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推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大势、厚植优势、突破定势、释放财势

明斋观察

2024-06-14 07:49

漯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沙河、澧河交汇处,自古就是商埠重镇、水旱码头,曾经是河南最大的河港,具有200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史。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沙河舞阳马湾拦河闸和周口拦河闸的相继建成,曾经辉煌的漯河内河航运断航半个世纪。进入新世纪随着交通运输部决定实施沙颍河复航工程,漯河内河航运逐步恢复。但由于航道等级低,码头规模小,装备条件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难以实现港口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漯河港投资建设,尽快发挥漯河港的综合效益,推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大势、厚植优势、突破定势、释放财势。

一、把握大势

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变化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客观看待漯河在全省乃至中原地区发展内河航运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大势和物流成本向低的大势。

1.把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势。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定了我国经济循环方向的变化,即由原来的以国际市场为主转向以国内市场为主。物流跟着市场方向走,这也预示着原来的国际物流份额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疏解国内交通堵点、畅通物流通道、提高物流效率是加快国内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将对国内物流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贯通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东西向物流通道显得愈加重要,打通沙颍河内河航运正是把握和顺应了这一大势。

2.把握我国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大势。经过改革40多年的发展,我国以交通先行为导向的基础设施投资战略,业已较高水平地完成了包括“铁公机水”等综合交通网络的构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的交通投资建设将着力于质量和功能提升,以及各种交通形式的局部挖潜,一方面,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不高、功能不完善,是下一步的投资重点,另一方面,打通断头路、挖掘潜力完善交通形式是又一个重点,这是交通投资建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转移方向也是必然趋势。恢复沙颍河全线运输,实际上就是在内陆地区挖掘水路交通潜力,优化交通结构、完善交通功能的重要举措,顺应了新时期我国交通发展的大势。

3.把握我国物流成本由高向低的发展大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比重15%左右,而西方国家一般在7%-8%,印度为10%左右,巴西11%左右。高企的物流成本挤压了企业利润,直接影响企业的再生产。高质量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依靠要素投入的生产方式,依靠创新驱动和生产、交易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这就决定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必然选择,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恢复沙颍河全线运输,是顺应了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降低物流成本的大势。

二、厚植优势

漯河发展内河航运、港口物流和临港经济,要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要采取措施,培育优势、放大优势,厚植优势,推动静态优势动态化成长,促进蕴藏的潜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厚植历史文化优势。前已述及,漯河具有2000多年的内河航运历史,作为河南省曾经最大的河港,不仅对广大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辐射效应,也带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深刻影响了周边不少群众成为祖祖辈辈的船民,形成了独特的中原地区内河航运文化,并构成了今天恢复发展漯河内河航运的历史文化优势。那么,发展漯河航运,有必要抽调力量深入探寻漯河源远流长的内河航运历史,深度挖掘梳理内陆地区独特的航运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多种形式宣传传播漯河的内河航运历史文化,进一步厚植漯河内河航运历史文化优势,营造良好宽松的发展航运经济的社会氛围。

2.厚植多式联运优势。漯河自上个世纪初由于京汉铁路的建成通车,与内河交通交汇重叠便具有了当时的“多式联运”优势,不少货物从此由“铁”转“水”东去南下。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漯河交通形式不断丰富,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成为多重铁路、公路的“十字”枢纽。那么发展漯河航运,就需要强化铁路、公路与航运的联结联通,尽快建设京广铁路商桥、孟庙与漯河港的专用连接线,建设京港澳高速、宁洛高速等与漯河港的物流通道,打通铁路公路与航运转运货物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建设包括货场、仓库等相关配套设施,优化物流沿途环境,厚植多式联运优势。

3.厚植腹地市场优势。从我省的内河航运格局看,漯河具有距离水路运输短缺的西北资源大省更近的区位优势,从而具有了更为广阔业务市场优势。目前漯河的航运物流市场不仅已经覆盖周边及我省西北部,更远辐射山西、陕西、青海等省份。随着航道的升级和运力的扩大,漯河要做好顶层设计,超前谋划,通过细分市场、细分业务,强化品质、暖心和精准服务,推动省内外市场及业务增容扩量、提档升级。

三、突破定势

就是要解放思想,下定决心,顺应大势,有所作为,从根本上调整甚至改变固有阻碍内河航运发展的观念、思路和因素,变不可能为可能,推动航运业大发展、临港经济大繁荣。

1.突破传统支柱产业定势。漯河是赫赫有名的国际食品名城,作为传统主导产业的食品产业,通过单向、双向和环向关联发展,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集群,支撑着漯河的成长和发展。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漯河的产业发展定位,明确提出恢复“水旱码头、中原商埠”地位,在强化固有食品产业优势、持续擦亮“食品名城”名片的前提下,要发挥内河航运优势,抢抓国家优化交通结构的机遇,加大力度加快沙河河道、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内河航运物流业,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培育漯河新的支柱产业。

2.突破航运管理体制定势。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和良性互动,针对目前我省内河航运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漯河要提高站位,有所作为,着力从宏观上推动全省“一盘棋”统管内河运输,出台省级内河运输管理办法,以有效解决上下游不同地市政出多门政令不一、不同港口企业多头管理相互掣肘等问题。同时,从具体操作层面,主管部门可引入专业团队和职业经理人对港口运营进行日常管理,要尽可能避免非专业管理导致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损失。

3.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定势。以前瞻30年想问题作决策,着眼于未来百年甚至千年的航运发展目标,漯河需要着力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的定势,比如构建“一主两副”的港口格局,就要推动上下游河道同时疏浚;考虑到未来发展要着力推动河道、船闸等级进一步提升标准,港口吞吐规模、泊位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扩容升级;加强与省相关部门联动,推动京广铁路的改造为航道升级创造条件;与上级土地部门沟通,创造条件解决港口用地问题;等等。

四、释放财势

就是要通过加快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创新,大幅扩大漯河港的货物吞吐量,扩张临港经济,释放规模效应、成本效应和产业效应。

1.释放规模财势。随着沙颍河航运进入国家建设规划,项目规划和建设管理升级到省级层面,航运工程正式进入大规模建设期,预示着漯河“一主两副”港口格局形成的明天,也预示着漯河航运物流业繁荣发展的未来,将释放出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可观的航运物流规模财势,支撑漯河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2.释放成本财势。和“铁公机”相比,水路运输具有巨大成本优势,集中体现为水运具有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高的独特特征。随着航道的上下游延伸拉长、港口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将进一步强化漯河港的低成本优势,形成更加强大的行业竞争力,释放成本财势。

3.释放产业财势。随着漯河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输业务量的大幅增加,将促进造船业、船舶维修业、油品运输、港口装卸和仓储运输等产业发展,同时带动港口建筑业、港口管理业、港口服务业、临港观光业等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业发展,形成临港产业集群,释放产业财势。

供稿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建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