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职场羞耻感”,无处不在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冯晓亭 陶 淘 李 欣
张 琳 马舒叶
编辑 |曹 杨
“人在职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着装?”
近日,在网络上,一个与着装相关的帖子引发关注,在该帖子里,一位在高级写字楼亚洲金融大厦工作的金融业员工,喊话在同一写字楼办公的腾讯同行。
在该帖中,该员工提到,“拜托不要穿大裤衩和拖鞋洞洞鞋来上班吧,特别是下雨天。我们金融行业对着装有很高要求的,在楼下,被客户看到一群衣冠不整的码农穿着拖鞋到处闲逛,客户都很诧异质问我们怎么回事,我们只能陪着笑脸说楼里有互联网大公司。”
同时,上述程序员还强调,“职场了,真的不要穿得那么邋遢,像小孩子一样。”
随后,一位腾讯程序员回怼道:“亚金的金融同行们,拜托不要穿得像中介一样,每次有朋友过来看到你们都会一脸疑惑地问,你们楼里怎么还有链家?”他说,互联网行业重视的是效率和质量,而不是外表和形式,“我们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网友的帖子在社交平台引起很多人的热议和讨论。有人对此表示支持,其中在深圳工作的男士程云向燃次元表示,“深圳夏天确实雨水多,又潮又热。我也很想像大街上的人一样穿着大裤衩和人字拖出门上班,但是职场就该有职场的样子,起码着装要符合礼仪常识,不然我自己都会不好意思。”
和程云一样觉得“职场人需要注意形象和礼仪,不要给自己和公司抹黑”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尽管其中不少人,依旧认为“着装自由”,但也强调在特定的场合下会选择“趋同”。
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并直言,“只要公司没有强制着装,那穿什么全看我的喜好。不违背基本的着装礼仪即可。”
但事实却是,多数职场人,会在职场中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并认为展示需求会有种“羞耻感”,而最终选择“趋同”式隐藏需求。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几位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职场羞耻”的小伙伴,一起聊了聊职场中无处不在的“羞耻感”,并听他们讲述了各自与“羞耻感”做斗争的经过。
他们当中,有人因“加薪羞耻”而犹豫要不要为自己争取合理利益,但好在最终突破自己;有人因在职场成功摆脱“say no 羞耻”而倍感轻松;有人因“报销羞耻”内心踌躇不决,幸运的是同事都很热情,帮她顺利“渡劫”。当然,也有人至今处于“请假羞耻”中,久久不能“自拔”……
职场中的“羞耻感”或许无处不在,而大方地表达自我需求,或可以更好地避免被“拿捏”。
01
上班只“精致”了一周,我开始素面朝天
菁菁 | 28岁 公司职员
去年我换了新工作,办公室地点位于北京CBD的核心区。由于对工作性质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办公地点的“buff”,入职前我特意去置办了几套稍微正式一些的职业装。此外,我还在上班第一天起了个大早,拿出了我满满的诚意——全套妆发+职业正装,只为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个好印象。
但一到办公室我傻眼了,同事们的穿搭基本上就是怎么舒适怎么来,就连领导都天天穿着休闲服饰来上班。
这种环境下,一整天我都感觉浑身不自在。每当感觉有同事的目光从我身上扫过时,我就开始担心“她不会觉得我用力过猛吧”,几趟卫生间跑下来,正红色的口红硬是被我用纸擦成了浅粉色。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先是把高跟鞋换成了平底鞋,又把口红色号越换越浅。最后,索性直接选择了“最合群”的“T恤+牛仔裤”的穿搭,妆也不画了,直接素个脸就去上班。
这样的好处当然是有的,比如不用早起,不用再为穿搭纠结,也不用再忍受高跟鞋的不舒服。
而由于不再“精致”,我竟生出了一种不被关注的安全感。只要和大家一样,我就不是办公室里的“显眼包”,只要穿得不比领导精致,就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图/为新工作准备的职业装来源/菁菁供图
直到办公室来了位“精致”穿搭的新同事,对方坚持做自己,这让我心生羡慕。看着衣柜里已经吃灰了一年的职业装,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职场上的“精致羞耻”,无外乎来自于对自己容貌和能力的焦虑,每天高喊着“反焦虑”的我,却还是困于其中。
于是,我重新画上了精致的妆容,穿上了我的职场“战袍”,这一次我要用高跟鞋踩碎那个因为不自信而在职场上唯唯诺诺的“非我”,正视并享受“关注”,做回真正的自己。
02
加薪成功后,我的“加薪羞耻感”被治愈了
莉莉 | 27岁 媒体运营
我是一名新媒体运营,负责运营我们公司旗下的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各类账号。
刚刚入职现在这家单位时,HR就和我说,“除了定薪之外,运营还有一定的流量奖励。且入职满一年所有的职工都有加薪的机会。”
彼时,拿着每月1万元固定薪资和大约2000元绩效的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掰着手指倒计时入职一年期的到来。我想着,只要我表现不错,涨薪就不是问题。
来源/视觉中国
只不过,当入职满一年收到薪资流水时,我却发现,实际到手工资并没有变得比预期多。
于是,我有些“羞耻”地找HR查看了自己的薪资明细,当我发现自己的底薪并没有上涨之后,就陷入了自我怀疑阶段,“我这一年是不是表现得不够好?公众号留言放得是不是不够积极?微博上热搜的次数是不是太少?是不是我不配加薪?”
