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能过剩周期之下,通威股份却要逆势称王?

新偶

2024-05-17 18:32

作者丨叶子

2023年的光伏企业,都在艰难地等待春天。

据 InfoLinkConsulting 数据显示,光伏产业链上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四大主要环节的平均售价较去年年初分别下降80%、58%、60%、45%,其中,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在四季度中先后触及历史新低,称其为光伏行业历次周期中遭遇的最严峻的周期挑战也不为过。

产品价格的走弱,也直接反映在了龙头企业的业绩之中。光伏龙头隆基2023年营收仅微增0.39%,净利润同比下降27.41%;而蝉联光伏最赚钱企业的通威股份营收则同比下降2.33%,净利润大跌近五成。

而在接下来的2024年一季度,光伏需求端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复苏,无法覆盖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的冲击,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受到严重的挤压,相关二三线企业加速出清。

不过,越是在行业下行期间,越能看出一家企业的经营韧性。而连续两年蝉联最赚钱的光伏企业的通威股份便在这一轮周期下行中展示出了其有着成为新王的潜力。

01

多线并进,通威勇立光伏电池技术变革潮头

论及光伏行业发展最关键的动力源,电池片技术的革新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据统计,电池片转换效率每提高1%,在下游晶硅电池的产业化方面,成本将降低8%。也正是因此,电池片的技术迭代成为了几乎所有光伏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每次谈及N型电池片的技术迭代时,我们想到的往往是专注TOPCon LPCVD的晶科能源、押注ABC的爱旭股份、锚定HJT的华晟新能源,还有手握巨量P型产能却畏手畏脚、举棋不定的隆基绿能,而通威股份的电池片技术却鲜见露脸,也导致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通威股份在电池片环节的技术能力。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志在打通光伏全产业链、成为新一代光伏之王的通威股份,在TOPCon技术路线上有着不输晶科的实力。

据黑鹰光伏报道,TOPCon电池技术因制备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的方式不同,目前产业化方向主要分为PECVD和LPCVD两条路线。而早在2021年中,通威便成功开发出了行业首条大尺寸PECVD Poly沉积技术路线,并于次年实现了该路线的规模量产,目前正在大规模上马的过程中。

而在产品性能上,根据通威官网显示,其72版型TOPCon单玻产品功率落在580-590W,属于行业最先进水平,其TNC也以行业首创性与技术领先性成功入选《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推介目录》,成为行业内唯一入选的TOPCon电池技术。

在技术领先之外,2023年通威组件出货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也让技术转化为产能的道路更加顺畅。而据公司透露,2024年中还将逐步完成约38GW PERC产能改造,并分别在眉山基地和双流基地新增16GW、25GW TNC电池产能,这也意味着到今年年底,通威TOPCon电池产能将超100GW,成为行业产能最多的企业之一。

如果说晶科是TOPCon LPCVD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凭借大胆扩张的正确决断拿下N型电池时代的第一桶金的话,那么无疑通威就是稳扎稳打,将TOPCon PECVD成功推向产业化的领军企业。

而在大规模上马的TOPCon PECVD外,通威也没有放松对其他技术路线的持续跟踪。

作为同TOPCon“遥相呼应”的HJT技术路线,通威一直保留有1GW左右的中试线以保证企业对该技术的敏感,能在相关降本技术突破后快速推广。

而在其他更远端的技术上,通威也在年报中提到:“公司继续加大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P型TBC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25.51%,N型TBC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26.66%,小尺寸钙钛矿/HJT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08%。”

其实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看出通威的技术路线打法了,即密切跟踪所有有望成为主流的电池片技术路线,在环境成熟之时快速上马拉满产能,而这也是对于通威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来说最优解了。

02

数次逆势扩产,奠定通威的龙头之路

电池片技术路线领先外,踩准光伏行业周期底部节奏扩产,也是通威股份得以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最大依仗之一。

2018年,在“531新政”的影响之下,大量的光伏企业倒下,上游的多晶硅环节也快速出现产能过剩,价格创出了近十年的新低。

但也就是在光伏行业一片哀嚎声中,通威股份却选择了逆势而行,于2019年大幅扩张,并在次年成为全球硅料产能最高、成本最低的企业,刚好赶上了2021年开启的“光伏牛市”,一举成为了当前硅料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而在2023年中,面对又一轮危机到来,通威也显得驾轻就熟,开启了新一轮的扩张。

