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定增趋缓背后:到期失效、主动延长“进度条”,“股落债起”现融资博弈
股权融资或将继续受限,利率走低助推券商转向发债“补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2日讯(记者 胡劼) 今年以来,受市场融资环境偏冷和政策导向的双重影响,券商定增步调放缓,有的定增项目有效期满自动失效,有的则在即将到期失效之前选择延长定增有效期授权。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短期内,受到市投资意向和政策趋紧的限制,券商再融资或将继续受限,定增能否顺利落地仍待进一步观察。”
记者关注到,虽然定增遇冷,但今年券商发债融资的热情相对较高,随着票面利率走低,发债融资正逐步成为券商加强资本基础和优化流动性的关键途径。
财达证券、浙商证券等券商定增“搁浅”
6月,财达证券(600906.SH)公告其定增项目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满自动失效。早在2022年底,财达证券即发布了50亿元定增预案,并在去年5月大幅调整该方案,将自营业务资金从20亿元降到5亿元,两融投入直接取消,但未能通过定增如愿“回血”。
同样因为定增方案“到期失效”的还有浙商证券。今年3月,浙商证券(601878.SH)公告称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决议有效期届满自动失效,80亿元定增方案就此告吹。
当然,也有券商未彻底放弃定增事宜,加紧推进或尝试延长有效期。
其中,作为新“国九条”颁布后启动的首例券商并购案,国联证券(601456.SH)与民生证券的实质性重组备受瞩目。国联证券虽撤回了此前定增方案,但以新一轮定增并换股完成民生证券小股东股权收购。方案包括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20亿元,发行A股股份数量不超过2.5亿股,拟用于民生证券业务发展。
此外,南京证券(601990.SH)和天风证券(601162.SH)在定增项目的决议和相关授权即将到期失效之时,纷纷选择延长定增有效期授权。显然,两家机构并不想彻底停罢定增相关事宜。
券商定增趋缓,不论是选择主动延长定增有效期授权,还是到期被动“下线”调整融资节奏,都有出于符合监管导向方面的考量。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券商对聚焦主责主业,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新路等政策的积极响应。
去年8月,证监会在发布的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中提到,“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今年5月,证监会修订发布《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要求“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交易和再融资行为,应当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某券商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券商调整融资计划安排,有利于推动券商更加注重内生式增长,进行业务调整和优化,从投资者保护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方面来看,具有积极意义。
“股落债起”成趋势
除政策导向外,市场环境偏冷也是定增落地困难的原因之一。
某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当前资本市场较为低迷,可能有部份定向投资者考虑到市场的赚钱效应不佳而望而却步,未能在约定时间内足额支付缴款参与认购。此外,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有券商根据资金需求调整了未来战略规划。
冷清的再融资环境何时才能回暖?“短期内,受到市投资意向和政策趋紧的限制,券商再融资或将继续受限,定增能否顺利落地仍待进一步观察。”上述分析人士同时提到。
不过,除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外,券商依旧可以选择其他融资渠道,例如公开增发、配股、资产证券化以及债券融资。记者关注到,今年以来,券商发债融资的热情较高,或与票面利率走低有关。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券商发行的3年期证券公司债券,其票面利率从1月的2.72%左右降至6月的2.15%左右,5年期票面利率则由1月的3%左右降至6月的2.32%左右,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债券的发行规模来看,今年山西证券(002500.SZ)、国联证券、西部证券(002673.SZ)、国金证券(600109.SH)等16家券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次级公司债券,均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证券(600999.SH)、国信证券(002736.SZ)、广发证券(000776.SZ)、中信建投(601066.SH)、中国银河(601881.SH)、中信证券(600030.SH)、东吴证券(601555.SH)的发债规模均超过200亿元。
由于发债融资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正逐步成为券商加强资本基础和优化流动性的关键途径。
某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债券发行的票面利率走低有利于上市券商进行发债融资,在成本相对银行贷款较低的基础上,发债融资不会稀释股东权益,有助于保留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且债券市场波动相对较小,融资成本也相对可控。
“随着证券业务创新与拓展需求的不断上升,预计券商发债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扩大。”一位债券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