经过了一系列自我怀疑之后,为了确认这究竟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小心翼翼地向最要好的同事询问了加薪步骤,这才得知加薪需要自行向领导申请。
只是我刚从自我怀疑中走出,就又陷入了“加薪羞耻”中。
我的内心开始上演多种戏码,“加薪这件事,虽然听起来是正当要求,但又显得自己在工作能力方面‘过于自信’,又或者显得自己‘太看重利益’,再或者如果加薪要求审批未通过,是不是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内心一通翻江倒海后,我踌躇了几天,并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如何向领导提出加薪”等帖子。在获得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参考建议后,我对提出加薪一事的信心倍增。
根据网友的建议,以及结合自身的经验,我最终打算“冒险”一次。在运营的话题上了一次微博热搜总榜后,我写下了一段与近期自我表现相关的百字小作文,用微信的形式发给了领导。
没想到,在惴惴不安的几分钟等待后,领导很快给了我答复,“好,我抽空就去给你申请加薪。”
当我看到那个期待已久的回复时,心情十分愉悦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职场沟通的自信。其实,正当的职场利益诉求就应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毕竟,实现起来,可能也没有想象得这么难。
03
学会“勇敢拒绝”是职场的必修课
真真 | 25岁 公司职员
曾经,作为职场新人的我,完全是“不敢拒绝症”晚期患者。后来我发现,“勇敢拒绝”是职场必修课。
2021年7月,经过层层筛选后,我进入了一家在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而我们部门同期也就只有我一个新人,因此刚入职时我对工作、前辈、领导都怀着敬畏之心。
我的日常工作是处理公司的各种数据,平时也会跨部门协作进行数据整合等工作。因此,每周都会由我们组长来统筹跨部门开会。
来源/视觉中国
我刚入职那时候,又正赶上此前一直做会议记录的同事刚好休了产假,所以那天开会前,组长就在群里问“谁能接下这个活”。当组内的两位前辈大哥,先后委婉表示,“干不了”后。我就知道,这活儿肯定是我的了。果不其然,随后组长问,“真真你可以么?”我考虑到自己也不用发言,就应了下来。可谁曾想到这一干就是一年多,即便后来负责这个工作的同事重回职场,也没说要接回这份工作。
也是自那之后,因不敢“say no”而被动增加工作量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如,部门前辈因年龄较大,请假属于“家常便饭”。可当他们连续休假好几天时,我可就忙“惨”了。因为,为了正常推进项目,只要他们休假,我就得在领导的“指示”下,一人打两份工,经常连续几天加班到晚上10点,组长还美名其曰“多锻炼”。
后来,虽然我爸曾建议我,一定要学会向上管理。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担心我的“拒绝”会让领导对我的评价降低,或者让前辈们不喜欢我,而无法做出改变。
直到去年7月,我第一次进行了“反抗”。当时,我们组需要做一个PPT汇报,内部开完会后,眼看着“锅”马上又要落到我身上时,我终于鼓起勇气,大声说了一句,“我最近工作量略大,可能没多余时间做这个。”
说完我感觉自己浑身都在发抖,没想到组长立马就指派了另外一个同事。没想到,第一次“主动拒绝”这么容易就成功了。
那之后,我开始更努力地拒绝领导、前辈扔过来的工作。尽管现在依然没法做到100%拒绝,但相较于此前的“来者不拒”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必须承认,学会拒绝后,我轻松了很多。现在,我也经常安慰自己,一份工作而已,何必太在乎外界的评价。
04
为报销8元打车费,我“天人交战”了半天
肖肖 | 26岁 公司职员
打工人在公司总少不得摊上几次跑腿儿送材料的杂活儿,有时候十几元的打车费,或者几十元的材料打印费,因为觉得钱不多,再加上报销麻烦,就会这样算了。但时间一长,我发现竟然不知不觉已经垫出了三四百元。
前不久,我因公出差,准备提交报销申请的时候发现,有一笔打车的费用没有报销凭证。不过因为去的是小城市,打车总花销也不过是个8元起步价。所以,当时第一个闯进我脑海中的想法就是“算了”。
于是,我当晚便在钉钉上提交了不含这8元打车费的报销申请。
第二天上班,跟我要好的同事正好也在整理出差报销的单据,我就顺便跟她提了一嘴,“出差打车忘记要小票”的事情。没想到,这位报销经验丰富的同事告诉我“可以用异地打车票来抵,不影响报销。”并顺便塞了张多余的打车票给我。
看着手里的打车票,我开始纠结要不要为了这8元的打车费,重新去麻烦一次财务。一时间,我的脑海中开始了天人交战,一边是“才8元钱要么算了”,另一边则是“但这8元钱也是一顿早饭钱,并且是在合理的报销范围内的”。
图/补交的打车发票来源/肖肖供图
