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风云录(22) | “赵氏孤儿”竟然是一场通奸丑闻引发的血案

旅行者说文史

2023-11-15 12:32

如果我们说起下宫之难也许并不被许多人所熟知,但是如果要说起赵氏孤儿,那么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元代著名戏曲家纪君祥根据这一历史事件创作的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 更是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誉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根据《赵氏孤儿大报仇》改编的京剧、豫剧、秦腔、曲剧等在戏曲的舞台上也是久演不衰。它也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并在欧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走上政治舞台的赵氏家族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并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而创作出来的。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国的赵家和秦人是一个祖先,都姓嬴。周穆王的时候,位于江淮一带的徐国趁着周天子外出巡游时发生叛乱。周穆王在马夫造父的帮助下,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返回救乱,最终平定了徐国之乱。周穆王于是就把赵地封给了造父,这就是晋国赵氏的祖先

自晋文公以来,赵氏家族逐渐走向了政治舞台,甚至到了可以随意废立君主的地步。在晋襄公去世后,赵氏家族的赵盾考虑到太子夷皋年纪较小,就想立晋文公之子,晋襄公之弟公子雍为国君。当时公子雍在秦国,他就派出使臣去接他回国。

而晋文公的表弟贾季则支持晋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乐。公子乐的母亲文嬴(亦称怀嬴)为秦穆公之女,曾在晋怀公在秦国当质子的时候,被秦穆公许给了晋怀公。晋怀公在晋惠公生病期间,抛弃了怀嬴,私自回到了晋国当了国君并背叛了秦国。秦穆公一怒之下,就将怀嬴重新许配给了晋怀公的叔叔公子重耳,并护送他重返晋国。公子重耳杀死了晋怀公自立为王,这就是晋文公。

赵盾以公子乐“母淫子辟”为由,拒绝了贾季的建议,并派人杀死了公子乐,而贾季则被迫逃离了晋国,最后死在了潞国。

太子夷皋的母亲听说后,日夜啼哭,对赵盾叩头说:「先王有什罪过啊?您要抛弃他的嫡子而另立国君呢?」赵盾也觉得,在晋襄公有嫡子的情况下,另立国君破坏了宗法制度,会引起时局不稳,于是就立了太子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

晋灵公即位后,行事荒唐,执掌晋国政事的赵盾多次劝谏也不听。有一次,晋灵公吃熊掌,因为厨师没有煮熟,晋灵公就直接将他杀了,往外抬尸体的时候,正好被赵盾碰到。赵盾说了晋灵公几句,不料晋灵公因此怀恨在心,就想杀死赵盾。赵盾没有办法,只好逃走。

在逃跑途中,赵盾碰到了自己的堂弟,也是晋灵公的姐夫赵穿。赵穿听说后,非常生气,就前去找晋灵公理论。然而晋灵公不仅不听,反而对赵穿恶语相加。养尊处优,骄奢蛮横的赵穿竟然一不作二不休,命令卫士上前砍死了晋灵公。

还没有逃出国境的赵盾听说后,又返回国都,把晋灵公的叔叔拥立为王,这就是晋成公。赵盾重新掌权后,没有追究赵穿弑杀国君的罪行。他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董狐非常生气赵盾不遵守法制,就让赵盾自己去看,赵盾只见史料上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非常生气,说:「天下人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你怎么可以让我承担罪名呢?」董狐说:「你贵为相国,还没有逃出晋国就是先君之臣。回来以后你不惩办凶手,难道跟你没有关系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晋国,赵氏家族成员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好恶废立君主,甚至在杀死国君和王子的情况下也不用承担罪责,可见权势之大。曾经被赵盾排挤出逃的贾季是这样评价赵氏家族的:“赵衰(读音:cuī, 赵盾之父)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这恐怕也给后来的赵氏家族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2、赵氏孤儿是真实存在的历史吗?

