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津门奇人之二十——发“外气”的人

正观新闻·正观号

2023-09-27 15:15

在八十年代,我所结交的一个气功师,不是来自鱼龙混杂的江湖,而是来自著名高等学府。他,就是天津大学体育教研室副教授冯广来。

当年,我与冯广来结下深厚的情谊,也对他有着更多的、更直接的了解……

(一)

冯广来有着能发“外气”的奇特本领。

当年,天津大学热物理教研室通过仪器对冯广来的“外气”,进行了一番测试。当他用手掌发“外气”的时候,仅过5分钟,手掌表面温度就由摄氏27度升为32度,周围出现30厘米幅射区。从仪器拍下的彩色照片中还看到,他的手掌出现一束束5到10厘米的光柱,宛如璀灿的宝石发出的光亮,实在令人惊羡不已。

“外气”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物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外气”究竟是什么物质,学术界众说纷纭,说法不一,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的定论。

冯广来是在无意之中发出“外气”的。

1961年,他在北京体育学院就读,由于学业紧张,一度患了神经衰弱症。

“怎么办呀?”他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

“听说练气功能治失眠。”一位同学劝他,“学校要举办气功学习班,不妨去试一试。”

他答应了,但心中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不料,他自己也不敢想象,通过练气功不消一个月,神经衰弱症果真痊愈了。

于是,他成为地地道道的“气功迷”,特意到书店买来一些气功书籍,一有闲空儿,就认真地读起来。他还主动向老师求教,掌握了“少林内功”等功法。

常言道:“无意插柳柳成荫。”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仅过两年,他的手掌竟能发出“外气”。

冯广来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大学体育教研室工作,他仍然始终迷恋着气功。

1979年的一天,他观看了一次“硬气功表演”,回到家里,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惊险场面,依然清楚地萦绕在他的脑际:

  “腹托千斤”……

  “手掌劈石”……

  “头撞砖块”……

  “金枪刺喉”……

  “手碾瓷片”……

这是凭空想象的神话吗?不是。这是飘渺虚无的梦境吗?也不是。但现代科学对这些现象,还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答案只能是一个个的“未知数”。

不久,他和同事一手操办起天津大学气功辅导班,向200多名学员,兴致勃勃地同时传授几种功法:内养站桩功、太极气功、漫步行功、五禽动功、开合功等。

通过练气功,许多患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关节炎和其他种种疾病的学员,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的甚至已经根除。尤其让人惊奇的是,有几名患癌症的学员,有的肿瘤缩小,有的肿瘤居然消失,超出医生宣判的“死亡期”,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真是一个奇迹!

(二)

“要是一边让病人练气功,一边给病人发‘外气’,岂不可以使他们康复得更快?”冯广来的脑海里突然出现这样的念头。

他这样做了,奇迹又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他向许多病人的某些穴位发“外气”时,对方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热感,又逐渐觉得胀、酸、麻、痒等,由此对不少种疾病都产生一定的疗效;

那时候,他还与学生弓保津、王梦宾在天津医学院进行了一次测试:向10只有肿瘤的小白鼠,每次发半小时“外气”,仅用9天就产生效果,与未经发“外气”的小白鼠相比,这10只小白鼠体内的肿瘤大大缩小了。

他用“外气”治病的原理何在?对于这一问题,他却无法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后来,他与天津大学精仪系副教授、访美学者戴品忠合作进行研究,写出《探索气功治癌机理,促进人体科学研究》《气功治癌临床报告》等两篇论文,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胆的假说。

他在中国气功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发表这两篇论文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立刻得到这样的反映:

“这篇论文很有价值!”

“假说是科学结论的桥梁,意义不可低估。”

这两篇论文,成为向1989年世界气功学术讨论会推荐的论文!

人为什么患癌症呢?

这两篇论文指出:癌瘤发生是基因功能的错误编码程序所致,是决定细胞分裂、分化的遗传因子发生变化后,引起的一种发育生物学变异。在生物组织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机体或某器官成熟之后,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会发生更迭而并不增殖,叫做细胞的分化。这种由基因决定的功能,使每一器官维持特定的结构、形态与功能,显示了生物组织发育的自限能力。然而,正是由于控制细胞分化的基因发生了变异,细胞的分化变为细胞分裂,数量不断增加,于是就失去了自限能力。癌症的致命特征,无一不是由于这种发育变异的生命现象所致。癌组织一旦形成,就会无止境地增殖。

气功为什么能治癌症呢?

