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科学:一位科学家眼里中国的四大领先

青年看点

2024-05-14 23:11

----聆听林磊教授演讲<外二篇>

作者:楚水

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S102教室,就像二十五六年前坐在北京大学的教室里。没有座无虚席,听众零零散散差不多能布满教室的各个角落。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的讲座,由于北京,特别是中关村附近习惯性的堵车,老楚同志整整延误了半个小时,而这半小时林磊先生已经讲完了民办学校孔子领先于柏拉图,开始讲艺术现代主义苏东坡领先法国现代主义画派开山鼻祖塞尚了,失去了当面领略一位科学家眼中的孔子与柏拉图,遗憾的颇有点隐隐作痛。

今年业已七十多岁,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发明世界上三种液晶之一碗形液晶的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家。离开实验室后的这些年开始专注于人文科学的研究:

民办教育孔子领先于柏拉图。艺术现代主义苏轼领先于法国的塞尚。通识教育蔡元培先生领先于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管子发明科学领先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

----无论这些思想观点,是否需要商榷,但总是一位科学家向人文学家转变过程中,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与发现。特别是管子发明科学的提法更是比较特别的独特,这就让人不能不去思考科学为何成为科学,如诠释文化,才能准确界定其的确切内涵与外延。

林磊先生是一位执著的人,如同其执著于物理学研究而最终确有发明。作为人文学的研究,林磊先生仍然是秉承了物理学注重实践的法则,如清朝学人所倡导的朴学,坚持在考证中阐述自己的发现与观点。一丝不苟,言之有据,有胡适之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精神。为此,还自己亲自做了十分缜密的图表与课件,足见其严谨态度。

林磊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下午1点半的讲座,一直持续到4点半,三个多小时,仍然孜孜不倦,无敢逸豫,毫不松懈。无论听众多少,观点认同与否,这种传递自己思想观念的执着,就足以让人钦佩。记得二十多年前,在北大听课,老师不在乎课堂上学生多少,一个学生是这样讲,三百个学生同样也是这样讲。迟到的学生,不影响老师讲课的继续,早退的学生,不影响老师继续讲课。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或许是心有灵犀,文正至此处,忽然收到林磊先生转来,有位学生在哥大旁听的感受:

在课堂上老师不断提问,学生抢答。学生不断提问,师生热烈辩论,甚至有个别学生反驳老师,老师欣然辩护。

----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取博士的林磊先生除了具备哥大真理越辩越明的精神外,其实也是在践行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同时,兼具心无旁骛,甘于寂寞,幡动而心不动的文化精神,其实,发现科学精神,就是发明科学,科学如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品质。

二 将身此处闲

这几天,尝试写科学两个字。这两个字,远远沒有道、龍、禅、佛字那么有感觉,写了几遍,都没有上手,只好折戟沉沙,半途而废。没有考证科学,作为一个的专属词汇,准确出现在汉语中的确切时间,估计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古代汉语中,科学称之为格致,或格术,也称为考术或通几,属于术的范畴。所以,作为书法作品古代应该极为少见,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尝试书之,如缘木求鱼,盲人摸象。科学又如同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似乎很难确切的一言而蔽之。

格物致知,科学由术的范畴,凤凰涅槃为道的范畴,应该是五四运动之后。老楚同志对其理解,仍然处在1+1=1的阶段,就像今天尝试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只能功败垂成。却不如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逍遥自在。最近,这一段时间有点懒散,欠了许多文债。特别是书法家淳一先生七十大寿书法展,本应早就为文以贺。只是老楚同志不喜欢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即使即兴而为,也是发自率性。如果言之无物,泛泛而谈,不如不说。特别是画家刘怀山先生这些年类似白石老人衰年变法,更是不敢轻易动笔,为此,特意重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就是想真正意义上理解浮躁时代,一个真正艺术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白云来屋里

绿树绕溪湾

及早辞车马

将身此处闲

将身此处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需要彻底放下,包括对末知的探求,如不必格物,如守常先生格竹,究竟科学之谓科学。

三家

1998年创作完成小平同志香港回归大型油画作品《还原》的海南军区画家王建顺大校,开始创作《家》系统主题油画,拟请季羡林先生为之题名。季羡林先生很少为画家或书法家题签题字,一般都以自己不是书法家而婉拒。然而,当听说作者是军人,还是天涯海角的戍边军人时,就毫不犹豫地答应,而且,还写了两幅由我挑选。两幅各具特色,让人真的无法取舍。

见我踌躇不决,先生就说,两副都送你吧,大的送给画家,好展览,小的送给你。然后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家字好写,真正意义上,写好一个家并不容易,珍惜一个家,更不容易。

写好一个家,真的并不容易。这几天整理库房,寻到了几张几年前的老纸,略微有点雨水浸过的痕迹,像茅屋为秋风所破,而留下斑斑伤痕,大有历经磨难,痴情不改的韵味。于是乎就信手拈来,一蹴而就,而且颇有些感觉。纸为斗方,家显圆润,不失为一幅自己近期还算满意的书法作品,让人欣然。只是落款有点困难,如《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怎么落款都是在画蛇添足。只好用印章来点缀,于是乎就不假思索,就加盖了许多类似八大山人的斋号:驴室,篆刻家程与天为特意为我篆刻的名章,以及过去组织活动时的闲章:中华之魂,还有从潘家园淘得圆章:知不足斋。以此衬托家家,内涵却也确切。只是忽然发现全为阳文,就显得有点阳盛阴衰,略不合谐,于是就特意寻的一枚阴文印章:壹心。也就是说,只要一心一意,一意一心,不贪婪,不苛求,内心和谐,家里就会有温度,自然也就让人温暖。只要用心去写,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自然就会避免类季羡林先生说的家字好写,却写不好的弊病,写出心里的家,温柔而温暖。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