根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的时候,赵盾去世后,赵氏家族由其子赵朔继续执政。曾被赵氏家族罢免官职的佞臣屠岸贾被重新启用,颇受宠信。于是,屠岸贾就向晋景公进谗言,说赵氏家族曾经弑君,理应受到惩罚。他说:「虽然晋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逃亡在外,我们先君认为他无罪。但是,他回朝以后,因为凶手是他们赵家的,而不惩治罪人,他的子孙还在朝为官,实为逆贼之首。」尽管三军司马韩厥极力反对,但在晋景公的默认下,屠岸贾还是私自率兵攻打赵氏家族所在的下宫,将赵朔以及赵盾的几个弟弟赵同、赵括(不是战国时期空谈兵法的那位)、赵婴齐等斩尽杀绝,赵氏家族惨遭灭门。

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在韩厥的提醒下,事先逃到了宫中,幸免于难。此时,赵庄姬已有身孕,不久又产下了个男婴。赵朔有两个门客,叫公孙杵臼和程婴。为了保全赵氏家族唯一的血脉,公孙杵臼对程婴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一些?」程婴说:「当然是扶立遗孤更难!」公孙杵臼说:「赵君生前对你不薄,你就勉为其难,替他扶立遗孤吧。」于是,他们设法得到了别人家的一个婴儿(在戏曲中演绎为程婴的儿子),将其藏在深山之中。程婴从山里走出来,对屠岸贾说:「我程婴没有出息,如果你给我1000金,我就告诉你他藏在哪里!」屠岸贾很高兴,就答应了程婴的要求,并派兵跟随他去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被抓住后,假意大骂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赵君身亡之时,你跟我商量要扶立赵氏孤儿,想不到如今你为了钱财却出卖了我。」屠岸贾见此,就命将士上前,杀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小男孩。屠岸贾离开后,程婴就带领真正的赵氏孤儿隐居起来。

十五年后,晋景公偶然生病,找人来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屈死的赵氏家族的冤魂前来索命。心中也觉得有愧疚的晋景公就询问韩厥怎么办?知道赵氏还有孤子在世的韩厥就如实将实情相告。于是景晋公和韩厥就商量立赵氏孤儿赵武,并将其召入宫中,并命其前去攻打屠岸贾为赵氏家族报仇。

屠岸贾灭族以后,赵武又获得了原来赵家的封地。程婴对赵武说:「当初下宫之难,我之所以苟活于今,就是为了扶立赵氏遗孤。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恢复了赵家的爵位,我要去向赵君和公孙杵臼复命了!」赵武说:「我宁愿筋骨受苦,也要为你养老,你怎么舍得离我而去呢!」程婴说:「当初公孙杵臼认为我能完成大任,他才提前先走一步。如今大事已成,我不去复命,他就认为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程婴就自杀了。程婴死后,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并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这就是中国著名赵氏孤儿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通过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歌颂了正义,鞭笞了邪恶,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屠岸贾的奸诈残暴,公孙杵臼的慷慨就义,程婴的忍辱负重,无不跃然纸上。

然而,这个故事自唐代以来就不断地受到质疑,学者们纷纷质疑它的真伪性。事实上,关于下宫之难的历史,不同的历史记载并不相同,甚至在《史记·晋世家》对这件事的记载也跟《赵世家》大相径庭,反而《左传》中的记载与《史记·晋世家》中的记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其一: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三人身份可疑,除了在《史记·赵世家》外,其三人不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甚至在《史记·晋世家》也没有只言片语。史学界一直讲究孤证不立,所以程婴三人是否存在就成了最大的疑问,如果说,程婴三人就是虚构出来的人物,那么赵氏孤儿是真是假就一目了然了。

其二: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然而,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又记载:「(晋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晋景公三年是公元前597年,而晋景公十七年是583年,两者相差十四年之久。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赵家覆灭的时间竟然相关十四年之久呢?

其三:在《左传》记载:「晋(鲁)成公八年,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鲁成公八年也是583年,也就是说,在《左传》和《史记·晋世家》记载赵家覆灭的时间是一致的,那么《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儿孤儿”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

3、一起通奸案引发的血案

既然说《史记·赵世家》中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并不可信, 那么太史公司马迁又为什么如此记载呢?究其原因,大约是他在撰写《赵世家》的时候,参考了赵国官方的史料。而赵国的史官在下宫之难这件事情上,改写了那段历史。太史公可能在编撰《史记》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这种情况,他为了如实记录赵国史官在这件事的态度,于是就留下了这“赵氏孤儿”这段传奇的故事。

那么,赵国史官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要改写那段历史呢?这就要从赵武的母亲赵庄姬说起。

