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前夕最后2个月,如何冲刺各科,你心里有数吗?好的规划才能事半功倍,成功逆袭!逆风翻盘?

家有考生升学帮

2023-04-22 08:58

最后2个月,如何在中考前夕逆风翻盘?看这一篇就够了!

中考倒计66天,最后的2个月时间该如何冲刺各科,你心里有数吗?好的规划才能事半功倍,成功逆袭!

01、中考冲刺时间节点安排

3月中旬~4月底(一轮)
这个阶段进行初三知识的全面复习,把课本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地毯式复习,不留死角。
4月底~5月中旬(二轮)
这个阶段的时间并不长,一般在3个星期左右,查漏补缺,进行提高的最佳阶段。
5月中旬~中考(冲刺)
这个阶段从二模之后一直持续到中考,4个星期左右,主要任务是最后冲刺,进行总结性复习,练习套卷,找感觉,调整心态。
经过两轮的备考,对中考的理解与认识同学们已经有了理解,最后的冲刺阶段,可以再做一次整体的查漏,切记不能盲目做题,要善于在错题的知识点寻求理解知识点。
2023年河南省重点中学试卷 省实验外国语郑州一中河师大附中等学校试卷

02、初三复习注意事项

一、以课本为原点,把知识捋一遍
包括每个学科的概念、原理、术语、数字、符号、步骤都要熟记在心。
二、以错题为重点,展开专题攻克
初三学期考试已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做题要总结错题,因为这些错题是你提升分数的关键,对于易错的知识点,一定要把这部分知识学通、学透,减少失分。
三、学习历年中考试题
初三学期,一定要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重新做一遍,让家长或老师的给自己打分,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同时,也要摸索中考试题特点,找这些年中考试题的差别、共性、联系、趋势、方向、规律,从而自己划分出中考的重点、难点、热点。
四、书写规范、时间把控
字迹的清晰度、书写的规范度、试卷的整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因此,平时练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的习惯,这样中考时才可以保持试卷整洁。同时,答题速度也是对考生的一个考验,要学会答题的方法先易、后难,千万不能钻到一道题里浪费时间。
五、在考题中复习
初三进入复习阶段,老师会组织各类形式的小考、测验,而且考试测验也比较频繁。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
六、调整考试心态
心态是对考试的考验,平时要学会多与家长、老师沟通,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保持信心,这对于备考状态都是至关重要。

03、各学科冲刺技巧与规划

语文
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不仅是很多同学的“扯后腿”科目,而且提分极难,过程缓慢。所以语文科目有欠缺的同学,一定要把学习细节落实到生活的每一处。
1.梳理基础知识
系统梳理易错字形音、语言运用、文言文、古文化基础知识,利用每天早自习以及零碎的学习时间,将基础内容逐渐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中考必考的古诗词不仅要背会,而且一定要保证默写时没有错字。
2.抓好阅读
阅读题一般都是有答题公式的,合理应用公式,再加上其他语言润色,基本上都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3.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不仅限于作文书上的内容,平时生活中的点滴日常也一定要注意积累。偶尔累了想休息,可以看看新闻类节目,放松自己,同时可以了解最新时政信息,积累作文素材。
4.答题套路
定期认真完成整套经典语文试题,保证试卷训练手感和速度(包括月考、模考),并且积累一些固定题型的答题模式和套路,如古诗文鉴赏等题。
数学
数学是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科目,但也是现阶段最容易提分的。
1.回归课本,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对每一单元的常用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对于每个章节的主要解题方法和主要题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2.适当练题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窍门,同时,不要过于在意刷题的数量,要做到每做一道题,就能搞明白这道题背后运用的公式定理、同类型题目的做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还能更好掌握知识点。
3.掌握重难点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4.错题重做
冲刺阶段里,要重拾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通过回归教材,分析出错的原因,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
英语
英语科目上,两极分化非常常见,成绩好的同学学起来很轻松,找不到窍门的同学就非常痛苦了。
建议大家这样做:

