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残午夜灯—郭杰广《丹灶淬火集》书签浅谈新诗之书写

青年看点

2023-09-04 13:10

~~楚水

这个副标题有点长,似乎想说明什么问题,但标题即为立论也难,不如先为缘起。昨天诗人郭杰广寄来诗集《丹灶淬火集》,附有一枚别致的书签:书法家曹圣书诗集中诗一首,布局舒朗,情景交融,颇有些许禅意,如唐代诗人戴衢两句三年所得之句:

坐落千门日

吟残午夜灯

—他正在一首诗坐禅/直到把呼啸远去的灯芯/坐枯—就有吟殘午夜灯的某种精神追求,我不成佛,何人能成?亦大有六祖之气度。书法亦能契合意境,如董其昌南北宗论之王摩诘,韵味悠长,让人有点爱不释手。

由是想到了中国新诗的书写,特别是新诗的诞生差不多与毛笔向钢笔及圆珠笔转变同步,先天性营养不足,有点像畸形胎儿。沒有考证胡适之,刘半农写出自己第一首新诗时,用的是钢笔还毛笔,是横写还是竖写,总之,时至今日新诗的书写一直就没有寻找到自己形式,更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可能是时间沉淀的不够,李白《上阳台贴》,苏东坡《黄州寒食帖》古典诗词的书写,至到明中晚期书法由翰札转向挂轴时,才逐渐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形式而形成传统,至少几百年的探索与实践,才形成一种特定的艺术。现在无纸化写作,电子版的传递,让新诗的书写,已濒临灭绝,其实己经悬崖边上了,探讨新诗书写基本上近乎痴人说梦。

因此,郭杰广《丹灶淬火集》书签之尝试让人眼睛一亮。湖海归来尊大老,乾坤毁后剩诗人,佛山西樵山白云洞是康有为读书养心的地方,杰广兄立马佛山而于此地,丹灶淬火,大有抱朴子之志,而不输于康南海也。灯芯坐枯,与吟残午夜灯一样,需要静水流深的定力。中国新诗书写也是这样,需要屡败屡战,百折不回。唯斯而坚持,才是希望之所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