴定证书。温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价值,能够改善睡眠、消除头痛,对动脉血管、皮肤等老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洞景佛寺

洞景佛寺位于孟定镇东北部8公里处的上洞井组,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洞景佛寺建于1325年,重建于1963年。因1988年11月6日在地震中白塔被损坏,于1994年进行重修。在重建新塔挖掘旧塔时,挖掘出佛像69尊及珠宝、铜像、小塔等千年古塔文物已被云南省博物馆收藏,同时发现了一节3厘米长的暗红色晶体——佛祖的锁骨“舍利子”。还有两片残缺不全的铜片铭文,上面用梵文记载着“这里埋藏着一件佛之圣物”。释迦牟尼“舍利子”的发现,给洞景佛寺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以致影响到整个东南亚,洞景佛寺因此形成了一个佛祖救世济世、普渡众生的佛教圣地,每年都吸引东南亚一带众多佛教徒来参拜。佛寺的大殿,于1962年修建,是斗拱飞檐砖木结构佛寺。“文革”期间被破坏,1989年修复。大殿内奉着佛祖的金身像一尊,两边是十八罗汉听佛祖讲经说法的塑像。背后是弥勒睡佛,22尊佛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景区内的洞景白塔,白塔高35.27米,八个附塔高12米,主塔下设八门佛龛,内供菩萨,墙上彩绘佛像金碧辉煌。

芒团景区

芒团自然村地处孟定镇东面,距市府临沧182公里,距耿马县城78公里,距孟定镇政府驻地7.1公里;共有农户176户,人口820人,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傣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2012年被评为全省第二批文化惠民示范村,2014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同年“孟定芒团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芒团傣族手工造纸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沿用着东汉时期的那一套完整工序,堪称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造纸原料为“构树皮”,傣家人叫“埋沙”。生产过程分为5步流程(浸泡、蒸煮、捣浆、抄纸、晾晒),11道工序。(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2006年,芒团手工造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芒团自然村长年从事造纸和工艺纸品加工的傣族妇女有120人,通过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年产量由2012年的80万张增加到2022年300余万张,收入达700余万元。目前,全村共培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1人(玉孟嘎)、省级1人(引弄)、市级1人(艾影)。

南汀画院

孟定南汀画院成立于2007年10月,以保护、传承、开发傣族民族文化资源为宗旨,将傣族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通过公司包装、宣传推广、搭建平台等方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画家写生、大学生写生,摄影书法创作、MV拍摄、婚庆取景、微电影拍摄等系列活动相结合,大胆创新,推动傣族民间文化稳步发展。目前,南汀画院占地21.6亩,目前按照民俗风情体验区、艺术文创培训区和民宿客栈区来进行规划建设。先后建设了1个游客接待点,16栋傣式木楼(客房),1个民间文化展示厅,1个生态鱼塘,1条原始悬索吊桥,“一部手机游云南”慢直播、智慧停车场(厕所)等。运营有摩托车越野项目。

情人湖

孟定情人湖位于马鹿舞之乡——芒坑组,从南目算大桥旁的入口,沿着南汀河堤坝逆行而上,沿途的鲜花大道和景观灯带让人流连忘返。情人湖碧水天蓝,可以乘坐小火车环湖观光,可以享受“五吧”体验,是休息养生的福地,随着情人湖各项旅游业态的不断完善,这里已成为孟定最佳的网红打卡地。孟定情人湖旁的芒坑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鹿舞”传承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紧那罗舞”传承基地,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傣调”。这里节庆文化众多,有二三月份晋升小和尚赶摆节、四月份泼水节、七月份关门节、十月份开门节、十一月份傣历老年“楞静比冒傣”等等。

耿马滇缅铁路遗址馆

耿马滇缅铁路遗址搏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展馆是集耿滇缅铁路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1938滇缅铁路进入全面勘测,1939年铁路开始分段修建。东段由昆明至祥云县的清华洞,长410公里;西段由清华洞抵中缅边界,长470公里,拟连通缅甸密支那铁路线上的腊戌站。路线由昆明经安宁、楚雄、祥云、弥渡、南涧、云县、临沧、永德、镇康、耿马、过孟定,跨中缅边境到达缅甸北方重镇——腊戌,连通缅甸首都仰光。滇缅铁路临沧段全长300余公里,是修筑滇缅铁路中最艰险的路段,当时临沧总人口不到六十万,而所出民工即超过十万,他们披着破烂的羊毛披毡、蓑衣,自带包谷、苦荞,从山寨走进了处于原始森林和高山峡谷间的施工现场,以最原始的工具,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开挖铁路路基,据统计滇缅铁路平均每向前延伸八米即要付出一条生命的代价。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临沧人用血肉之躯铺就了这条铁路。游览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可让后人更好了解临沧在这段历史中的悲壮史歌。

班幸独树成林景区

孟定班幸独树成林景区位于孟定镇班幸社区大湾塘组,这里距孟定镇18公里,距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清水河口岸9公里,在临清线高速公路一侧。是一个以较少民族德昂族为主的村寨,德昂族占总人口的98%。孟定班幸独树成林风景区内的古榕树,占地5.6亩,树高35米,有400多年的树龄,有416枝气生根立于地面,树幅面积5600平方米,该树形独特,吸引市内外游客慕名而至。目前,景区内建设有泼水文化广场1个、德昂族民俗馆1个、游客服务中心1个、旅游卫生厕所2个、玻璃观景台1个、民族文化长廊和休息亭,旅游观光车2台。有农家乐2家,有县级非遗项目1项。

清水河口岸

孟定清水河口岸地处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清水河村,位于中缅145界桩附近,坐标东经98°50'、北纬23°28',海拔510米,与缅甸清水河口岸对接,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南邓特区隔河相望。孟定清水河口岸是云南对缅重要口岸,是《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全面加快边境地区口岸发展”的重点边境口岸之一。口岸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清水河村,1991年8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200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口岸。2013年9月,口岸所在地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16年7月,口岸管理职能由耿马自治县人民政府移交到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孟定清水河口岸是临沧市唯一的国家开放公路口岸,暂时限持中国和缅甸有效护照、签证或边境通行证的双方公民及货物通行。

特色美食推荐

1、特色宴席

土司宴、孔雀宴、石斛宴、手抓饭、佤王宴、绿叶宴等。

2、特色菜品

柠檬干巴、石斛煮鸡、傣族酸肉、撒撇、酸扒菜、菠萝饭、傣族蒸肉、佤族鸡肉烂饭、佤族红生、蜂儿酸菜等。

3、特色小吃

豪崩、稀豆粉、马打滚、米凉粉、红糖凉粉、糯米粑粑等。

来源 恒春临沧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