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陈振濂先生赴甘肃出席“简述中国”大型系列活动
12月2-4日,在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美术学院,共分三场大活动。
一、“简述中国”展览开幕式致辞、参观,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二、简牍书法“形式·技法”审美演绎大会。
三、“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论坛。
因内容丰富,小编无法分清哪些专属场景图片,难以进行细致的分目分类,只能以保存资料的笼统目的为主,编成《相关图片文字报道资料大集合》,请读者诸公自行分类判断。
“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开展 200幅优秀简牍书法作品展出
发布日期 :2023/12/3 17:34:19
简介 :
12月2日,“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200幅优秀简牍书法作品展出,充分展示了简牍书法的传统经典文化魅力,为当代简牍书法创作、教学、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学术支撑。
视频
“简述中国
——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在兰启幕
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2023-12-02 19:58
12月2日,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和西泠印社主办的“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幕。展览为公众欣赏简牍书法独特魅力,近距离感受汉代士卒与现代书法家之间的文化碰撞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
此次大展自去年12月筹划以来,先后征集了上千幅作品,最终筛选呈现了200幅优秀简牍书法作品,包括150幅获奖作品、入展作品,以及50幅特邀作品。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此次大展将充分展示简牍书法的书写观念、人文精神、审美追求,展现传统经典文化魅力,用手中之笔,不断延续简牍书法这一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
当天,“简述中国”——2023 全国简牍书法系列活动之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大赛、全国简牍书法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同步揭晓。系列活动的开展为简牍学研究和推广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更是传承简牍学、弘扬简牍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了解,甘肃是简牍大省,共出土汉简6万多枚,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开幕活动中表示,简牍文化的研究弘扬,不仅是一门学术,也可以是一门艺术。作为简牍书法艺术的探索,此次展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特别希望以这次简牍书法大展为契机,经过若干年的孕育,让我们在唐碑、王羲之的帖学、以及民国时期群星璀璨的很多艺术大家之外,拥有一些以简读帛书为自己艺术基盘的艺术名家和大家。所以这个展览我觉得具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意义。”】
甘肃省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刘芸
责编:徐玉冰
主编:李思沪
书讯 | 《“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作品集》举行首发仪式
“简”述中国 甘肃简牍博物馆 2023-12-02 19:20 发表于甘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时代文脉,进一步挖掘简牍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简牍书法艺术,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联袂主编的《“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作品集》一书正式由书法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 “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入展作品和特邀作者作品,充分展示出简牍书法的当代书写观念、人文精神、审美追求,展现了传统经典文化魅力,不断延续了简牍书法这一中国文化根脉,塑造出更多可观可感可知的中华文化新形象。
《“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作品集》
甘肃简牍博物馆 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编 书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内页展示
.
.
丝绸之路上的简牍,是文物,是文献,也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演变和中国书法艺术最系统、最完善、最丰富、最直接的原始资料。综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书法学,通过对绵延几百年的简牍史的研究梳理,将当代书法的研习、取法范围从古代名帖名碑拓展到所有新出土的古代书法资源上,可为当代书法的守正创新开拓新的渠道。“简述中国”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示简牍书法的书写观念、人文精神、审美追求,展现传统经典文化魅力,用手中之笔,不断延续简牍书法这一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文化根脉,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
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了“简述中国”系列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活动,由“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大展、“简述中国”——全国简牍书法论坛、“简述中国”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三部分组成。系列活动自2023年1月发布征稿启事以来,受到全国书法名家、高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简牍”是一个体量很大包容很广泛的艺术世界,其中也有核心与边缘、典型与配属、主导与附和之间的差异关系。在高级别评奖中,以西北汉简为风格基准,选取较接近者如武威、居延、敦煌或悬泉置、马圈湾等等风格样式的投稿作品并对之进行适度倾斜,从而传递出明确的西北汉简贯串百年“简牍学史”的断代信息和清晰印象。
特邀作品展示
来源 | 书法出版社
审核 | 肖从礼 王丽娜
终审 | 朱建军
“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
2023-12-02 18:2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12月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12月2日,“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认为,简牍的科研在甘肃不仅仅是学术还有艺术,这样的活动如果能坚持办,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将是甘肃省对当代书法的重要贡献。
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出土的汉简有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汉简之乡”。近年来,甘肃的简牍书法越来越受到书法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其历史文献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对当代书法的研究和创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厚植甘肃简牍土壤,自去2022年12月筹划以来,受到全国各地书法爱好者和简牍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共征集到上千幅作品。
今年上半年,组委会从上千幅征集作品中优中选优,评选出150幅获奖作品入选展览,同时从全国简牍研究学者和书法名家中征集到50幅特邀作品参展,最终呈现了国内高水平的简牍书法大展。
这次大展,既是对简牍书法的艺术化再解读,也是对简牍文献普及方式的新探索。展览通过对绵延几百年的简牍史进行细致研究梳理,为当代简牍书法创作、教学、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作为本次展览联合主办方,西泠印社在金石书画领域有着崇高的地位。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专程来兰州参展并作为主办方致辞。
陈振濂表示,甘肃是简牍之乡,虽然全国有多个省份出土简牍,但是要构成100年的简牍学术史和艺术史,只有甘肃堪当此任。西泠印社多年来一直倡导重振金石学,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马衡在《中国金石学概论》书中提出甲骨文、简牍、帛书都是金石学的大范畴。双方共同主办“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将推动简牍学术特别是艺术的研究,推动金石学发展。
陈振濂说,今年开始,中国书法界发展趋势出现了新的动向,书法展览向专题化和科研化转变,其中有非常强的科研元素。中国书法也由写好字,提高自己书写水平、完成一定艺术水平的创作,开始逐渐走向科研,书法已经是一个研究对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书写水平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简牍书法展就是一个地道的科研项目。此次“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将切实把书法展览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落到了实处。
此外,期间还将举办“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论坛”,目前已到有效投稿论文72篇,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26篇。同时,“简述中国——2023全国高校简牍文创产品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设计作品57组,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共20件。
责任编辑:冯睿栋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陈振濂说:
可以把今天的简述中国”大展开幕式看作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一个“双创”的成果: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批作品今年春在评审刚刚完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它竟会有这么大的意义,但是今天直面展出效果时才能感觉到:
第一个是它“重振”和复活了简牍书法,给书法界的大家提示了,今后有这么一个切口,这个切口以后深入做进去,可以给当代书法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专业拓展。
一第二个是今后的展览,会形成鲜明的“书法科研”这样的一种顶层的目标和需求,将会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书法整体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崭新标识。
12月2日上午,“简述中国——2023全国简牍书法大展”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展出的200幅简牍书法作品基于对简牍文献资料的研究创作,生动呈现了我国汉代书法的丰富样貌和发展脉络,尽展汉字之美。
【鸣谢】
朱建军、陈新长、王玉芳、马国俊、李璠俊先生(女士)提供现场珍贵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