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伦:我和商酒务的那些往事

出彩郑州

2023-10-20 11:45

上了岁数的人,容易回首过往,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往事,不管对错甜涩,皆难忘却。有些事情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反倒更加清晰可辨。

有时,命中注定的缘分,是更改不了的。

而我,和商酒务就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过不少地方,有些地方甚至呆的时间更长,但于商酒务,可能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个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虽然时间很短,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我却印象极深,或者是印象美好。

商酒务是一个镇,也是豫西平顶山市宝丰县下属的一个酿酒古镇、中州名镇,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 

据传,宋朝时期的商酒务有七十二家酒坊之说。“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程颢于宋元丰六年被派往汝州监酒,官署就设在商酒务镇。程颢利用监酒的闲暇,在被称为“南海子”的地方建立了春风书院,传播程朱理学。

屈指数来,和商酒务镇足足有30年没联系了,而平时忙于工作,脑海中也渐渐模糊了该镇的形象。

可是,近期的一个上午,忽然收到了多年不曾联系的团政治处主任的一个微信,他发给我一张照片,上面所写字体依然清晰,是当年我们给商酒务镇赠送锦旗的一张图片。图片中可见五位同志,站在最右边的我,还很单纯,略显青涩。特别是我肩上扛着的红牌显得特别醒目,那时,我还在团里实习,没有正式授衔。

时光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时,我刚离开军校不久,被分到驻军一个团部实习,大概也就是十月份或者稍晚点,团里根据以往惯例,要外出驻训,地点就选在了宝丰县的商酒务镇。而我,因为刚刚离开军校,就铆足了劲,决定施展才华,大干一番。于是,就主动请缨,办起了团里的“战地快报”。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帮手。凭借着年轻和一腔热血,一方面要下去采访,了解先进典型,回来后还要编写赶稿,既当编辑,又当记者,还当文印工,第二天还要将印好的战地快报下发到各个营连,尽管工作很苦,但依然乐此不疲。

记得我们驻地距离镇政府不远,当时的镇政府都是屋架房,院子也不小,相比周边村庄,地势要明显略高一些。

我每天的任务就是白天采访、编写,晚上整理,第二天再写稿、改稿、印刷(其实是手写)等。

因为要外出采访,相比其他人,我就多了外出的机会。于是,和镇政府的官员也就熟络起来,办事也就方便了不少。

大概一个多月时间吧,驻训就要结束了。

临走之前,我专门做了策划,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请人制作了一面锦旗,并协调团首长出面,赠送给了商酒务镇政府。

在商酒务工作期间,经历了不少事,有些已经模糊,依稀忘却了。但有些人,有些事,却印象深刻。

其中,一个叫小桃的姑娘,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那时的小桃,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在镇政府临时找了个工作,为了上下班方便,就住在镇政府院里她的姥姥家。当时,她刚刚20岁出头,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长得文文静静的。

她对我们这些当兵的颇为羡慕,她讲,她从小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非常渴望那身绿军装,只是,在她看来,一切都不过是个梦想罢了。一来二去,不知不觉间,就和小桃熟悉了起来,并且互留了电话。

而这种纯粹的友情,随着驻训的结束,就慢慢遗落在记忆的长河中。

后来,因为工作来回调动,再加上工作繁忙的缘故,那些过往,皆如云般飘散。但那张旧照片,一下子又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忍不住勾起了往事回忆。

说来也巧。刚好我们单位新调来一位美女,是从宝丰县住建局“挖”来的优秀人才。也不知是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还是天生就喜欢写作,两三年的时间里,她就在各类刊物发表了不少优秀文章,有的还上过人民日报,在相关网站更是成为了“常客”。

于是,我就对她讲起了这段难忘的经历,并让她看了那张老照片。没想到,她竟吃惊地说,照片上的一个人,她认识,和她是一个单位的,是宝丰县住建局一位领导,刚刚退休不久。

后来,商酒务镇政府一位领导还给我打来了电话,详细介绍了商酒务镇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并一再邀请我再回去看看。

而听说当年的小桃,也早已离开了商酒务镇,现在县里一家很不错的单位上班,并担任了这个单位的领导职务。

只是,三十年没见面了,不知她还记得当年那个实习的军人吗?

往事如甘,岁月静好,那些难忘的经历,虽然短暂,或者瞬间消散,但于我而言,却是那般美好。其实,有些人,有些事,早已种在心田,当你不经意间打开,一切竟是如此清澈,沁人心扉。

商酒务,我好期待!

文/朱培伦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