这两篇论文指出:气功治癌的重要方面,在于气功师通过发放“外气”向病人传送信息,借红外线、磁场等信息载体的幅射穿透能力,影响患者的生物控制过程,达到修复畸变、消除错误控制中枢的目的。另外,病人通过自练气功,达到人体控制系统的优化工作状态,以正压邪,健身祛病。正是这种控制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消除了引起细胞发育变异的错误控制中枢,因此气功治癌就有可能了。

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科学研究工作,以证实这一假说。

(三)

后来,他调到天津大学北洋气功研究所,从事气功治疗癌症的研究工作。他与学生弓保津、王梦宾等,用“外气”对百余名癌症病人进行治疗,大多数都有效果,个别的竟能痊愈……

1988年4月的一天,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天津大学管理系会客厅举行。

天津电视台记者闻讯后,不肯放过这难得的机会,风风火火地赶来,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会客厅……

座谈会由天津大学副校长刘经逵主持。

一位满脸皱纹、身材瘦小的老太太首先发言,一位无限线电厂的中年技术干部接着发言,一位房管部门离休干部又进行发言……他们都是癌症患者,都用亲身的经历,讲述了在不排除正常治疗的前提下,通过“外气”治疗和练“内养静功”,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让人们惊叹不已,感到无法理解。

(四)

1988年的暮春时节,一辆绛紫色小汽车,驶向天津大学专家楼前的小广场。车门打开了,一位来自日本的衣着华丽的夫人,笑容可掬地走出来。

这位夫人,是日本前通产大臣佐佐木更三的妻子佐佐木君枝,专程对冯广来进行拜访……

原来,佐佐木更三不幸患了肝癌,愁得她寝食不安,常常躲在一边抽泣。1987年10月的一天,刚从天津大学归来的日中友好研究室成员、8旬老人安田勋,在探望佐佐木更三时,向佐佐木夫人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一次,安田勋在天津大学专家楼饮酒过多,突然醉倒在床上,大口喘着粗气,胸口感到憋闷,头脑眩晕不止。冯广来闻讯赶来,用手掌从上到下依次对准他的头、胸、腿等部位,接连不断地发出“外气”。不到20分钟,他就觉得喘气顺畅了,头脑也清醒了,很快进入甜甜的梦乡。清晨醒来,他并没有不太舒服的感觉,心中十分惊讶。于是,他怀着好奇心拜访冯广来,得知冯广来正用“外气”对不少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佐佐木夫人听完安田勋的介绍,心头萌生了一线希望,急切地说:“让我丈夫马上到那里去,请冯广来先生治一治。”

可是,就在佐佐木夫人办理出国手续之际,佐佐木更三不幸溘然长逝了。

在天津大学期间,佐佐木夫人和女秘书井上百合子女士,分别接受了冯广来的“外气”治疗。

佐佐木夫人的两腿膝关节有毛病,时常隐隐作痛,在日本跑了许多医院,也难以治愈。对于自己的病是否还能好转,她早就不抱什么希望。这一次,当冯广来向她发“外气”时,她的胸中出现一股细细的暖流,逐渐向下肢缓慢移动,小腿肌肉开始轻轻跳动……当天晚上,她感到特别轻松,美美地睡了一觉。第2天和第3天,又经过几次“外气”治疗,她的膝关节就不觉得那么疼痛了。

“我简直遇上了神医!”她有了切身的体会。

在高兴之中,佐佐木夫人向冯广来透露了一桩心事:这次受日本政界和医务界几位朋友的委托,准备邀他到日本为一些人治病,同时通过募捐筹措一笔资金,资助他进行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谢谢!”冯广来高兴地答应了。

不久,冯广来带着学生弓保津奔往日本东京。他刚一到来,不少日本朋友就闻讯赶来,纷纷请他用“外气”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 也不断给他们带来好感。当地一些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五)

冯广来为气功事业,付出了十分艰辛的代价!

这是他一天的活动安排表:

清晨5时30分左右,起床;7时左右,奔往北洋气功研究所工作;中午12时左右,回家吃饭;1时30分左右,又去工作;晚上6时左右,到操场练功;7时左右,回家吃饭;7时30分左右,到病人家中进行治疗;10时左右,返回家里练功;11时30分左右,就寝。

一年到头,不论是星期日、节日,还是寒暑假,他几乎天天都这样度过;

一年到头,不论家里遇上什么困难,还是单位给增加了什么额外负担,他都决不耽搁工作。

当时,冯广来50多岁,苍老的容貌同实际年龄相比,并不协调。他常年过多地发“外气”,对身体是很大的损害,使得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说来也怪,他只要隔一段时间不发“外气”,清癯的面孔顿时焕发出红光,脑袋的秃顶渐渐长出乌黑的头发,体重显著增加,成为身材魁梧的壮汉。只要一发“外气”,立刻就又复原了。

然而,为了给他人带来新生,为了在气功科学事业上有所建树,他还是不停地发“外气”,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

一天,他推着自行车,在天津大学青年湖畔小径上蹒蹒跚跚地行走,豆粒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到地上。

“不能走了!”他感到浑身乏力,把自行车倚靠在一边,默默地站在一棵大树旁。他的双脚平行分开,双膝微微弯曲,两只手在胸前犹如抱着大圆球,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舌舔上颚,眼睛微闭,练起风行的“内养站桩功”。他的身体好象腾云驾雾一样,一会儿飘上去,一会儿沉下来,一股气流在身体内循环不止……他睁开眼睛后,觉得只过了短短一瞬间,可手表的时针却走过近一小时。此刻,他觉得身体稍稍舒服一些,又推着自行车向家中缓缓走去。

到了第二天,他又在北洋气功研究所,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忘我的、紧张的工作……

由此,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好,以至有了“魔手”的雅号!

作者:贾长华

来源:“老贾笔谭”头条号

统筹:李丽君

编辑:李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