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也有史料说是晋景公的姐姐)。晋国的始祖是周成王之弟,所以,赵庄姬的姓是“姬”,“赵”是丈夫的氏,“庄”则是赵朔的谥号。赵庄姬又称为孟姬,“孟”在古代兄妹中表示排行最大,但不是正妻所生。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的时候,晋国大夫赵衰紧随其后。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以后,为了感激赵衰的追随,就将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他,并生了三个儿子。赵姬非常贤惠,劝说赵衰将早年间叔隗所生之子赵盾立为嫡长子。赵盾得到重用后,非常感激自己的庶母,就帮她的三个儿子也成为了晋国大夫,这就是赵同、赵括(读音 kuò,此赵括跟“纸上谈兵”的赵括不是一个人)、赵婴齐。

赵盾死后,其子赵朔执掌晋国政务后,与赵同、赵括之间在政策方针上出现了分歧。赵朔看到了荀氏和范氏的崛起,力主与其接近;而赵同、赵括却力主与卻氏和先氏交好,并疏远和打压荀氏、范氏、栾氏等家族。

而赵同、赵括、赵婴三兄弟也出现了矛盾。晋景公年间,晋楚两国间发生了邲之战,赵婴齐为中军大夫。晋军溃败时,因他早已作好了准备,得以率领自己的军队先行渡河撤退,没有告诉赵同、赵括两人,引起了两人的不满。

就在这个时候,赵氏家族传出了新寡的赵庄姬和赵婴通奸的丑闻。《左传》是这样记载的:「晋赵婴通于赵庄姬。」这是夫叔和侄媳通奸,属于乱伦行为,对于内忧外患的赵氏家族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体面的事。于是,赵同和赵括就将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不久他就客死在了他乡。赵婴齐离开晋国时,长叹一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昆:兄弟的意思)其忧哉!」从这句也说明了,赵婴齐是赵氏家族唯一可以震慑栾氏家族的人物。

赵同将赵婴齐流放到齐国,是一个相当不明智的决定,一方面削弱了赵氏家族的势力,一方面深深地触怒了赵庄姬。《左传》记载:「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意思就是说,赵庄姬因为赵婴之死,迁怒于赵同等人,就对晋景公说,赵同和赵恬要发动叛乱。同时,一直被赵氏家族打压的栾氏伙同卻氏趁机火上浇油,坚称赵庄姬所言不虚。于是,晋景公就诛杀了赵氏整个家族。因为赵庄姬不仅是晋皇室之女,又是所谓“赵家叛乱”的举报者,所以,她的儿子才赵武幸免于难。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赵氏家族再次崛起后,特别是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赵国的史官在记载下宫之难这段历史时,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定然不愿意将赵庄姬与其叔通奸乱伦的历史记录下来,所以,就将这场族难定性为佞臣屠岸贾迫害,“程婴救孤”也就应运而生了。

4、河南和“赵氏孤儿”的传说

依据前文的分析,“赵氏孤儿”的真相也许就是一场家族通奸丑闻,但是,在我们又无法解释清,为什么国内很多地方出现的“程婴墓”等历史遗存。比如,在山西省忻州和山西省襄汾均有程婴墓地的遗迹。宋代诗人在《程婴墓》一诗还写道“已脱遗孤安赵氏,更轻一死报公孙。”

而在河南焦作温县三家庄,更是被公认的赵氏孤儿传说的发生地。

焦作温县三家庄,南依黄河,北邻太行。据《焦作·乡村记忆(温县卷)》记载,三家庄原名叫太平庄,后因发生了赵氏孤儿的事件,才改为了三家庄。现三家庄村委会院内,有一通县文物管理所竖立的抚孤纪念碑”。碑文简要记述了春秋时晋景公年间发生在晋国的那场动人心魄的“藏孤”“搜孤”“救孤”“抚孤”的忠烈故事。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41年十二月初一,赵氏孤儿赵武曾在此祭祀自己的曾祖赵衰,也就是说,该地可能是赵氏的祖茔。三家庄西南方头村,现存赵盾墓,墓前有金章宗乙丑孟春县丞所树石碑,现残碑尚存。据记载,赵武祭祀曾祖时,于当月初七不幸病逝,遂葬于赵盾墓不远处,人称孤儿冢,现残碑尚存。


参阅文献《史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