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寻春惊蛰到,万物复苏萌新生—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中心幼儿园贝乐园惊蛰活动
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者6日就是惊蛰时节。此前,动物入冬时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蛰到,春雷响,惊醒了蛰居也就是冬眠的动物。“惊蛰”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从这个时节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时节。2024年3月5日上午,侯寨中心幼儿园贝乐园以“惊蛰”活动为契机,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类活动对中国传统节气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国“惊蛰”节气的美好,寻找春天的气息。
“雷惊蛰始,万象更新”
班级活动
集体活动
“惊蛰”之日,在融融春光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感受节气。走进“惊蛰”,体验不一样的节气乐趣。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故事、操作类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惊蛰”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惊蛰的由来,了解惊蛰的节气文化,知道惊蛰开始,春雷响动,气温开始回升,雨水不断增多,万物开始生长,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
小班:惊蛰——煮梨
“惊蛰吃梨”是一种民间习俗,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而且,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洗梨、削梨,煮梨水,孩子们全程参与,香甜的梨子搭配上红枣、枸杞,既营养又美味,孩子们一起品梨水、分享梨水,分享劳动的喜悦,传递温暖与祝福。
切一切
中班:惊蛰——醒虫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中班的小宝贝们通过观察和自由想象,以惊蛰时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展开创作,比如爱唱歌的蟋蟀、像飞机一般轻盈的蜻蜓、有着美丽翅膀的蝴蝶、背着红壳的小瓢虫、整天忙忙碌碌的小蜜蜂……小朋友们将自己感兴趣的小昆虫画下来,并为它们搭配美丽的花纹和色彩。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意盎然的景象,诠释一种别样的春暖花开,快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绘惊蛰”的吧!
画一画
大班:惊蛰——寻春
画一画
展示!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节气教育可以开拓幼儿对大自然的审美心胸,充分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愉悦。本次活动,幼儿对“惊蛰”节气习俗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愉快的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在丰富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结语
春之蛰动、处处逢春,一切美好悄然发生。在这草木纵舒、万物萌动的节气,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品味着惊蛰节气的文化,在感知节气变化的过程中,沐浴着传统文化洗礼,传承感受中华文明的力量。节气流转,时令更迭,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寻节气的秘密,在追随四季的路上邂逅别样的美好!
责编|张伟
图片| 各班级
编辑| 张 茹
审核| 康玉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