1.多听老师建议,课外适当规划
学校对中考整个流程非常熟悉,老师布置的复习规划一定是较为合理的,并且带班的老师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学进程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因此,跟着老师走,是非常必要的。
2.利用碎时间,合理背单词
英语学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因此同学们可以见缝插针地学英语,更可以作为两个学科复习中间的调剂。
3.注重中考真题
中考考査要点比较全面且难度适中。同学们可以把近两三年的中考题从头到尾做一下,熟悉中考的思路。
2023河南省重点中学及各地市一模二模及联考试卷 八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4.多练习阅读理解和完形题
“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句话概括了英语取得高分的秘密。掌握英语高分的窍门在于阅读与语意的理解。
记住,学好并考好英语的前提是:客观和精确。
5.平时多累积,多应用
平时在各种阅读中,多多发掘好的句式、用法,摘抄下来。在写作时,若能用上一两个好的词语、好句子,无疑会增色不少。
物理
对于不少同学来说,物理真是个比较难的学科。所以一定要掌握方法。
1.基础知识很重要
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各种公式、定理、实验都要做到100%的掌握。
2.找准重难点,集中突破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得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另外还有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3.找到漏洞专题突破
通过方法梳理、技巧提炼、大量刷真题,应该对自己考区的考题形式,高频考点、常见易错点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应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常常扣分在什么地方?找到漏洞并堵上。
化学
1.回归课本
复习时可以分章节学习,比如熟悉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化学仪器的使用要求或将同族元素分成板块,简单地了解元素性质、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基础知识分类牢记
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要熟练质量分数的计算,这是重点,初中的化学计算只有这一个,所以必须要会。各种气体的制取,收集都是重点,还要多做习题掌握题型。
3.用做题来熟练运用公式
化学知识比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并不难掌握。选择一些有解题思路的指导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习题,同时多理解题中公式的运用;通过做一些习题和练习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用笔记本把问题集中起来,这样可以使后续复习更有针对性。
道德与法治
1.基础知识要理解
道德与法治是唯一一门一定要在选择题部分保证全对的科目,因为选择题一般比较简单,基本理解知识就可以了。
2.搭建知识框架
在基础知识上形成知识网络,在考试时遇到相关题目,都能调出知识网络,看是否与材料有联系,留下有联系的即可。
3.借助老师形成答题思路
除了知识记背,道法非常强调答疑。
老师们的答题技巧、解题思路都是很丰富的,在平时的讲解试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老师的思路,以及总结一些答题技巧。

历史
1.历史要多记笔记
历史要善于从宏观把握历史脉络,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笔记对历史尤其重要。通过笔记把所有史实都记全,这意味着什么小字注释都要看。
2.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历史笔记还要把握大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只有全部联系在一起看,才会真的明白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04、乾坤未定,皆为黑马

最后,“希望你们能够学会自律,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静心,能够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实现追赶超越,不断提升自我;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学会乐观,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有意义。”

中考到底在考什么?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发话了,90%的考生看完后才恍然大悟!

距离中考还有两个月,家长和孩子都在焦灼和期待中煎熬着。

有人把中考当成实现人生目标的第一战,披荆斩棘、昂首挺胸;

有人把中考当成早晚要挨的一记闷拳,垂头丧气、被动等待;

有人把中考当成一场游戏,闲庭信步、笑看花开。

中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定心?

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发话了!

 01 

    中考到底在考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中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备战中考时,中考到底又在考什么?

  • 理化生实验考试,一定和动手能力有关吗?
  • 中招体育考试,一定和运动天赋有关吗?
就目前我所任教的班级来看,并不尽然。毫不无夸张地讲,理化生实验考试简直就是送分题,全班几乎都能拿到满分。没有满分的二个人里,一个是经常请假,疏于练习,另一个则是计算错误,扣了一分。
体育考试满分的同学,除了几个运动天分不错的孩子,剩下的十几个孩子,无一不是训练极其刻苦,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认真训练。“老师,我从未想过我的体育能考满分,这一刻,我对自己很满意。”拿到满分的同学激动地说。
作为老师,我亲眼看着这些孩子,从一个长跑困难户,生生的跑到了满分。从篮球旁观者到篮球满分,反倒是平时那些酷爱打篮球的男生,没有考好。甚至频频出现运球失误。