2023年2月8日,通威股份公告,拟新增投资60亿元在四川乐山建设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6月7日,公司公告,拟投资105亿元在四川成都双流区建设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8月22日,公司又宣布,投资200亿元分别在四川乐山峨眉山及五通桥区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

年底,通威又豪掷280亿元,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逆势“重仓”硅料,从上述公告来看,2023年通威合计投资建设达645亿元。

不过,如果说2019年的扩张有赌的成分的话,那么2023年的大手笔“抄底”,却同通威在手订单及订单增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硅料作为典型的工业行业,生产成本同产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而历经上一轮逆势扩产的通威股份,出货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相应的,2023年内硅料的平均生产成本也已降至4万元/吨以内,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在2023年产品价格几乎迎来“脚踝斩”的冲击下,却份依然实现了单吨净利润超过4.5万元,保证了公司在周期底部仍然拥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也正是由于有着极低的成本,通威的竞争力大大提升,相关在手订单十分充足。

截至2023年年底,通威在手的硅料订单已超过140万吨,而当前公司年产能仅为50万吨,这也意味着即使公司多晶硅产能利用率达到100%,也需要三年才可消耗完在手订单。同时,作为正在加速向下“扎根”的企业,到2024年底通威TOPCon产能就将超过100GW,而下游不小的增量,对于上游的硅料来说又是极大的提振。

所以对于当前的通威来说,并不似二线硅料厂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反而还面临着产能不足的情况,又恰逢行业周期底部,此时不扩产更待何时?

通威股份也曾表示:“投资扩建后的新产能仍需爬坡,公司此时洞悉前路的恰当布局,预计将在2026年形成有效产量,在行业新一轮调整期掌握原材料端的成本优势,也是在产业周期低点时为高点做好充足准备。”

而在业绩说明会上,通威更是直接坦言,“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价格处于底部区域,许多企业在当前价位难以承受。然而,考虑到行业正处于产能初期阶段,这为通威等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通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预计市场价格可能超出预期提前上涨。”

可以说,只要未来光伏行业不发生政策或技术上的骤变,坐稳硅料龙头、电池片技术保持领先、组件产能快速稳定攀升、真正意义上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通威,终将成为行业第一。

03

穿越周期,通威依靠的不仅只是技术与产能

而在技术与产能的优势之外,对于在二级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无论从财务处理、股东利益保护还是舆情风险上来说,通威都显得更加“友好”。

在财务处理方面,通威可以说是将审慎性原则发挥到了极致。

相比于其他的光伏企业,通威直接将还在生产的PERC产线全部计提,当前PERC产线净资产已经归零,也意味着未来PERC只要处于生产状态,相关盈利便无需考虑生产成本之外的其他固定成本。

这样“卸下包袱好上阵”的审慎性财务处理方式,比纸包不住火最终无奈计提给市场的观感要好太多了,也会给予公司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在股东利益方面,通威在交出一份同比下降的年报,市场出现恐慌后,快速打出组合拳稳定股价。

年报62亿资产减值后,市场出现了诸多唱空的声音,为了避免股价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公司直接打出了增持、回购、分红的组合拳:大股东增持10-20亿元、回购20-40亿元、超过40亿元现金分红,直接对股价形成了托底作用。

此外,通威股份一直都是坚持较高分红的企业,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超250亿元,远超行业标准,也能看出公司在扩张与回馈股东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

而在舆情方面,通威的负面消息也一直很少。

相比于同行的港股通借出减持、每月一轮裁员、持续削减员工福利、工厂频繁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通威的投资者可谓安心不少,无论是公司审慎性的招聘政策、有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情况,还是安全为先的生产规则,让这些突发利空事件一直处于极低的水平,带给投资人“稳稳的幸福”,也是通威不可忽视之处。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报发布,通威账上还有着近300亿元的现金储备,再加上全面的融资渠道,公司流动性完全无需质疑,就算跳出光伏行业,与当前整个A股市场中的其他优秀企业相比,也很难找到比通威更有性价比、更有业绩弹性的优秀企业了吧。

参考资料:

1.《通威股份:光伏电池技术革新的龙头典范》,黑鹰光伏;

2.《通威股份:最赚钱的光伏企业 守稳龙头地位图谋长远》,每财网;

3.《冠军基因构筑竞争底气,通威股份穿越周期,高额分红回馈中小股东》,新能源正前方;

4.《通威股份业绩报告解读》,投机亦有道;

5.《两项全球第一,市占率超25%!逆周期持续扩张,还有机构在加仓!》,主力君说股。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