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逃离中国史册的胡虏第六章契丹10.称雄西域
10.称雄西域
就在女真骑兵风卷残云般占据了中国北方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辽朝末期重臣耶律大石率本部兵马西迁至大辽的西部边陲重镇可敦城(位于今蒙古国西北部)。在这里,耶律大石得到了游牧于该地区的古民族乃蛮部的支持和追随,稍加喘息,恢复了一些元气。据《契丹国志·卷十八·大实(石)传》记载:“辽御马数十万,牧于碛(qì,沙漠)外,女真以绝远未之取,皆为大实所得。”用于边防以备不时之需的上万辽军和数十万匹战马成为耶律大石欲图复兴大辽国祚的坚实基础。就在大辽天祚帝被金兵擒获的前一年,也就是1124年,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建制称王。
随后的数年间,凭借着手中的兵马,耶律大石不断向西扩张以壮大实力,并联合西夏和南宋,企图消灭金国,光复辽朝。但新兴的大金帝国势不可挡,所向无敌,耶律大石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继续西征。在西域地区,耶律大石所向披靡,连下数国,开拓了大片疆土,建立了一个新的辽国,史称“西辽”。据《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记载:“所过,敌者胜之,降者安之。兵行万里,归者数国,获驼、马、牛、羊、财物,不可胜计。军势日盛,锐气日倍。”西辽先后兼并了高昌回鹘、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国,迫使塞尔柱突厥向其臣服,一时间称雄西域。西辽疆域东至土拉河(今蒙古国中北部),西尽咸海,管控区域甚至比当初的大辽全盛时期还要广阔。1126年,耶律大石将东喀喇汗国的都城巴拉沙衮改名为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定为西辽都城。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县)称帝,上汉号“天佑皇帝”,以汉语为官方语言,并在政治上延续辽朝中后期的汉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光复辽朝。
耶律大石率部辗转西迁,重建大辽国祚,称雄西域
耶律大石吸取天祚帝失国的教训,励精图治,朝政清明。同时,耶律大石也充分尊重被征服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大多时候仍由当地人管理,因此,西域地区的伊斯兰教传播和民族文化发展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西辽时期,所辖区域经济、文化、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进行了第二轮西征并占领撒马尔罕城之后,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庙号西辽德宗,在中外历史上留下了很高的评价。
鉴于儿子耶律夷列年幼,西辽太后萧塔不烟遵耶律大石遗诏临朝称制,并改元“咸清”,号“感天皇后”。虽未正式称帝,萧塔不烟却大有当年武则天的遗风。另外,因为年幼的耶律夷列并未登基,也无年号,因此,在历史上萧塔不烟被公认为是西辽的第二位国君。萧塔不烟在位七年,巾帼不让须眉,西辽国势日盛。
无独有偶,萧塔不烟之后的西辽皇帝耶律夷列仅执政十三年便驾崩,也是面临太子年幼的情况,于是皇帝驾崩前下诏由自己的妹妹耶律普速完“权国”(执政)——西辽迎来了第二位女君主。但是,耶律普速完远不如她的母后萧塔不烟有正能量。据《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记载:“子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后与驸马萧朵鲁不弟朴古只沙里通,出驸马为东平王,罗织杀之。驸马父斡里剌以兵围其宫,射杀普速完及朴古只沙里。”普速完上台执政后,逐渐对言听计从的丈夫萧朵鲁不横挑鼻子竖挑眼,表现出诸多不满,后来干脆把丈夫贬出国都,为东平王,而明目张胆地与小叔子朴古只沙里私通,后来干脆罗织罪名杀死丈夫。这一败坏人伦的做法,招致身为西辽开国元老的公爹报复。一场宫廷政变,耶律普速完及奸夫逆子均被杀。此事成了西辽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储君耶律直鲁古继位后,竟是个贪图享受的庸碌无为之辈,满足于已经称雄西域数年的西辽盛景,把祖辈回师中原、光复大辽的梦想抛之脑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奢侈无度,疏于朝政。政治的腐败造成社会矛盾激化,这也潜在地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1198年,年年向西辽朝贡的巴里黑城邦遭到阿富汗古尔王朝侵吞,西辽属国花剌子模也遭其袭扰,这是对西辽霸权的有意挑衅。应花剌子模国王求援,耶律直鲁古派出数万军队,潮水般杀向巴里黑城。已投靠古尔王朝的巴里黑联合附近呼罗珊地区的一些城邦共同反击,把貌似强大的西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折损万余。耶律直鲁古有气没地方撒,转而向花剌子模索赔,遭拒。于是西辽军队转攻花剌子模,没想到也惨败而归,还丢城失地。原本强大的西辽已是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