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龙子湖被评为2023年郑州市市级幸福河湖

郑州日报

2024-01-18 11:56

郑报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窦真珠 文/图


冬日暖阳,不时有几只鸭子从水面划过。三三两两的居民沿着龙子湖漫步。河面碧波荡漾,河畔步步是景……今天,记者从郑东新区了解到,1月8日,龙子湖被评为2023年郑州市市级幸福河湖。

郑东新区龙子湖环绕于龙子湖高校园区,通过龙湖与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子湖层次丰富的水系景观,蜿蜒密集的道路绿带,大片的丛林绿地,一道道生态回廊,织成一张满目苍翠的“绿色之网”,作为郑东新区大生态建设的示范工程,为高校园区的莘莘学子与周边市民群众创造了优美独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以人为本 结合需求 打造新型宜居环境

河畅水清、碧波荡漾,岸坡新增新颖别致的亲水步道,改善提升后的休闲运动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运动达人……幸福河湖建设,有力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幸福感、满意度。

记者了解到,在幸福河湖建设中,东越市政结合龙子湖生态文化特性,实施“水岸同治”,加大亲水平台建设,打造多元水景观,同步升级改善自身空间环境,构建起了自然蜿蜒的河岸曲线和丰富多样的滨水景观带,营造出人水相融的亲水空间,为市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好去处,让大家尽享亲水之乐。

坚持以龙子湖河道为主线,优化配置沿河两岸乔木、灌木、地被、花草等绿化植被,打造色彩缤纷、错落有致、品类齐全的环湖景观带,根据河湖特点和自然禀赋,补短板、创特色,开展城市阳台、动感森林、药草养生园、循环花园等12处景园的个性化升级,深入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进一步延展了城市园林风情画卷。

幸福河湖的体验,离不开享受生活、保持健康、审美提升等多个层面的生活追求。东越市政融合推进城市绿道、体育设施、健身步道等工程项目,投入集AI、大数据、5G网络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的智能步道,实现无感感知获取跑步及健步走运动消耗热量、运动里程、运动时长速度等各项数值数据,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与服务,让人、运动、自然之间和谐共存,使幸福河湖内涵更加丰富。

综合施策 复苏生态 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每到周末,我都会带孩子来河边玩,这里的鸟儿种类越来越多,许多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家住龙子湖附近的安女士说。

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擦亮生态文明底色,东越市政坚持常态化治理和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改善全流域水生态环境,定期组织开展清漂专项行动,清理湖中绿藻、水草、垃圾、淤积物等水质污染物,坚决守护好龙子湖的“盈盈碧水”。水域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很多绘画和摄影爱好者来采风游玩。

在原有规划设计基础上,实施龙子湖水系连通提升工程,通过更换破损潜水泵、修复故障阀门、清理退水管涵及箱涵淤泥等措施为龙子湖水域“祛瘀通络”,实现上下游水系连通,保障河道生态流量,为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创造必要条件,改善河湖水系水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多样性,提高区域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和防洪除涝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因水而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宣传 紧抓管护 护水氛围更加浓厚

“整治效果好不好,要问群众才知道,”这是东越市政水务负责人的口头禅。自接管龙子湖水系管养工作以来,东越市政充分发挥河道水域岸线管理职责,重点加强水域空间管控,进一步规范河湖秩序,实现水域安全巡查全覆盖。

在谈起近年的工作感想时,他说:“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作,除了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更要有正视问题和短板的勇气,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更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据介绍,东越市政积极与办事处、社区联合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自救宣传“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台、悬挂横幅、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册、倡议书等方式,普及溺水急救、自救、互救等知识技能,不断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增强大家面对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共同守护河湖安澜。”

同时,联合水上派出所集中整治野钓、野泳行为,切实发挥管理作用,推进河湖长制落地落实。在河道沿岸设置安全提示标牌,加装安全应急救援设施,对每处桥梁和重点部位增设安全警示牌和安全设施确保水域的安全健康。

狠抓水灾防御,加强汛情预报预警,做好日常水位监测,制定应急预案、落实抢险应急队伍、备足物资等,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湖日常巡查管护,联合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实现水环境保护长治久安,构建蓝绿交织的大美景观。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本。

“今后的工作中,东越市政按照郑东新区园林水务局河湖工作要求,切实担当职责使命,进一步打造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龙子湖生态文明家园,着力描绘龙子湖水域崭新画卷,在郑东新区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贡献水利力量。” 东越市政水务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