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约15亿元!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
郑州全媒体记者 刘地 文 尹金凯 图
9月1日,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高新区举行。项目开工既是郑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集结动员令,也是郑州市、高新区锚定电子信息“一号产业”,抢占智能传感器产业制高点,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开工】总投资约15亿元,抢占传感器产业制高点
据介绍,此次开工的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61.83亩,总建筑面积约5.7万㎡。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是高水平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必要支撑,能够加快企业创新集聚,有利于我省抢占传感器产业制高点。
近年来,河南省委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提出了努力办好“一个世界级大会”,聚力打造“两个产业核心区、三个高能级平台和N个特色产业基地”,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提升五项能力”的系统性要求。郑州市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等若干政策措施,建立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链长制,建立“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八清单”工作机制,明确依托高新区,建设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核心区,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作,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
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是高水平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的核心技术支撑,能够加快企业创新集聚,解决我国高端智能传感器在材料、设计、工艺等环节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引领、支撑河南省传感器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将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等产业集群,建设郑州高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智能传感器孵化器、加速器、人才培训、产品展示等综合服务平台,着力集聚智能传感器上中下游企业,形成高端产品制造为产业基础、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软件算法和示范应用为推动的生态体系。
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产业链发展更加延展、稳固、健全,标志着我省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占领关键环、迈向中高端,也标志着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的建设辐射更广泛、品牌更凸显。
【集聚】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四
智能传感器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截至目前,郑州市智能传感器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约300亿元,占全省90%,占全国约10%,关联及应用企业约4000家。主要分布在气体、仪器仪表、电力电网、环境监测等领域,在国内细分行业具备一定优势,培育了以汉威科技、炜盛电子为龙头的气体传感器,以新天科技、光力科技、天迈科技为龙头的仪器仪表传感器,以日立信、三晖电气为龙头的电力电网传感器,以驰诚电气、安然测控为龙头的环境监测传感器。特别是在2022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四,中部第一。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红军表示,郑州高新区作为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将以此次开工为契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接省直、市直各有关单位,协同郑州大学、豫信电科等参建单位,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以高位推进实现高效建设。成立项目推进专班,定期研究、协调、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二是以顶格力度干出满格速度。严格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决落实“三标”行动,创新推进机制,统筹并联施工;三是以全面服务保障全力落实。深入配合做好项目资金、土地、审批、用工等全方位的要素保障和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抓质量、抓进度、抓安全,打造满意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为引领、支撑河南省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我省以传感器为主的新一代信息科技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发展,贡献高新智慧、彰显高新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