“我有点不好意思。”当我和同事说出这句话时,对方表示,“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每一笔钱不管多少一定会报销。今天8元算了,明天10元算了,最后就可能是好几百元。而且这本来就是我们应得的啊,拿回自己的钱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就这样,我又来到了财务室。而接下来的报销流程,则进展得特别顺利。跟财务小姐姐说明了事情缘由后,对方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不耐烦”,反而特别耐心地跟我说,“可以抵扣的,你应该早点来问我呀”。
报销结束后,我也有反思,“这次报销事件所产生的羞耻感背后,是我对于‘谈钱’的羞耻,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太斤斤计较’,太在乎钱。”
但在乎钱,并拿到自己本应该拿到的钱,这并不羞耻,所有的内心纠结不过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其实,无论在职场里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不应该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感到羞耻,不要过分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会是什么样子,做自己就好。
05
新人入职,我患上“准时下班羞耻症”
张扬|26岁 程序员
你会因为其他同事没有下班,而不好意思下班吗?我会。
入职新公司后,本着职场新人的自觉,比起早已习惯了公司氛围的“老人”来说,我这个“新人”自然是格外紧张,事事留心,只为在领导面前留一个“勤勤恳恳”的好印象,让自己能顺利转正。
也正是因此,即便领导明确表示,“新人还在适应工作,到点就赶紧下班回家”时,我还是“羞于”准点下班。
毕竟每到晚上7点,收拾好东西的我在前一秒开心打卡,后一秒就看到身边的同事们,一个个仍“雷打不动”坐在工位上,或目不转睛敲击键盘,或面对着屏幕眉头紧皱,偌大的办公室里没有一个人准点下班时,我原本欢快迈出的脚步,最终只能克制地收回。
“老人”都不走,我一个新人,怎么好做那个出头鸟呢?因此,为了在办公室显得“不那么突兀”,每到下班点,我只能打开几个文件,漫不经心安排一下第二天的工作,时刻注意着领导的动向,等到领导开始准备下班时,再“如释重负”地打卡离开。
就这样,原本7点下班的我,总要拖到8点才能下班。
图/准点下班的夕阳来源/张扬提供
而时间一长,我发现由于同事们都“顾忌”晚下班的领导,下班打卡变成了一场“看眼色”的游戏。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那些看起来下班后没有离开的同事,竟是“假象”。
比如我发现,有的同事会在下班后打开文档;有的工位,保温杯里释放着袅袅热气;有的椅背上搭着早上来时穿的外套……看起来只是短暂离开工位上了个厕所,实则个个早已搭上了回家的地铁。
得知“真相”后,我也转变了想法。其实大家都想早下班,但又苦于不“敢”做第一个走的人,最终为了从众“班越加越晚”。
那之后,我便准时打卡下班。而自从我开始准点下班后,办公室里的同事,也都不再遮遮掩掩,实际上,工作还是“效率至上”,只要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准时下班又有什么可羞耻的呢?
06
打工最卑微的,莫过于不敢请假
晴天 | 26岁 商务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4个年头,我自认为自己的职场生活过得很“恣意”。过去4年,我前后换了4份工作,其中还有过一次转行的大调整。
每一次,从有想法到提离职的时间都很短,我也从不想着裸辞后对生活的影响,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有意思的是,自认为在职场过得很“恣意”的我,敢直接提离职,却从不敢直接提请假。
来源/视觉中国
每次离职后,我的朋友都会和我说,要把没休的年假也得算上,带薪休完了年假再办离职手续也不晚。但我每次都恐于这么干,仅有的一次,还是公司人事主动提出,说我还有5天年假,以及4天的调休没休,问我是选择折算为平均工资还是当作休假算基本工资时,我才真正意义上享有我的“带薪假期”权利。
直到现在,我依旧觉得向领导提出请假申请,是一件“难以启齿”,甚至是一件会让我感到“羞耻”的事情。无论是带薪病假、带薪年假,还是加班调休假。即便这些都是我该享有的权利。
即便给领导发去的请假申请,字词我都斟酌了好长时间,我还是会去脑补领导看到请假申请后的反应,以及会考虑自己请了几日小长假后工作是不是麻烦到了同事。
显而易见,每每想到领导的反应以及可能会给同事带来的负担,想请假享受一下私人假期的我,都会觉得“算了”。
但我还是希望,以后可以改掉“请假羞耻”这一“症状”,大胆请假。毕竟,请年假是合情合理,加班调休也是符合公司规定的。因此,我打算下周就试着去申请两天年假,连着周末给自己放个小长假。
*题图及部分内文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程云、莉莉、真真、肖肖、菁菁、晴天、张扬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