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戏剧梅林”文化地标落户管城区
正观新闻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刘博闻 文/图
春风和煦,万物竞发,正是最好四月天。4月10日上午,管城区“商都戏剧梅林”文化地标奠基暨2024年郑州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启动仪式,在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这一文化地标正式落户管城区,擦亮“国际商都”文化名片,促进文化振兴和繁荣,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武皓,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戏剧家协会主席李树建,郑州市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挺琳,郑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军,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杰,管城回族区委书记张艳敏,管城回族区委副书记、区长丁晓永等领导及汤玉英、虎美玲等11位历届梅花奖得主出席。
管城区委书记张艳敏在致辞中表示,戏曲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起步区、承载区,管城区全力推进“一环、一园、六大文旅片区、六大协同更新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逐渐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传承与创意转化相辅相成的特征,文化底蕴优势日益凸显,文化名片熠熠生辉,为推进戏曲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在剧场建设、剧目创作、人才引育、平台打造、品牌培训“五大工程”上下功夫,在求新、求变、求高度上探索,塑造“戏剧+旅游”文旅融合新场景,擦亮“国际商都”文化名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郑州实践贡献管城力量。
随后,现场嘉宾走到启动台前,用水浇灌启动台上,开出一枝枝梅花,舞台后方的石碑被同时揭开,管城回族区“商都戏剧梅林”文化地标揭幕、2024年郑州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正式启动。
现场,嘉宾们移步种植区,在商城墙周边种植代表戏曲的红梅树,并在梅花树上悬挂祈福牌,赓续梨园新声,打造“商都戏剧梅林”文化地标,为“管城有戏”持续开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此外,还在游园观看了戏服走秀、戏迷联唱、手绘脸谱、手工制作等活动。
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除了豫剧、曲剧、越调等三大地方戏曲剧种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剧种,无论是起源、规模还是戏种皆可称为中国戏曲之最。郑州作为戏曲大省的省会城市,戏剧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管城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辖区距今3600余年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是郑州的根之所系、魂之所属,也是郑州跻身全国八大古都的重要佐证。在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商都戏剧梅林”文化地标,不仅是管城戏曲乃至文艺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更是大力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