以上我们不难发现,智商、天赋好像在中考的考场上并未拉开中考成绩的差距。优胜者反而是那些智商平平,天分一般,但异常刻苦的孩子。

中考的目的不是选拔天才少年,而是一项针对所有适龄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场入门考试。基础为主,适中难度,少量拔高,高智商少年有施展拳脚的天地,普通考生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提醒大家: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成也基础,败也基础”。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要出好成绩,抓基础最有效。有些学生之所以成绩上不去,根本原因就是基础知识不牢靠。数学、物理差,很大程度是有的连公式都没有记牢;英语差,很大程度是有好多的单词和短语没有记住。

还有些学生,本来学习很不错,考试常常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这小小的错误,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没有夯实所致。

学生丢分的根本不是新题、难题,而是基础知识,由于基础知识不牢靠,把不该丢的分而丢弃了。可见,基础是中考成败的根本。

 02 

    普通考生一般是什么心态

A类学生:

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不担心,因为就算中考成绩再不好,我爸妈也会有办法给我弄个学校上。因为他们总是习惯让父母想办法,用父母的血汗钱来解决问题。

解读A类学生心理:

对于这种学生,我不想多说。首先,现在择校生取消,父母就算有钱都不一定能找到门路把孩子送到心仪的学校。其次,请各位父母做好心理准备,上了高中,他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坑爹娘,现在不仅输了中考,而且还输了孩子的品格品性。

B类学生:

我晕!这么高的分,开玩笑呢!我初中三年落下的功课这么多,我就算不吃不喝不睡,打死我也不可能赶的上!

解读B类学生心理:

对于这类学生,他们通常会厌恶学习,选择逃避。表现在学习不积极或者已经放弃了自己,极其厌恶家长说教,玩手机、玩电脑游戏逃避现实。他们认为中考,已经是一场必输的战斗,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愁!

C类学生:

我很后悔我之前没有好好学习,现在快毕业了,我终于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我希望现在努力还来得及,我决定改变现状,从现在开始,不遗余力的发奋学习!

解读C类学生心理:

对于这类学生,还是值得家长跟老师欣慰的,但是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怎么做。

提醒大家:

有位名人说过: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心态决定了命运,人之命运,取决于心态,心态的改变,就是命运的改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建议你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以自己那颗豁达平常的心去看待中考;

还建议你从现在开始,用已有的那颗积极的心态面对中考,使你的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慧,把中考“要课”读熟读精,读薄读透,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水准,学习成绩一定会得以明显提高,要相信自己,别说不行!

 03 

    如何利用最后几十天的时间?

首推早起。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早上的记忆力是要好于晚上的。晚上毕竟是学习一天的结束,脑子里塞满了各种知识点、盲点,再者大脑这个时候也相当的疲劳。

熬夜学习除了对身体有害之外,就是无形之中降低了白天的学习效率。可能潜意识里不自觉地会想,“晚会儿做也不迟,反正晚上有的是写作业的时间。”

有能力安排好自己时间的人,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掌控自己的意志。同样的听讲、同样的作业,自控力强的孩子,效率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除去大家一样的上课和自习时间,谁能从碎片时间中借出的时间愈多,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越系统,谁的胜算就会越大。复习到第二轮、第三轮之后,已经不能局限于刷题,还要学会总结。

理科类,要注重易错点的总结。

尤其是利用好手中的错题本,不能只做错题本的搬运工,要知其错,还要杜绝后患,这就需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将错题本上的错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补充到一侧,真正将错题本变成提分的法宝。

文科类知识,要注意易混淆知识的总结,能分门别类,线索清晰地将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对于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凡是能用背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难题,凡是能用努力提高的分数都不是偏题。

 04 

    中考会带给你很多……

当我们在备战中考时,其实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是名校,更重要的是,通过中考这个平台,练就了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对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理解,进而领悟到自学的要义。

在高考尚且不能“一考定终身”的时代,考试早已经不是定义成功的唯一标准,但它是你实现梦想的入场券。你可以无视考试,但你不可以怠慢自己的青春。

渺沧海之一粟,考试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和未来漫长的人生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有句话说的好,与其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不如拼尽全力活得潇潇洒洒。

备战中考,我们需要最狂的风;决战沙场,我们需要最静的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