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域经济运行分析:灵宝篇

明斋观察

2024-05-27 15:31

一、灵宝市概述

灵宝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秦岭最东端,黄河拐弯处,河南西大门,由三门峡市代管。灵宝市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2022年常住人口65.7万人,被誉为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宜居之地。

灵宝是黄金之城。灵宝因金而兴,因金得名,境内有金、银、铜、铅等38种矿产资源,现已形成集探、采、选、冶、深加工、网上交易于一体的现代黄金产业体系,拥有“灵金”“灵宝金”两个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金锭免检品牌,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黄金产量连续38年居全国县级第2位,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城”称号,荣获2021年度全国产金县第1名。

灵宝是苹果之乡。灵宝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是亚洲最佳苹果适生区和大枣等小杂水果的优生区,苹果种植已有百年的历史,目前灵宝市苹果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0万吨,产值达56亿元,品牌价值196.52亿元,位居全国县级第1位,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港澳台等31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灵宝大枣、灵宝核桃、灵宝香菇、灵宝杜仲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从GDP总量来看,2022年,灵宝市GDP总量为490.4亿元,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由2008年的第8位下降为2022年的第14位。从GDP占比来看,GDP占三门峡市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2年为29.3%。

从GDP增速来看,灵宝市GDP增速与三门峡市GDP增速趋势一致。2022年,灵宝市GDP增速为4.0%,低于三门峡市0.6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0.9个百分点,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74位(见表1)。

从人均GDP来看,灵宝市人均GDP始终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但近两年低于三门峡市平均水平。2022年,灵宝市人均GDP为74647元,占三门峡市的90.7%,占河南省的120.2%,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17位(见表2)。

三、分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灵宝市境内探明有金、银、铜、铅、硫铁等矿产资源38种,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城”称号。利用黄金生产过程中每年伴生的30万吨电解铜资源,大力发展铜箔产业,河南省铜箔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运营,宝鑫电子年产能达4万吨,单体规模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全市实现年产电解铜箔7万吨、压延铜箔5000吨,灵宝被命名为“中国铜箔谷”。

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新材料、绿色能源、装备制造。

(二)产业结构分析

工业是灵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行业,近几年虽然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第三产业占比,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梯次。2022年灵宝市三产结构为13.5:50.4:36.1(见图1)。

(三)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2008以来灵宝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占三门峡市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22年占比为37.1%。从增速来看,在2011年、2018年、2021年和2022年低于三门峡市,在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年和2022年低于河南省,2022年增速为5.0%,低于三门峡市2.4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0.1个百分点,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77位(见表3)。

(四)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自2009年以来,灵宝市服务业增加值逐年增长。2022年,灵宝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76.8亿元,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25位。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22年,灵宝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2.1%,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74位(见表4)。

服务业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批发和零售业一直处在前两位,201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超过金融业增加值,处在第3位(见表5)。

(五)重点企业分析

(1)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控股投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14.59亿元,占地面积85公顷,设计总投资51.24亿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复杂金精矿2000吨,年可处理综合矿粉70万吨,年产黄金15吨、白银300吨、阴极铜10万吨、硫酸50万吨,并副产粗硒60吨、粗碲80吨、硫酸镍500余吨等。2021年公司投入精矿70余万吨,生产电解铜10万吨、黄金11吨、白银150吨、硫酸5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2)灵宝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27日,主要从事黄金及其伴生元素的勘探、采选、冶炼、精炼和铜产品深加工与销售。公司于2006年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3330),是我国黄金企业“十一五”开局年在香港上市的第一股。

(3)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是深圳龙电华鑫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6.8亿元,总资产36亿元,现可生产4~70μm高精电解铜箔,年产能近3万吨,产品销往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检验分析设备,设立有河南省电解铜箔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电解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解铜箔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承担过国家及省、市等多层次科技研发项目,研发水平处国内前列。近年来获得专利15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50强企业、电子铜箔材料专业10强企业、新材料行业20强企业、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十佳科技型企业、中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A级工业企业、河南省信用建设示范单位、河南省名牌产品等。

(4)新凌铅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册资金3亿元,总投资达1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矿产品开发、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销售、硫酸及化工原料的生产销售、废旧金属回收及酒店服务业等。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工业区占地260.39亩,年产电解铅10万吨、硫酸10万吨,并可综合回收金、银等多种有价金属。公司立足国际国内产业前沿,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生产技术采用氧气底吹熔炼—氧气侧吹还原炼铅—两转两吸制酸新工艺,具有环保好、作业率高、回收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显著特点,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家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

四、财政收支分析

从财政收支总体情况来看,灵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河南省县域中处于上游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河南省县域排名中略有下降。2022年,灵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2.6亿元,占三门峡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6.3%,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23位。其中,税收收入2021年达到13.4亿元,占灵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6%,占三门峡市税收收入的15.1%。2022年,灵宝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50.3亿元,占三门峡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2%,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41位(见表6)。

从人均财力看,灵宝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不及三门峡市和河南省的人均水平。2022年,灵宝市人均一般预算公共收入为3443元,占三门峡市人均一般预算公共收入的55.0%,占河南省人均一般预算公共收入的76.6%,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36位;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7652元,占三门峡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6%,占河南省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0%,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37位。从财政自给率看,灵宝市财政自给率始终高于河南省财政自给率。2022年,灵宝市财政自给率为45.0%,低于三门峡市5.4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5.1个百分点,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40位(见表7)。

