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王村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让文明之花“常开常盛”
正观新闻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郭苏颖
2024年以来,荥阳市王村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务实奋进,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文明注入磅礴力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紧扣主旋律,凝聚思想引领向心力
王村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魂聚气,依托党委“第一议题”、党政联席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集中学习38次,利用党员大会、机关例会等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邪教宣讲、“强国复兴有我”理论宣讲等各类学习教育活动42次,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举措更加扎实。广大党员群众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打好组合拳,唱响对外宣传“好声音”
“线上+线下”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构筑主流舆论新态势。线下,综合运用戏曲、歌舞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村务公开栏、电子屏、大喇叭等直接面向群众的宣传阵地,开展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宣传等社会宣传活动,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传播先进文化、传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线上,在新华网、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工作动态信息86篇、经验类信息10余篇,制作“狮王兵支书”“一村一品之番茄”等系列特色亮点视频48个。发挥王村镇宣传矩阵作用,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村组微信群等,多角度、全方位推介王村镇好山、好水、好景、好物、好人,传播王村好声音,展示王村新形象,王村镇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奏响协奏曲,催绽文明实践幸福花
打造沿黄文化IP,加大苌家拳、黄河澄泥砚、蒋头舞狮等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成功举办黄河樱花节、蒋头舞狮节等节会活动,文旅融合加速“出圈”。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重要节假日开展“丹青迎新春”“多彩元宵”“争做博文婆婆”、“守护童心 趣迎六一”“浓浓端午节 深深粽香情”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63场次,开展“书香润乡村 阅读促振兴”“戏曲大家唱”“魅力村晚”“巧手生花DIY”等活动32场次,为群众带来一场接一场精神大餐,“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深化移风易俗,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抵制高价彩礼 培育文明新风”宣传教育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在润物细无声中凝聚了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
迈出新步伐,擦亮文明创建新名片
纵深推进文明创建,22个村创成荥阳市级文明村,司村创成郑州市级文明村,王村镇顺利通过郑州市级文明镇复审。指导薛村、小村等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进行改造提升,对“滥挂牌”情况进行排查整改,并按要求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普宣传等宣传版面,持续完善文明村镇创建资料,为争创郑州市级文明村、做好荥阳市级文明村复审进行充分准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出“书记带干部、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思路,每周五组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每月主题党日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将“门前三包”积分制管理纳入村规民约,镇容村貌持续优化美化,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王村新画卷徐徐铺展。
下一步,王村镇将进一步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多运用一些戏曲表演、快板宣讲等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文明实践活动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质量开展贴近群众需求的特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素养升华乡风文明之美,让移风易俗种子根植人心,让文明新风在王村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