五、金融业发展分析

灵宝市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2022年,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429.3亿元,占三门峡市的23.3%,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34位;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为228.0亿元,占三门峡市的21.6%,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28位。2008年以来灵宝市存贷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以来逐渐上升,与三门峡市存贷比水平接近。2022年存贷比为53.1%,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50位(见表8)。

从人均存贷款来看,灵宝市人均存款余额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排名均处于中上游。2022年,灵宝市人均存款余额为65356元,占三门峡市人均存款余额的78.9%,占河南省人均存款余额的66.8%,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30位;人均贷款余额为34726元,占三门峡市人均贷款余额的72.9%,占河南省人均贷款余额的43.5%,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34位(见表9)。

六、居民收入分析

从居民收入看,2017年以来灵宝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河南省排名处于中上游。2022年,灵宝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900元,占三门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6%,占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8.9%,在三门峡市4个(市)中排第3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28位。从居民收入增速看,2022年,灵宝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4.2%,高于三门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1个百分点(见表10)。

分城乡来看,灵宝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三门峡市,但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高于河南省和三门峡市平均水平。2022年,灵宝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773元,占三门峡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1.6%,占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5.6%,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2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2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75元,占三门峡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5.4%,占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9.1%,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2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名第23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约为1.7,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34位,处在中上游水平,2008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逐步缩小(见表11)。

七、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22年达到724.0亿元,占三门峡市的比重为23.0%。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2022年为13.7%,高于三门峡市1.3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7.0个百分点。2022年,房地产投资为31.2亿元,增速为-7.1%(见表12)。

八、社会消费分析

从社会消费情况来看,灵宝市社消零总额和人均社消零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排名均处于上游。2022年,灵宝市社消零总额为185.6亿元,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16位;人均社消零2022年达28254元,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2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10位(见表13)。

九、人口规模分析

从人口情况看,灵宝市常住人口在河南省县域中排名处在中游,城镇化率水平在河南省县域中排名处在中下游。2022年,灵宝市常住人口为65.7万人,占三门峡市常住人口的29.6%,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1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49位。2022年,人口外流8.3万人,人口流失率为11.2%。2022年,城镇化率为44.2%,在三门峡市4个县(市)中排第4位,在河南省102个县(市)中排第60位(见表14)。

灵宝市从业人员数在2011年、2012年和2018年出现下降,从业人员增速在2011年、2012年和2018年也低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从业人员增速。2019年,灵宝市从业人员数为48.3万人,同比上升3.7%(见表1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占比47.7%,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54%,说明仍有一部分乡村从业人员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

十、公共服务分析

从教育情况来看,2022年,灵宝市有小学87所,在校生50612人,专任教师3272人,生师比15.5∶1;初中28所,在校生25005人,专任教师2402人,生师比10.4∶1。

从医疗卫生情况来看,灵宝市平均每千名常住人口配备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逐年上升,医疗资源配备逐步增强,2022年,灵宝市每千人床位数为6.8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6人(见表16)。

十一、县域发展战略分析

灵宝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布局:按照统筹兼顾、集约节约的原则,统筹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持续推动空间发展布局持续优化,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高效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生态格局,在“十四五”末,基本形成适度有序的空间格局体系。

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以人口向城镇聚集、产业向园区聚集为着力点,加快建设北部城镇发展密集带,依托沿国道G209和沿省道S246的城镇发展轴,提升灵宝市中心城区和豫灵镇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建设城镇密集发展区、农旅融合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加快构建全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空间格局,打造“1234”的城乡体系,提升中心城区带动能力,建设朱阳镇、阳平镇2个中心镇,打造以寺河苹果、函谷关道德、豫灵黄金为代表的3个特色区域,建设沿黄河、沿小秦岭、沿弘农涧河、沿寺河的苹果产业4个美丽乡村示范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格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推动以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等为重点的工业体系优化升级,以现代工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生态建设布局。大力实施沿黄生态建设、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倾力打造“沿黄生态廊道,沿交通干线生态廊道,美丽河湖生态廊道,水保生态廊道”。加快实施连霍高速、郑西高铁、陇海铁路、三淅高速,以及浩吉铁路“三横两纵”和主要国省干线廊道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灵宝段生态保护,全面提升湿地修复与保护水平。巩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持续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以弘农涧河、阳平河、枣乡河、文峪河流域环境整治为重点,优化全市境内河流湖泊的水生态环境系统。

十二、综述

综上所述,灵宝市经济总体平稳向好。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在三门峡市位居前列。同时,灵宝市也面临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各类风险隐患依然较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及河南省“十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灵宝市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补足补齐发展短板带来难得机遇。灵宝市应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围绕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配套,培育壮大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及绿色能源产业集群。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融,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抢抓河南省科学院重塑机遇,整合铜产业研究资源,积极创建河南省铜箔研究院。

撰稿人:李甜;耿明斋、周立、王永苏、李燕燕、屈桂林、张国骁、徐涛、赵岩、张兆源等参与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